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上海嘉定(宝山)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中考语文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90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明月松间照, 。(《山居秋暝》)
2.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
3.无边落木萧萧下, 。(《登高》)
4.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小石潭记》)
6.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诗中“乡关”指的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借憧憬与现实的反差,抒发诗人寂寥怅惘的感情。
B.颔联借历史上的传说,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抒发诗人对黄鹤楼的神往。
D.尾联以缠绵的乡愁收篇,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口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众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9.上文选自《 》,作者是清代的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段层次井然第写出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近到远、由内而外。
B.选段五次用“百千”写出发声之多,也写出了情势紧迫、火势难遏。
C.选段通过侧面描写宾客的神态、动作和心理,写出了表演者高超技艺。
D.选段结尾的叙述简洁干脆,陡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盲人过桥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①,兢兢握固,自分②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③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子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④,执一隅以自矜严⑤者,视此省哉!(《应谐录》)
【注释】①?:栏杆上的横木 ②分:料 ③第:只管 ④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 ⑤自矜严:矜持自负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有盲子道涸溪( ) (2)握?长号 ( )
13. 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过了很久,(他)筋疲力尽了,便放手掉到地上。
B. 过了很久,(他)筋疲力尽了,便失手掉到地上。
C. 等了很久,(他)感到疲惫了,便失手掉到地上。
D. 等了很久,(他)筋疲力尽了,便松手落到地上。
14.文中“盲子不信”的原因是(用文中的话回答) 。(2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3分)
“谜”漫两千年的“西瓜雪”
①在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北极,探险者经常会看到冰雪世界里非常美丽的一幕:洁白的雪地上出现了红色的“玫瑰”,一朵朵,一片片;而对于登山者来说,高山之巅的白色山峰上,经常有从上到下的一缕缕深浅不一的红线或一片片红色的补丁。在阳光的照耀下,白色白得耀眼,红色红得瑰丽,难道在那终年冰雪覆盖的地方真的盛开了玫瑰? 可当你走近那片红色就明白了,那不是玫瑰,但你并不感到失望,因为你所看到的景象比冰雪中盛开的玫瑰给你的震惊更大,那竟然是红色的雪,红得像西瓜瓤,而且闻起来还有西瓜味呢。博学者会告诉你,这红色的雪就叫“西瓜雪”。
②其实,公元前的亚里士多德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红色的雪了,亚里士多德的着作中还描述过这种红色的雪。历史上,对红色的雪有较详细研究的一次是在1818年5月,当时英国的4艘舰船打算对北美位于极地区域的海岸线进行详细描绘,但恶劣的天气迫使他们最后不得不无功而返,而船员们却觉得此次航行有意义,因为他们看到了他们有生以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当他们绕过格陵兰西北海岸的约克角时看到了白色悬崖上血流如注,好像上面发生了流血事件,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发现那是血红色的雪覆盖在坡度较缓的区域。他们努力采集了一些带回了英国,因为他们想知道这红色的雪是怎么回事。
③根据植物学家的推测,红色的雪很可能是一种生长在冰雪中的红色藻类导致的。植物学家对红色的“西瓜雪”进行了充分研究,例如用放大倍数合适的显微镜观察,发现那确实是一种单细胞藻类。科学家用超声波等方式吧这些细胞打碎,,发现它们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可以降低细胞液结冰时的温度。再加上厚细胞壁的保护,零下40℃的低温还不至于把它们冻坏。
