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初中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16个)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16个)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 ”。《中考指要》p.52强调了前9个:“之、其、 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16
个)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
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

”。《中考指要》p.52
强调了前9
个:“
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
”。
一、
复习“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
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
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2.
“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
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2.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3.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
“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狼》)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
如:至之市。《郑人买履》
练一练
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1.
辍耕之陇上(
)(《陈涉世家》)
2.
二世杀之 (
)(《陈涉世家》)
3
属予作文以记之 (
)
(《岳阳楼记》)
4.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岳阳楼记》)
5.
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6.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愚公移山》)
二、复习“其”
1.
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八则》)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387098.html

相关阅读:初中文言文阅读《以柔克刚》附答案及翻译
《酒以成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阅读答案及翻译
《牧竖捕狼》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