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比较阅读《唐雎不辱使命》“秦、魏为与国”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 14 分)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4
分)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秦、魏为与①国。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②秦救不出。魏人有唐睢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老臣请出西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诺。”遂约③车而遣之。唐睢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④乃远至此,甚苦矣。魏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矣。”唐睢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至者,是大王筹策
之臣无任⑤矣。且夫魏一万乘之国,称东藩⑥,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为秦之强足以为与也。今齐、楚之兵已在魏郊矣。大王之救不至,魏急则且割地而约齐、楚,王虽欲救之,岂有及哉?是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也。窃以为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秦王喟然愁悟,遽发兵,日夜赴魏。齐楚闻之,乃引兵而去。魏氏复全,唐睢之说也。

注释
】①与:党与,同盟者;②冠盖相望:出使(秦国)的车辆络绎不绝;③约:准备;④芒然:失意的样子,这里指疲惫;
⑤任:能力;⑥“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臣服于秦国),成为秦国东面的屏障,接受秦国的政治制度,春、秋两季给秦国交纳祭祀的贡品。
——《战国策》二十五·魏四
2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长跪而谢之 (道歉) B.天下缟素(穿丧服)
C.
魏来求救数矣
(多次)
D.魏急则且割地而约齐楚(相约)
2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且秦灭韩亡魏

魏急则

割地而约齐、楚
B

寡人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窃以为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
C
.先生坐,何至于此 大王之救不至
D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以为秦之强足以为与也
2
7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2分)
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28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是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也。

29
、【

】【


两文里,唐睢都成功地劝说了秦王。不同之处在于甲文靠 让秦王屈服,乙文凭 让秦王信服。(2分)
30
、《战国策》善记言,两文中的人物对话都非常精彩,请分析【甲】【乙】两文的划线句子的言外之意。(2分)
【甲】
【乙】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1254419.html

相关阅读:《牧竖捕狼》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阅读答案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以柔克刚》附答案及翻译
《酒以成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