④这种在冰雪中顽强生长的小藻叫雪衣藻,是绿藻的一种。雪衣藻如何变成了红色?这是个很有趣的过程。雪衣藻最喜欢的温度是0℃,最繁盛的季节是晚春和夏季,秋冬季节,新降的大雪会把雪衣藻覆盖住,厚“棉被”和低温会让它们进入冬眠。明年的春天来临后,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融化的雪水带着表面的“营养”向下渗入到雪衣藻冬眠的地方。受到雪水刺激后,雪衣藻“打个哈欠”醒了过来,“吃饱喝足”后,开始生育繁殖(雪衣藻的分裂是母雪衣藻分裂成两个子雪衣藻),生成的小雪衣藻都有会“游泳”的鞭毛,随着鞭毛的摆动,小雪衣藻迎着渗入的雪水向上游去,直到来到冰雪的表面。有趣的是,会游泳的雪衣藻来到表面后会很快失去鞭毛,细胞壁加厚,想“溜达”都很难了。这时的雪衣藻还是绿色的,神奇的是,来到冰雪表面的雪衣藻被太阳一晒就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经紫外线照射后,雪衣藻体内产生了类胡萝卜素等多种红色素,鲜明的红色把它的绿色给掩盖了,这就是雪衣藻呈现红色的原因。
⑤藻类微生物可以在各种各样极端的环境中生存,这很令人敬佩,但是最激动人心的就是这点缀着茫茫白雪的一抹红,为寒冷的冰原增添了珍贵的生机和活力。它的生机不仅来自颜色,因为西瓜雪喂养了吃藻类的小虫子,例如蠕虫、跳虫等,而以小虫子为食的小昆虫,以及以昆虫为食的鸟儿就出现了,冰雪世界也就出现了特有的生态系统,雪衣藻是这个系统的最初生产者。
⑥而对人类来说,最值得关注的则是雪衣藻的红色素可以防紫外线,清除体内导致人衰老的废弃物质,延缓衰老,因此,利用各种生物技术研究和繁殖雪衣藻的科学家越来越多。
16. 文章的题目《“谜”漫两千年的西瓜雪》中,“‘谜’漫”是作者借同音字造出新词,查《现代汉语词典》中同音词有“弥漫”、“迷漫”两个词,这里应该选择________;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4分)
17. 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8. 第④段说明雪衣藻变成红色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请根据选文填上适当的内容。(8分)
时间雪衣藻的生长过程雪衣藻的颜色
(1)厚“棉被”和低温会使雪衣藻进入冬眠绿色
第二年春天(2)绿色
晚春、夏季(3)(4)
19.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
A.藻类微生物因耐寒而呈现出红色的“西瓜雪”。
B.藻类微生物可在各种各样极端的环境中生存。
C.藻类微生物因含有大量糖分可以预防紫外线。
D.藻类微生物清除体内导致人衰老的废弃物质。
20. 请从地⑤段画线句中选取一句话,简要分析这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5分)
开一家不要厨师的饭店
①17岁时,御厨世家出身的他,便跟着饭店掌勺师傅后面打下手,负责择菜、洗菜和切菜。那是家国有星级饭店,优势是他在那里上班不仅有保障还有编制,劣势是他的岗位编制就是打下手,一辈子也做不了厨师。
②打了整整3年的下手,有一天,掌勺的师傅突然感冒了,咳嗽得厉害,不能再站在锅台前炒菜了。但偏偏这时饭店里的客人又多,都在等着菜吃,急得饭店经理和师傅团团转。见此情形,他对经理和师傅说,让我来试试吧,师傅很是惊讶, ?
③死马当活马医吧,经理表示同意,于是师傅便让他炒了。没想到,他炒出来的菜居然一点都不比师傅的差,味道堪称绝美!师傅更加迷惑了, ?他说,师傅呀,虽然你没有手把手教过我,但是我天天就在你身边打下手,整整观察了你炒了三年的菜,早已记下了你日常炒菜的方法火候和放佐料的先后顺序了,还能炒不好吗!
④经理和师傅听后都大为感动,这之后便把他调去掌勺了,几个月后,他便代表自己所在的酒店参加了当年的北京市厨师烹饪大赛,并且一举夺得金奖。
⑤就在他顺风顺水,每个月都有着不菲的收入,外界都以为他会在饭店里一直掌勺下去的时候,他却在心里暗下了一个决定,那就是40岁后一定不再炒菜,理由很简单,他不想象师傅那样一辈子都站在烟熏火燎的灶台前,仅仅只是个厨师!
⑥他果真是想到做到,几年后,他便在众人的 (A. 诧异 B. 遗憾 C. 指责)声中,辞了职。然后在北京的平安街上开了一家叫“二友聚”的小饭店,虽然饭店很小,只有四张桌子,可每个月的收入都在一万元,在人人都不是很富裕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月月都是“万元户”,让他感觉非常高兴和自豪。
⑦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问题,那便是他每培养出来一个徒弟不久后,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作为借口离开“二友聚”,跳槽到薪水更高的饭店去干,徒弟一走,他便又要不得不重新去招新徒弟,然后又手把手的教,可一旦教会又会走掉,如此反复。
⑧教会了徒弟,累死了师傅。他痛彻心扉又无可奈何地认识到,如果一个饭店太仰仗于几名大厨了,那么注定永远无法做大做强,因为这些大厨不但要的报酬高,拿走绝大部分利润,而且还常常拿腔作势,说走就走,得罪不起。这也是中式饭店为什么不能如肯德基、麦当劳那样做成连锁,形成规模效益的原因所在。
⑨痛定思痛之后,如何开一家没有厨师、根本不受大厨限制的餐厅,成为他决心要解决的问题,他要将中餐像西式快餐一样实现标准化。
⑩这时,他才想到自己的出身,从家里翻出了一本老祖宗留下的宫廷菜谱,很快有一种宫廷菜肴便进入了他的视野--这种菜只需要事先配好祖传的秘方,然后再将秘方和食材一起放到电磁锅里加热焖上十几分钟,便可吃了。而且其味道远胜过传统的炸或烧,不仅入口嫩滑,而且外形整齐,色泽好看。更让他高兴的是,无论让谁来做,在什么地方做,只要按照制定好的标准比例放人食材和配料秘方,人人做出来的味道都是完全一样,也就是说这种菜肴易于标准化复制!
