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测试第一阶段检测(六册重点)
一、阅读《童趣》,回答1~5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项为之强 ②须喷以烟
③鹤唳云端 ④鞭数十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3.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作者这一举动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揣摩:
4.本文的物外之趣有哪些?它们源于生活中的什么事物?
我的概括:
5.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我的看法:
②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
我的积累:
二、阅读《伤仲永》,回答1~6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世隶耕 ②指物作诗立就
③稍稍宾客其父 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我能判断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理解:
5.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我眼中的方父:
我最想对他说:
6.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语文活动课上,老师让你组织一场即兴演讲,题目是“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你就为自己设计一个简短的导入语吧!
我的开场白:
②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有关勤奋好学的成语: 、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 、 。
三、阅读《口技》,回答1~5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会宾客大宴 ②意少舒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④两股战战
⑤不能名其一处 ⑥几欲先走
2.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内容理解--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把“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我的理解:
4.语言品味--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
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我的赏析: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我的赏析:
5.拓展延伸--下节课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音乐课,上课铃声还未响,就自发地齐唱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以迎接音乐老师的到来。就在这时,班主任数学老师夹着一叠试卷走了进来,说道:“利用这节音乐课和下节数学课,进行一次测试……”请你仿照本文中对观众的反应的描写,用简短的语言描写一下这时同学们的反应。
我的描述:
我的认识:
四、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5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渔人甚异之 ②阡陌交通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便扶向路
⑤寻病终 ⑥后遂无问津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我的研读: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我的联想: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我的鉴赏:
②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我的探究:
五、阅读《陋至铭》,回答1~5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仙则名 ②惟吾德馨
③往来无白丁 ④无案牍之劳形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孔子云:何陋之有?”这句话。
我的翻译:
3. 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我的理解: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
我的归纳:
5.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我的?畅谈:
六、阅读《爱莲说》,回答1~5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 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不蔓不枝 ④陶后鲜有闻
2. 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也 D花之君子者也
3. 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我的理解:
4. 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喜爱的原因。
我最喜爱的花是:
我喜爱的原因是: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在古诗中有不少咏莲的名句。结合课内外的积累,试写出两句来,多答加分。
②作者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我的观点:
七、阅读《三峡》,回答1~5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 ②不见曦月
③沿溯阻绝 ④或王命急宣
⑤飞漱其间 ⑥夏水襄陵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读了第②段的内容,你联想起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哪一句诗?
我的联想:
4.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①第⑶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 ”“ ”色彩互异,“ ”“ ”动静相杂,相映成趣,令人无限遐想。
②“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 ,以“峻”状 ,以“荣”状 ,以“茂”字状 。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古人常用“三”字形容“多”或者“少”,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你也举出两个含“三”字,其含义也是表示“多”或者“少”的成语、俗语、典故等。
我的积累:
②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我的赏析:
八、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1~5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弗之怠 ②门人弟子填其室
③援疑质理 ④卒获有所闻
⑤同舍生皆被绮绣 ⑥腰白玉之环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我的概括:
4. 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求学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我的感受: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任意写出一句与“磨难”有关的古诗文或名言警句,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我的积累:
②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我的观念:
九、阅读《小石潭记》,回答1~6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从小丘西行 ②鱼可百许头
③以其境过清 ④斗折蛇行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凄清寒骨,悄怆幽邃。
3.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我的理解:
4. 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我的理解:
5. 小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假如我们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我的职业创意:
6.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我们学过不少描写山水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写水之清的句子摘录下来并作点赏析。
我的积累:
我的赏析:
②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时,亦不乏优美的描绘山水的文章,我们学过他的《三峡》;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为后人称绝,请你试从我们学过的二人的作品,谈一谈他们的山水文章的各自特点。
我的看法:
十、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6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文言词汇--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去国怀乡 ②春和景明
③把酒临风 ④吾谁与归
2.文言翻译--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 阅读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①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②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_________ _______。
4. 美句赏读--第一二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试举一例,并说明美在何处。
我的赏析:
5. 问题探究--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
我的探究:
6.拓展延伸--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我们将是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我们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
我的抱负:
十一、阅读《醉翁亭记》,回答1~6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林壑尤美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醉翁之意
④晦明变化者 ⑤伛偻提携 ⑥颓然乎其间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 理解填空。
①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___。
②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课文内容,我能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 ___欧阳修___ __
5.第③段描写了哪几幅画面?其中主要画面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我的理解:
6. 醉翁亭现已成为安微省著名古迹之一,结合课文的阅读,假如让你当一名解说员,你该如何解说。(写要点即可)
我的解说:
十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1~6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疏通字词: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会天大雨 ②失期法皆斩
③死国可乎 ④为天下唱
2.整理文句:我能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面现代汉语。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意梳理: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导火线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根导火线,会不会有陈胜起义呢?
