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巩固已学的知识,引发学生参与探究,把学生的思维伸展开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巧妙提问;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生思维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既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反馈信息的途径。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一堂课效率是否高、学生思维是否得到发散的重要因素。合理科学的提问、分层次性的提问、开放性的提问、封闭性的提问……这些都是教师常用的问题工具,提问的好坏有利于组织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科学探究,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巧妙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很多学生不喜欢地理课,有的学生地理课堂上容易打瞌睡,究其原因是对地理缺乏应有的兴趣。所以在课堂地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每个地理教师都应考虑的问题。在备课时,不仅要研究课本和课程标准,更应该研究所教的学生,在备课本上把课堂上要提的问题记录下来,同时设置一些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吸引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浓厚的兴趣,跟着教师的问题启发自己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高效课堂,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印度”内容时,在引入新课的环节中,先以电视剧《西游记》主题音乐引入课堂“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这首歌的旋律学生太熟悉了,然后多媒体屏幕上列出问题:《西游记》中的师徒是到哪个国家取经?又是取的什么经?大部分学生立即能齐声回答“去印度取经,取的是佛经”,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比较高。然后教师继续问:除了这些,你们对印度还有哪些了解呢?有的学生说印度人口众多,有的学生说印度在亚洲,有的学生说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教师引入新课: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知道的也很多,印度跟我们中国一样也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还有很多知识是我们没有了解和学过的,这节课我们踏寻唐僧师徒的足迹,再次走入印度,下面就来学习“印度”这一节的内容。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这一导入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利用学生熟知的知识或者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把这些知识或者经验迁移到新课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为新课的学习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印度”这一节课时,最容易接受和掌握的知识点就是“印度是南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人口增长很快,看图说出印度人口已经超过了多少亿?(10亿)仅次于中国,因此成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学生可以把印度同中国对比,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口众多。但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人口过多会产生哪些问题”?学生可能回答不全面,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可以带领学生读教材中的统计图表,继续提问:分析统计图表,讨论从表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总结众多的人口对印度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你想对印度的老百姓说些什么?通过这样的设问,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很有兴趣,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读图,并以一种非常愉快的心情去探究。
二、巧妙提问能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深化课堂学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并不是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一堂课都是成绩好的同学在回答问题,对于成绩稍差,并不怎么喜欢举手的同学则是事不关己。还有的课堂甚至是教师从头讲到尾,一个人唱独角戏,教师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学生仅仅是观众,很大原因还是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设置不当。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设置问题,尤其针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能设置不同的问题,分层次提问,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那样,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角,课堂效率一定能提高。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自然环境”的第二节:气候。这一节是初中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因为气候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其他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影响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不断出现,所以本节在教学内容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节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前两部分的学习中,既要学习我国的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又要探究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即主要影响要素,这些内容有难有易,可以进行分层教学。如在学习我国气温状况时,可以提以下问题:(1)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找出我国冬季气温的最低地区和最高地区,并计算两地的温差,总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2)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找出我国夏季气温的最低地区和最高地区,并计算两地的温差,总结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3)为什么我国气温由南向北越来越低?说明气温的分布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4)为什么夏季最低温出现在青藏地区?说明什么因素对气温分布有影响?前两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所有同学都可以参与,第3和第4个问题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有的同学只要求知道主要的影响因素。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对问题的设计要进行有效的分层设计,采取难度逐渐递增的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地完成自己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吸收。
三、巧妙提问有利于评价学生的已学知识
初中地理课时比较少,一般一个班为两节课。课时少,课堂内容含量大,学生所学知识很容易忘记。每节课在上新课之前,应该抽一点时间来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这样一是让学生能够把上节课甚至以前学的东西回忆起来,也为接下来上新课作铺垫。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通过巧妙提问的形式,可把以前学的知识点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回答问题来巩固。当然,问题设计要合理巧妙,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这样的问题没有深度和广度,学生的思维容易僵硬,也达不到好的复习巩固效果。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内容,在教学时可以把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做对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作对比。如学习北方地区以后,在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时,先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首先对学生提出下面三个问题:(1)请说一说北方地区的地形区、气候类型、土壤。(2)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北方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什么?(3)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这三个问题主要是为本节课所讲内容作铺垫,因为本节课主要是讲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和北方地区有很多相似性,如都是季风气候、都有平原分布、都是种植业为主。又有很大差异,如气候类型和特征、种植制度、耕地类型、农作物等。通过上面三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对已学的知识基本进行了回顾和巩固。通过比较,教师可以再进一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回答:(1)找出南方的范围。(2)找出南方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特点。(3)说出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特征。(4)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什么?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这样的设计循序渐进,学生既巩固已学的知识,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四、巧妙提问有利于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
目前的课堂,很多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教师讲的激情四溢,学生听的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显然没有一点生气和活气,教学效果自然低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希望觉得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显得特别强烈。”新课程提倡探究式课堂,教师如果能够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大胆质疑,就会成为高效课堂。如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是初中学生感觉非常难的一节,学生上课很难理解。在学习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后,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夏季和冬季的气温高低不一样?”学生学过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之间关系以后,再来看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但毕竟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运用起来就不简单,学生还得经过一番认真思考。这样既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然后又提出更深次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的时间与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的时间谁长?”这两个问题更有难度,不一定要学生都能详细地说出原因,但通过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了本课的内容。探究性问题有助于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从而激活全体学生的思维。
总之,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来自教材,要让学生感到亲切,通过学生的回答后让课堂更加有效。当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挖掘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有效问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1113492.html
相关阅读:最大的岛屿群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复习资料
初一地理亚洲人文环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
“苏拉”“达维”即将登陆中央气象台首发红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