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说明: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地方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3.选择题为第1---6题和第13题。
一、积累运用(36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镌刻(juān) 屏气(bǐng) 汲取(jí) 栩栩如生
B.占卜(bǔ) 挑衅(xìng)颤动(chàn) 轻装淡抹
C.窘迫(jiǒng) 矫健(jiǎo) 风靡(mí) 郁郁匆匆
D.参天(cēn) 矗立(zhù) 对峙(zhì) 人迹罕至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枣,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他们了。”
C.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
D.扬州五亭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部分同学意志不坚定,经营者随机应变地逃避检查,是黑网吧难根除的主要原因。
B.“响水化工厂”爆炸的谣言传开后,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C.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防治流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切忌不能关闭门窗。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C.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
D.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月迹》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文章所写的“月迹”,既是月亮运行之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
B.《黄鹤楼》节选自《文苑英华》,作者是唐代阎伯理,文章以“仙”字贯穿全文。
C.《童年的朋友》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写的,本文在写作上显著特点是从“我”??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和人物。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
6.下列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 ( )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业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是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www.
⑤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 B.①⑤②④③ C.①④②③⑤ D.⑤④③①②
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yǒng( )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mì( )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yīn( )、佳木葱lóng( )的园林里。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每空1分,共9分)
(1)谁怜一片影, 。(《孤雁》---杜甫)
(2) ,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3)居高声自远, 。(《蝉》---虞世南)
(4) ,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5) ,佳人才唱翠眉低。(《鹧鸪》---郑谷)
(6)普颜色不变, 。(《赵普》---《宋史》)
(7)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 。
(《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8)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黄鹤楼》一文中你最喜欢的文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正值扬州创建文明城市之际,王刚同学与你一同骑自行车遇到红灯。王刚见四周既无车辆来往,又无交警值勤,便叫你一起闯红灯,你既不愿伤害与王刚的感情,又要劝说他不闯红灯,你打算怎么说?(4分)
10.将下一组词语扩写成层次清楚、富有文采的片段,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80字左右。(5分)
太阳 黄鹂 白鹭 树柳 天空
二、理解(54分)
(一)诗歌,完成第11-12题。(6分)
【甲】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解】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①忽传收蓟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③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①剑外:这里指四川。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 ③青春:指明丽的春天。
。11. 两首诗中诗人都曾流下了涕泪,请问流下涕泪的原因有什么不同?(4分)
【甲】:
【乙】:
12. 请分析赏析两首诗中加点字“坼”和 “穿”的表达效果.(2分)
(1)坼:
(2)穿: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15题。(17分)
【甲】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乙】道①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②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③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④。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⑤以深,其中因汴之馀浸⑥,以为陂池⑦;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⑧。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苏轼《张氏园亭记》)
【注解】
①道:离别。 ②陂(béi) 山坡。 ③灵璧:安徽灵壁县。 ④阳:水的北边或山的南面 ⑤蓊(wěng):茂盛。 ⑥汴之馀浸:汴水的支流 ⑦陂池:池塘。 ⑧养:文中指养家。 ⑨肩舆叩门:坐轿子到门前。
13、与“见张氏之子硕”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事列《神仙》之传 B、主人处处款之
C、可以馈四方之客 D、硕求余文以记之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非显者刺( ) ⑵缘坡植牡丹 ( )
⑶俱以假山显( ) ⑷硕求余文以记之。( )
15.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坐其中,颓然碧窈。
译文:
⑵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译文:
16.你觉得【甲】文中的于园和【乙】文中的张氏园有何异同之处(4分)
同:
异:
(三)阅读文章,完成17--21题。(16分)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A)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B) 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17.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 。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 顺序来说明的。(2分)
18.文章从哪几个角度说明了中国馆的特点的?(3分)
19.从上文A、B处任选一个句子,分析该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分)
20.第⑦段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21.如果你是一名记者,去采访“中国馆”的工作人员,请你设计一个采访问题。(3分)
(四)阅读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5分)
眼 睛
⑴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⑵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我停下来走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一举动,他并没有退缩。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模样令人无限怜爱。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如果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含的更多的呢?我凝望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⑶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我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⑷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⑸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怀着一份奢望,想在茫茫人海,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别怪我说得太颓废,我是失望!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发现像孩子一样的眼睛。我看见过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我也看见过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我看见过发光的或失神的眼睛、高尚的或卑鄙的眼睛,然而从没有看过像那孩子如秋夜莹星一样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也许仍是有的,也许隐藏在晦暗的角隅,我想。
⑹一次,我走在薄暮的旷野中,斜阳昏暗的光线,笼罩了山峦水影,苍茫的气氛迷漫在天地间,空中充满了凄迷的情调。我孤寂地走着,一条又直又阔的黄土大路,一直伸展开去,没有尽头似的隐没在遥远的暮色里。我的心灵为这一片暮色所震憾了……
⑺前面,有一个行路的人影,我加快脚步赶上。是一位龙钟的老人,拄着杖缓慢地走着,很衰老了,可是步履仍很矫健,一步一步,迟缓,却很有力。
⑻从后面赶上,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⑼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犹疑,但他终于回答了我:“青年人啊,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为什么要问我啊?不过,要到宿店,路还是很远的。”
⑽朗朗的声调铿锵动人,我才注意到老人双目已经失明了。
⑾“你走得快还是先走吧,我独自走惯了,黑夜和白天,都是一样,我总是摸索着走。”
⑿我走得快吗?我心中重复着这句话,也许此时我的脚步比老人快,可是,谁知道老人的脚下走过多少路了?真想伴他走一程,但看老人走路的姿态,知道他是善于行路的,我终于先行了。
⒀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在我脑子里并不能轻轻抹去。像那次我突然间发现了孩子眼里的光亮一样,留下了深刻的痕印。我忘不了老人的那种强傲的姿态,常常咀嚼着老人和我的那段对话。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哪里是宿店呢?哪里又可以停下脚步呢?路是没有尽头的,走啊!走啊!当生命之光熄灭了的时候,也许正是生命之光点亮了的时候。
⒁是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我懂得应该怀一分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的行进中,我领悟到奋力前行的意义。
⒂选定自己的方向,踏实地走。也许,这就是人生应该做的。我得换上孩子般真挚而充满希望的眼睛。 (选自《郭枫散文选》,有改动)
22.根据文章的思路。(3分)
眼 睛 → 眼 睛 → 眼 睛 → 换 上 孩 子 的 眼 睛
23. 联系全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4分)
A. 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答:
B. 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
答:
24. 文中第②自然段写道:“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联系全文看,“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3分)
答: ①
②
③
25.读了本文后,你喜欢文中的孩子还是喜欢文中的盲人?请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人生感悟,80字左右。(5分)
四、(60分)
请以“我好想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除诗歌外,可以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否则会扣分。
(4)不得抄袭。
(5)不少于600字。
我好想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yi/68940.html
相关阅读:2014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与名著导读复习题(人教版有答案)
七上语文《皇帝的新装》复习练习题(新人教版)
(人教版)初一年级下册语文暑期作业
201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初一语文暑假园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