我的梳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题探讨: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人认为,这些准备是对人民的欺骗,是不可取的,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我的探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综合分析:根据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分析:
6.拓展延伸:陈胜在起义时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激励了千千万万的贫寒之士奋发图强,立志进取。古代有个童谣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明显受到了这句口号的影响。说一说在今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口号的?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1~6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疏通字词:我能解释出句中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秦王怫然怒 ②免冠徒跣
③休?降于天 ④天下缟素
2.整理文句:我能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文段:说一说,秦王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时,他是什么语气?这句话又有什么言外之意?
我的品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容理解:面对秦王咄咄逼人的气势,唐雎是如何应对的?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形象:结合这两段文字,谈一谈唐雎和秦王这两个人物形象。
我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拓展延伸: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的诸多谋士在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战国时蔺相如,出使强秦却能完璧归赵,一时传为美谈。你还知道有哪些能人轶事,任选一个,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事迹。(50字左右)
我的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5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形貌?丽 ②暮寝而思之
③王之蔽甚矣 ④时时而间进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从文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评价: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
我的理解:
5.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最后“战胜于朝廷”。而在社会生活中,某些部门的“意见箱”形同虚设,往往是“一把手”说了算。假如你是纪检书记,你打算怎样整治这种不良的工作作风?
我的做法:
十五、阅读《曹刿论战》,回答1~5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
①又何间焉 ②肉食者鄙
③小惠未? ④小大之狱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理解填空。
①“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
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4.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我的理解: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齐鲁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结合课外积累,你能举出另两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吗?
我的积累:
②鲁国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其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结合实际简要谈谈。
获胜原因:
我的感受:
十六、阅读《公输》选段,回答1~5题。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请说之 ②不可谓知类
③方五千里 ④为与此同类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宋何罪之有?
②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3.联系上下文说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内容。
我的理解:
4.根据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墨子从哪几个方面劝阻公输盘攻宋?
我的概括:
5. 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写出两句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不能出自同一首诗)。
②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
我选第 题:
十七、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回答1~5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舍鱼而取熊掌 ②死亦我所恶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本文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提出的?
我的提炼: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我的理解:
5.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读完本文,你想到了哪句与本文观点一致的诗句?并写出诗的题目与作者。
②读完本文,你想到了我国历史上哪个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并用简洁的话改进其事迹。
我选第 题,我的联想: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测试---第一阶段检测(六册重点) 参考答案
(答案已按顺序编排)
(一)1.①通“僵”,僵硬;②慢慢;③鸟鸣;④用鞭子打。2. ①我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②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3. 因为它破坏了作者正浓的兴趣,打断了作者丰富的想像。4. 物外之趣:①鹤唳云端 ②游山林丘壑 ③鞭庞然大物;源于生活中:①夏蚊成雷 ②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③癞虾蟆捕虫。5. ①以一颗爱心和一双慧眼去感受观察人生,从平凡的生活中见出不平凡的情趣(合理即可);②(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1.①属于;②完成;③以宾客之礼相待;④通“攀”,牵,引。2. C(应为“余闻之也/久”)3. ①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②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4. 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5. 是一个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的人;示例:一个人的天资再好,没有后天的教育,也是不能成才的(合情合理即可)。6. ①参考:方仲永由少时的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令人扼腕长叹,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读完本文后,相信我们一定有许多感慨,就让我们自由的畅谈一下吧!②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学而不厌等;苏秦悬梁刺股、孙康映雪读书等。
(五)1.①适逢,正赶上;②稍微;③夹杂;④大腿;⑤说出;⑥几乎。2. ①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②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3. 反复交代道具的简单,衬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4. ①“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通过侧面描写,衬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②写宾客完全进入境界,以假为真的神态,形象地表现了口技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和真实的艺术感染力,烘托出口技人技艺之“善”。5.示例:全班同学无不瞠目结舌,暗拍大腿,满脸无奈,唏嘘不已。有的作“晕”状,有的哭丧着脸,有的耷拉着脑袋……
