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题。
(共
13
分)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又为活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活板》)
(乙)
(明清)板印①之盛,
莫盛于今矣。海内资之,
粗者多而精者亦不乏。吴会②、金陵③擅刻文献,
刻本至多,
巨帙④类书⑤,
咸荟萃焉。近吴中⑥官刻⑦几汗牛⑧。
(节选自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古籍,有删改)
注释:①板印:雕版印刷。
②吴会:地名,今天浙江绍兴。
③金陵:地名,今南京。
④巨帙:大部头书籍。
⑤类书: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
⑥吴中:地名,今江苏苏州南部。
⑦官刻:官刻本,指古代中央以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出资或主办的出版的书籍。
⑧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这里指书籍极多。
(丙)
印刷作坊或个人要制备一副活字,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如清代翟金生为了复活“传世不久即告失传”的泥活字,竭尽全家资财,费时三十,才制成坚硬如骨的五种规格的胶泥活字10
万余个。而一部书所需的雕版通常几个月就可以制好并投入印刷。另外,雕版使用整块的印版,在印刷过程里不易变形走样,印本品质比较稳定,有不少的精品流传于世。民间素有“一页宋版书,一两黄金”的说法,历代藏书家都以拥有宋版书为荣。而活字印刷,要用粘药来固版,在印刷过程中容易松动走位,影响印品质量。再次,活板的检字、印后拆版归位,都是比较繁琐的工作,这对工匠的文化水平要求比较高。雕版印刷对刻版工匠,首位的要求不是读书识字,而是刀法技艺。
9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
1
)
兼
与药相粘
兼:
(
2
)
用讫再火令药熔
讫:
(
3
)
粗者多而精者亦不乏
乏:
(
4
)
咸
荟萃焉
咸:
1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
分)
(
1
)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翻译:
(
2
)
莫盛于今矣
翻译:
11.
根据甲乙两段文字的内容,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用丙文的内容回答。(
5
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
.答案:(
1
)并且
(
2
)完
(
3
)缺乏
(
4
)都
(共
4
分。每小题
1
分)
10
.答案:(
1
)有生僻的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就马上把它刻出来。
(
2
)没有比现在更兴盛的。
(共
4
分。每小题
2
分)
11
.答案示例:
问题:我国古代活字印
刷术为什么未能取代雕版印刷术?(
2
分)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相比,有什么优点?(
1
分)
回答:
1
.从印前准备看: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耗费更大的人力物力。
2
.从印刷质量上看:活字印刷品的品质不如雕版印刷品。
3
.从对工匠的要求来看:活字印刷对工匠的文化水平要求比雕版高。
(共
5
分。“问题”
2
分;“回答”
3
分,每个要点
1
分)
附译文:
(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没有比现在更兴盛的。国内书商、个人纷纷出资,制作粗糙的很多,然而精品也不少。吴会、金陵两地擅长雕刻(指制作雕版)文献,雕刻的版本最多,大部头的书、大型资料性书籍,都汇聚在那里。吴中的官刻本书籍汗牛充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337689.html
相关阅读:《牧竖捕狼》阅读答案及翻译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
《酒以成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阅读答案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以柔克刚》附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