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统一国家的发展与民族融合专题训练(含详解川教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七年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统一国家的发展与民族融合专题训练(含详解川教版)

热点链接
热点材料链接:2015年9月3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试点活动全面启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13个州(地、市、盟)被确定为创建试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民族团结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和一种追求,在我国具有光荣的传统,根植于深厚的土壤。
综合概述:
这一主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正确认识我国民族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观念,增强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这一主题在整个中学历史课堂非常重要,每年重庆中考均有不同分值的试题出现。主要找考查历朝各代加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直接关系和映射当今国内打击分裂势力,加强民族团结,早日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的试题可能在今后会持续出现。尤其关注西藏和新疆地区的管辖。
专题结构图
线索梳理
线索1:中国古近现的国家统一问题线索
1.中国古代史上出现的四次大统一,分别是
(一)秦王羸政于公元前221年,结束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统一中国;
(二)280年,晋武帝 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中国;
(三)589年, 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南北朝对峙局面,统一中国;
(四)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结束宋金对峙局面,统一中国
线索2:中国古近现的民族关系发展
1.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尺带珠丹,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
2.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辽:916年阿保机建立的契丹政权,定都上京。
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
西 夏:1038年元昊建立的党项族政权,定都 兴庆。
宋辽澶渊之盟:1004年辽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宋辽发生战争 ,宋真宗应宰相寇准的请求御驾亲征澶州城,重挫辽军,1005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成为“岁币”;合约虽然家中人民负担,但是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 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繁荣的景象。
(1125年辽被金军所灭)
宋夏和战:1044年,宋夏定立合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靖康之变: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阿骨打建立金政权,1125年金灭辽以后发动对北宋的掠夺战争,1126年,进军攻破北宋都城,1127年进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靖康之变”。
岳飞抗金:1127年南宋建立后金军不断向南进攻,岳飞等著名将领领兵与金作战,岳飞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别成为岳家军。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朝骑兵取得大捷。在抗金形势极为有利时,宋高宗秦桧却向金求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是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宋金订立和议:1141年,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3.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②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③忽必烈改革1.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2.推行重农政策。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 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忽必烈还诏令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刊行四方。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文天祥:领导武装抗原的南宋 大臣,被俘后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最后慷慨就义。
回族:元朝的统一为中外交流以及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相互融合,形成回族。
4.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①明代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②1662年,清代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荷兰占据台湾38年)
③17世纪,康熙皇帝两次带兵击败沙俄,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
5.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①康熙皇帝平定准噶尔部(准噶尔是蒙古族的一支)。18世纪中期,清朝又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维吾尔族)。
②顺治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③唐熙皇帝赐予另一位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④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一起共同管理西藏。
⑤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6.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反映出实质的问题是皇权之上
紫禁城(明清两朝的皇宫),今称故宫。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故宫于1987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明朝修筑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

