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朝刑法严酷,其中一人犯罪就要杀掉三族的人叫“族诛”
B.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楚汉战争两次农民起义性质的战争
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秦末农民战争是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此后秦朝一蹶不振。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4. 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5.以下是西汉时期的四位皇帝,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 ③汉景帝 ④汉文帝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 ①④③②
6.(结合右边时间轴)西汉持续时间是:
A.211年 B.210年
C. 193年 D.194年
7.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
A.汉武帝时期 B.秦始皇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汉高祖时期
8. 有位同学暑假想要实地考察“昭君出塞”的历史遗迹,请你告诉他应该去哪一城市
A. 西安 B. 呼和浩特 C. 南京 D. 洛阳
9.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
A.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B.使西域的葡萄、胡萝卜等农作物传入中原
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D.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10.通过查阅《史记》可以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A.光武中兴 B. 玄武门之变 C.王安石变法 D. 楚汉之争
11.下列事物刻着明显道教烙印的是
①“大千世界”“清规戒律”“普度众生”等词语的产生
②《西游记》中树立的玉皇大帝形象
③我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的发明
④世界闻名的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雕塑艺术及各地随处可见的塔寺建筑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C.战后都使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D.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骄兵必败
13.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A.东汉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 B. 分裂局面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C.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进一步破坏 D. 包含着统一的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
1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比较丰富
③北方战乱带来了人口南迁 ④江南地区社会比较稳定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第16题8分,第17题4分,第18题5分,第19题6分,第20题6分)
15.《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毛泽东(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2分)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16.汉朝通西域以后,开通了闻名世界的东西方交通要道。在这条要道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一直到达欧洲。
(1)材料中的“要道”指什么?(1分)
(2)为加强管辖,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了什么管理结构?它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2分)
17.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曹操为统一北方,所采取的重大战役的名称。(1分)
(2)图中哪个字母是表示促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著名战场(1分)
(3)结合右图将下列三国鼎立的示意图横线处补充完整:(3分)
(曹丕)220年
蜀( )221年 吴(孙权)
18、图片中的历史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北魏孝文帝”这幅图回答问题:
(1)请你判断这是孝文帝改革前的画像还是改革后的画像?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2分)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哪些?(4分)
19.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然后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⑴图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1分)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2分)
⑵《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问,图二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C D B A B C D A B C D D
二、材料分析题(第16题8分,第17题4分,第18题8分)
16.
(1)秦始皇、汉武帝。(2分)
(2)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秦始皇是千古一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和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秦始皇是暴君:他统治残暴,穷兵黩武,生活奢华,修筑长城和阿房宫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重了人民的分担。
(以上观点任意一点即可,但必须先做出判断,给一分,然后阐述观点3分,总计4分。)
17.
(1)丝绸之路。(1分)
(2)西域都护;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2分)
(3)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任意一点即可,共1分)
18.
(1)官渡之战。(1分)
(1)B.(1分)
(2)魏;刘备;222年。(3分)
19、(1)改革后。依据:孝文帝穿着宽大的汉服。(也可只答这一句话)改革前穿窄小的胡服,改革后才穿汉服。(只要答出这个意思即可)(2分)
(2) 课本主要讲了两点改革内容:一是迁都,二是改革社会习俗……)
措施:①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②改穿汉服 ③学习汉语 ④采用汉姓 ⑤与汉族人通婚 (2分)
20.⑴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1分)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2分)
⑵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3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yi/312278.html
相关阅读:201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3月月考检测试题
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测试题(附答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课堂同步训练试题(含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