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 蔡晓阳
教学目的: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3、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4、使学生学会运用归纳和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归纳和推理的方法也是重点。
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的准备:两个暖水瓶,温度计,黑色胶袋,试管,广口瓶,澄清石灰水,发芽种子,煮熟种子,新鲜的豆苗,沸水烫过的豆苗,竹枝。
2、制作相关的。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光合作用 提问: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什么?2、有机物主要有哪些? 思考并回答问题
引入新 提出问题:制造这么多有机物有什么用呢? 引起注意并思考
有机物用构建植物体 1、出示常见的几种植物器官,请学生分析属于什么器官、含有的成分
2、出示细胞膜的结构图
3、引导学生归纳有机物构建植物体 1、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据此得出植物器官含有大量有机物
2、观察分析图片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有机物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出示种子萌发释放出能量的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种子萌发有能量的变化。
2、指导学生演示验证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3、指导学生演示有机物分解需要氧的实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出结论。
4、引导学生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 1、观察现象,思考和回答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有机物发生变化释放出能量。
2、参与实验、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得出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结论。
3、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归纳得出有机物分解需要氧的参与。
4、利用教师提供的词语,尝试描述和归纳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提出: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有什么作用?其他生物有呼吸作用吗? 学生分别举例说明
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有机物的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
技能训练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推理的过程及结论。 讨论、交流推理的过程及结论。
教学说明
1、有机物用构建植物体这部分的教学,按照本是从细胞水平到器官水平的顺序,但学生通常了解较多的是器官,比如,苹果、红萝卜、马铃薯和花生分别是果实、根、茎和种子,学生都知道这些器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从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入手唤起学习的兴趣,归纳出植物的器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是有机物,通过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类是有机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有机物,归纳出细胞组成成分主要是有机物。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从器官水平到细胞水平,最后推断出有机物的作用之一是用构建植物体。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部分是重点和难点。三个演示实验可以让部分学生准备,种子选用绿豆较易萌发,如果都采用种子,学生可能会认为只有种子萌发才有能量的变化,所以,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需要氧的两个演示实验选用新鲜豆苗。
演示种子萌发过程有热量散发的实验后,教师明确地提出问题:甲瓶温度为什么会上升?(答:热量),热量自哪里?(答:热量自萌发的种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避免部分学生仅仅看到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上升就直接得出结论说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释放能量而忽略了推理,归纳的过程。
在让学生演示新鲜豆苗在呼吸过程放出二氧化碳的实验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示向澄清石灰水吹气,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得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特性。演示实验的装置可以改成用两个同等大小的黑色塑料袋,分别放进等量的新鲜豆苗和煮熟的豆苗,扎紧袋口,插上吸管,实验时,将吸管放入澄清石灰水里,挤压塑料袋,这样操作比较简单,贴近生活实际,效果明显。学生在观察现象时同时思考问题:哪一支试管的石灰水变混浊?(答:新鲜豆苗一袋),二氧化碳自哪里?(答:新鲜豆苗),从而推导出二氧化碳自植物的有机物,得出有机物彻底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
师生共同完成有机物分解需要氧参与的实验,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思考、回答问题:哪一根竹枝不能燃烧?(答:装有新鲜豆苗的甲瓶),为什么不能燃烧?(答:缺乏氧),缺乏的气体去了哪里?(答:被新鲜的豆苗利用了),讨论得出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需要氧的参与。
呼吸作用的概念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相应的词语: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和能量,让学生根据所观察的,利用这些词语尝试着描述出,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教师要归纳,小结。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师通过问题: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了自己利用外,还有什么作用呢?举例说明。学生通过举出实际的例子的过程,理解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还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并为其他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然后,教师让学生举出没有呼吸作用的任何一种生物,学生不能列举出,得出结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4、引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着重在推理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说出推理的过程,避免前提和结果不相应。
教学反思
根据《生物程标准解读》中的要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是十大主题之一,本主题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功能,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呼吸作用的知识体系,新教材改变了以往的以"植物的呼吸作用"为标题,以"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为线索的"学科中心"的程设计思路,而是以"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为标题,以"有机物用构建植物体"、"有机物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线索,突出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主题,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线索是引导学生学会推理、归纳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两条线索,以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的科学知识为"材料",以推理、归纳的科学思维方法为"针线",缝制一精美的"衣服"--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好教材的内容,比如,调整教学的内容,改良实验等,尽管教学内容没有探究性的实验,但同样要充分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促使学生讨论和思考,因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便被动为主动,这才是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yi/46411.html
相关阅读:奇妙的生命现象复习
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复习教案
食物的营养成分
传染病及其预防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