拓展提升                   
一、中国古代史上,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几次分裂和统一:①战国时期的分裂走向秦的统一;②三国鼎立走向西晋的统一;③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的政局混乱和南北朝对峙走向隋的统一;④五代辽宋夏金的分裂走向元的大统一。
2.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②民族融合和民族凝聚力的逐步加强。③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统治者注意适时调整统治政策;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等。④人民渴望统一。⑤局部统一,如战国时期诸侯大国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各政权的局部统一。
2.对重要边疆地区的历代管辖
台湾:三国时叫“夷州”,隋代叫“流求”明朝末年正式称为台湾,三国时吴国派将军卫温到达台湾,元朝设立澎湖巡警司,管辖澎湖和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设立台湾省。
新疆: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清朝,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新中国,解决新疆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西藏: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立“长庆会盟”碑;元朝,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事务;明朝,称乌思藏,在当地设卫所;同时设立僧官制度,册封藏族各教派首领。清朝,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新中国,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决西藏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专题练习题
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
【答案】D
【考察点】秦始皇汉武帝民族政策的比较
【解题思路】注意两个关键的历史人物:秦始皇和汉武帝,抓住关键限定语“北边”,“游牧民族”联系所学,突厥是唐代北方少数民族,女真和契丹是宋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只有匈奴符合答案,故选D.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他们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苛严的法律    C.北击匈奴,修长城   D.焚书坑儒
【答案】C
【考察点】秦始皇汉武帝的比较
【解题思路】分清每个人物各做了什么 事情。A统一文字、B苛严的法律和D焚书坑儒,都只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D是秦始皇加强统一的举措。只有在军事上 。两个荒地都曾经北击匈奴,修长成。所以选C。
3. 我国有人戏称钱为“孔方兄”,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古代使用的是铜钱是圆的,中间却有一个方孔儿。下令以此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光武帝          D.唐太宗
【答案】A
【考察点】圆形方孔钱
【解题思路】秦朝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把秦国的标准推行天下。于是在经济上统一货币,把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货币。
4.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                   D.焚书坑儒
【答案】C
【考察点】秦始皇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影响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四个选项均是措施,但题干明确限定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影响。A是 中央官制,B是交通文化,D是文化专制,只有C才是与地方行政机构挂钩。
5.小张暑假在内蒙古参加夏令营期间,在呼和浩特市郊区纪念地拍摄了一幅纪念雕像(如右图)。你认为雕像中的两位人物是
A.冒顿单于,王昭君   B.呼韩邪单于,王昭君
C.汉元帝,王昭君     D.冒顿单于,吕后
【答案】C
【考察点】汉代,民族关系人物王昭君出塞
【解题思路】从内蒙古,和选项判断,应该是考查汉代民族关系的王昭君出塞,与他想关的应该是呼韩邪单于。用排除法排除汉初攻打汉朝的冒顿单于,和汉初吕后,汉元帝虽然符合时代,但不可能出现在内蒙地区。
6.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B.南方人民大量北迁
C.北方地区经济发达       D.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
【答案】A.【考察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题思路】
7.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在(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答案】C
【考察点】文成公主入藏
【解题思路】该题用直选法,在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求婚,得到应允。从而文成公主入藏。
8.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答案】C
【考察点】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
【解题思路】关键通过地理常识判断个证券的方位,辽和西夏位于北宋的北方和西北方。
9.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多次被翻拍,其中两个重要人物郭靖和杨康 ,他们名字中“靖”、“康”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北宋灭亡       D.元朝建立
【答案】C
【考察点】北宋灭亡
【解题思路】靖康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徽宗的年号。所以该题与北宋灭亡相关。
10.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 ,这里的“胡虏”是指(    )
   A.匈奴统治者      B.党项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女真统治者
【答案】D
【考察点】宋元民族关系
【解题思路】岳飞是抗金著名英雄,写的自然针对的是金代政权,而金政权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所以该题选D女真统治者。
11.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后,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实行了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管理,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那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    )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畏兀儿族           D. 回族
【答案】D
【考察点】元朝的民族融合
【解题思路】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12.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答案】D
【考察点】对新疆地区有效管辖
【解题思路】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和设置驻藏大臣是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只有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和清代设置驻藏大臣符合题意。
13.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考察点】《马关条约》
【解题思路】《南京条约》割占的是香港岛,《北京条约》割占的九龙,《辛丑条约》没有割占领土;《马关条约》日本强行割占了澎湖列岛,台湾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岛屿。
1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15.“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 因是(   )
A.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B.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C.“一国两制”构思适合港澳区情         D.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答案】A
【考察点】一国两制
【解题思路】直选法。香港、澳门能够 回归祖国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16.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图一 秦朝宫殿用砖
砖文为:“海内皆臣,岁        图二                     图三
登成熟,道毋饥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以上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
(2)秦始皇是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
(3)秦朝在各地推行不同种类的货币,以利于经济的发展。(   )
(4)秦朝丞相、太尉和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
(5)以上图片反映了秦的统一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
【答案】(1)×(2)√(3)×(4)○(5)√
【考察点】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解题思路】读材料读懂材料,然后把每一小问和读懂的材料结合分析得出答案。(2)和(5)可以从材料中直接得出,(1)(3)明显和材料相悖,(4)中没看出分工。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 料一:见右图

材 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 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材料四: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1).图中人物是谁?他在文化上有何贡献?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是谁的话语?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愿望?