○11直觉告诉他,这就是他所想要的,果然,这种焖出来的菜一经推出后,便大受欢迎,每天都是食客盈门!如今,他在全国已经发展了200多家连锁店,被业界誉为中式“肯德基”!
○12这家饭店的名字就叫“黄记煌三汁焖锅”--将配料和食材放在顾客面前的餐桌上焖,之后便能揭锅食用,透明卫生、健康味美。而他也就是黄记煌三汁焖锅的掌门人,黄耕!
21. 请在文中第⑥段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3分)
A. 诧异 B. 遗憾 C. 指责
这样选填的依据是“ ”。
22. 根据上下文,揣摩并写出文中②、③段师傅的话语。(6分)
师傅很是惊讶: _?
师傅更加迷惑了: _?
23. 阅读全文,对“黄耕开一家不要厨师的饭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他培养的徒弟总是以各种借口离开。
B.因为他不要厨师可以更节省饭馆的开支。
C.因为他想将中餐像西式快餐 一样标准化。
D.因为想将餐厅做成连锁并形成规模效益。
24.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黄耕经历的三件事情:(6分)
(1)做徒弟时, 。
(2)当上大厨后, 。
(3)开了饭店后, 。
25. 黄耕成了黄记三汁闷锅的掌门人后,远近闻名,不断有记者去采访他,想了解他成功的秘诀。请你设计他与记者间的一问一答。(8分)
第二部分 写作(60分)
26. 初中4年了,在你即将离开学校的时候,你的心里一定留存着一份感激。闲杂,用你的笔写下来。写给你的同学,写给你的老师,写个你的父母……感激,也许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平常的微笑……。只要心存感激,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记住的人和事。请你以《感激》为题,按上海市语文中考的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每空3分)
1.清泉石上流2.轻烟老树寒鸦3.不尽长江滚滚来4.会挽雕弓如满月5.参差披拂6.则弛然而卧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7.故乡(2分)8.C(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 -11题(8分)
9.(2分)虞初新志林嗣环
10.(3分)“撤去屏帐看,(里面)只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白罢了”。(或撤去屏帐看里面,(只不过)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白罢了。)
11.(3分)A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 - 15题(12分)
12.(4分)(1)经过(路过、途径)(2)大哭、大喊13.(3分)B
14.(2分)沈空守寂(或:执一隅以自矜严) 15.(3分)固执己见(不愿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矜持自负)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3分)
16.(4分)弥漫“西瓜雪”是什么如谜一般吸引人们猜想,增强读者阅读兴趣。
17.(4分)举例子具体说明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西瓜雪”形成的奥秘
18.(8分,每空2分)
(1)秋冬季节;(2)雪衣藻醒了过来,开始生育繁殖(或雪衣藻的分裂是母雪衣藻分裂成两个子雪衣藻);(3)雪衣藻被太阳一晒就变成了红色(或雪衣藻体内产生了类胡萝卜素等多种红色素);(4)红色
19.(2分)B
20.(5分)示例:如,本段的语言特点是准确,“雪衣藻是这个系统的最初生产者”写出了 “西瓜雪”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雪衣藻”;本段的语言特点是既准确也生动,“这点缀着茫茫白雪的一抹红,为寒冷的冰原增添了珍贵的生机和活力。”(形象地)写出了“雪衣藻”的生长环境(的寒冷),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有针对性分析4分;例句抄错或分析不对扣2分。表达清楚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5分)
21.A(3分选择1分,理由2分)
依据1:“外界都以为他会在饭店里一直掌勺下去”
依据2:“他顺风顺水,每个月收入不菲”B(2分,选择不对或理由仅答出一条)
22.(6分,各3分)师傅很是惊讶:我从来没教给他怎么炒菜,也从未见过他炒菜,能行吗? 师傅更加迷惑了:他从哪学来的厨艺?(人物心理活动,注意人称和标点。)
23.B(2分)
24.(6分)①他观察师傅并偷学技艺②他夺得金奖并立下创业决心③他遭遇徒弟跳槽窘境并想开连锁餐厅。
25.(8分)示例:
记者:“黄先生,你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中餐模式,你能谈谈你成功的诀窍吗?”
黄耕:“如果你需要仰仗他人,那就永远只能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受控于别人。唯有突破传统,创造一种新的模式,才有成功的可能。”
(人称2分;记者问话2分;黄耕回答4分,可围绕“永不满足”、“创新”等角度来答)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san/1334738.html
相关阅读:2013年3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寒假接力棒: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巴州区万安小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
2019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