(3).材料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中的哪一条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8.【考察点】国家统一
【解析】本题考察统一国家的发展,从秦始皇开始建立到抵御外侮的戚继光抗倭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第一小问要注意是贡献,不能回答为消极影响。
【答案】(1)秦始皇 统一文字
(2)戚继光,郑成功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中俄《尼布楚条约》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领土属于中国。
18.阅读材料  追溯历史
材料一: 2015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雪山下的丑行:西藏暴乱的来龙去脉》一书中论述了西藏的自然和历史,旧西藏的社会和宗教状况,西藏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和当代国际法依据,“西藏问题”的由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西藏的基本政策和在“西藏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和立场,以及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揭示了20世纪三次“藏独”骚乱和2008年“3•14”事件的真相及国家和人 民群众财产遭受很大损失,从而揭露了达赖集团非暴力面貌下的暴力实质。
2008年 3月,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极少数人进行打、砸、抢、烧等破坏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初步统计,暴徒在拉萨市已造成包括3所中小学在内的22处建筑物被烧,数十辆警车和 民用车辆被焚毁,致使10名无辜群众被杀死、烧死,公安民警、武警战士重伤12人,其中2人生命垂危,国家和人 民群众财产遭受很大损失。
材料二:2015年06月26日,新疆骚乱造成27人死亡,这已是今年新疆发生的第三起暴力恐怖事件,此次骚乱恐怖分子选择以防恐相对薄弱的地区发动袭击,多名暴徒手持砍刀对新疆鄯善县公安局打砸砍杀,造成9名警察和安全人员身亡,10名恐怖分子当场被击毙。
(1).西藏地区什么时候归中央管辖的?由什么机构管辖?
                                    
(2).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3).新中国在新疆地区推行了什么政策,建立了什么行政机构加强管辖。
 
(4).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作为中学生面对以上情况,你打算怎么做?
18.【考察点】新疆和西藏的统一问题
【解析】本题考察历史和现实的有关新疆和西藏的民族宗教和政治管辖问题。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回答。第二问比较复杂不要答掉,第三问考查现代史,第四问考查现实问题解决能力。
【答案】(1).元朝;宣政院
(2).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民族区域自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州
(4)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祖 国的统一和社会安定。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措施。(第二小问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荷兰)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志》
材料二   “小时候/乡愁 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    2005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号召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奋斗!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1分)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1分)清朝时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巩固对东南边疆的统治?(1分)

(2)材料二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愿望?(1分)我国台湾在近代史被哪个国家通过什么战争割占的?(2分)什么时候才回归的?(1分)

(3)材料三表达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决态度,也表达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什么?(1分)采取这种方式的意义是什么?(1分)

(4)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2分)

19.【考察点】台湾问题
【解析】本题考察有关台湾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第一问仔细阅读材料,可以知晓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从荷兰殖民者中可以知道是郑成功收复了台湾,清朝机构在施琅收复台湾后设立的台湾府,问题多,需要仔细别回答掉问题。
第二问从诗中对母亲的思念可以看出期盼统一和团圆的愿望;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直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才回复到祖国怀抱;
第三问考一国两制政策出现的背景和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回答出第一、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第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
第四问结合自己所学,回答出相关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立场即可。
【答案】(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郑成功;台湾府(2)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祈盼团圆的感情;日本;甲午战争;1945年(3)一国两制;第一、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第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答一点即可)(4)坚决拥护和积极宣传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言行作斗争。(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yi/318238.html

相关阅读: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课堂同步训练试题(含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3月月考检测试题
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测试题(附答
201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