(八)1.①对……感到诧异;②田间小路;③值得;④从前的,旧的;⑤不久;⑥渡口。2. 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②(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了。3.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 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5. ①如在叙述渔人与村人相互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明,作者不正面叙述,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但简洁中还有丰富,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②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九)1.①出名;②品德高尚;③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④使……劳累。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 文眼是“德馨”二字,因为全文是围绕品德问题展开,同时“馨”字统领全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4. 通过对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描述来表现“惟吾德馨”,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5. 如以兴国为己任(言之成理即可)。
(十)1.①多;②洗涤;③长枝蔓;④少。2. B(B为取消句子独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其余均是结构助词)3. 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4. 符合要求即可。如:我喜爱兰花,因为它的白色象征着纯洁,它默默地绽放,为人们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一股暗香。5.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②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十二)1.①通“缺”;②阳光;③逆流而上;④有时;⑤冲刷;⑥上。2. ①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②即使乘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4. ①素、绿、湍、倒;②水、山、柏树、草。5. ①士别三日、三人行必有我师、三言两语、三头六臂;②前一句从时间和距离角度突出水流之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流急湍、波浪汹涌的特征,形象生动,给读者以亲见之感。
(十四)1.①放松;②填塞,充满;③询问;④终于;⑤通“披”,穿;⑥腰佩。2. ①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②我却穿者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之间,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上的享受比不上他人。3. 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4. 围绕逆境成才、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正确的苦乐观等来回答即可。5. 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②可从两方面作答: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师生之间应该是亲密去间的朋友,应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利的。
(十五)1.①向西;②大约;③因为,凄清;④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2.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②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3.按游览的顺序来写的:先发现石潭,再写潭中景物,然后写小潭的源流,最后写小潭的氛围。4.水之清、水中鱼、水之源;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5. 参考: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一幅长卷,把小石潭的美景一一描绘,把她的美展示给每一个爱美的人。假如我是一个企业家,我就要投资小石潭,把她建成一个旅游胜地,让更多喜爱游历山水的人来这里观光。6.①如:《与朱元思书》中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郦道元侧重为《水经》作注,客观上体现山水的特点;柳宗元被贬,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心情。
(十六)1.①离开国都;②阳光;③面对着;④归依。2. ①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②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3.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③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4. 例:“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一句,点面结合,动静相生,生动而形象地勾勒出洞庭夜月图。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以天下为己任,胸襟阔大,境界崇高,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学习的。6.主要观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十七)1.①特别;②像张开的鸟翅膀一样;③情趣;④阴暗;⑤驼背,指老人;⑥醉醺醺的样子。2. ①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②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3.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4. 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5.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其余三幅俱是陪衬,为了突出“太守醉”,“醉”在与民同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6. 可以介绍“醉翁亭一目楼”“醉翁亭晨昏苑”“醉翁亭四时轩”“醉翁亭民俗图”等,可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
(十八)1. ①适逢,恰巧遇到;②依据法令;③为……而死;④通“倡”,倡导。2. ①现在果真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②戍卒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3. 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法皆斩”。即使没有这根导火线,即使陈胜不起义,在秦残暴的统治之下也会有其他人因某事而起义,秦朝一定会走向灭亡的。4. ①帛书“陈胜王”三字,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腹中;②晚上在驻所旁边的丛祠中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在当时的情况下,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是取得民心的最便捷的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亦可赞同“欺骗人民”这一观点,理由是:当人民知道真相后可能会失去民心。)5. 陈胜是一位深谋远虑,有很强洞察力及很强领导和组织才能的农民领袖。6. 示例:任何人只要有志气,有毅力,就一定能做出不凡的业绩,这与个人的出身和地位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十九)1. ①盛怒的样子;②赤着脚;③吉凶的征兆;④白色。2. ①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②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流五步远,天下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3. 气势汹汹的语气,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不答应,我将会发怒,后果将会不堪设想。4. 唐雎以平民之怒与天子之怒作对比,以专诸、聂政、要离之怒为榜样,不畏秦王的淫威,拼死一搏,使秦王色挠,从而使安陵国自保求存。5. 秦王骄横狂妄,外强中干;唐雎不卑不亢,机智勇敢。6.如“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等。
(二十一)1.①光艳美丽;②睡觉;③因受蒙蔽而不明;④间或,偶然。2. ①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②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3. 有点虚荣,但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与表扬等,合理即可。)4. “令初下” “门庭若市”说明齐王治政问题很大;“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说明齐王逐渐采纳了很多意见,不断改进了方法;“期年之后” “无可进者”说明齐王已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思,国家大治。5. 如:加强行政监督,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等,合理即可。
(二十二)1.①参与;②目光短浅;③通“遍”,遍及;④案件。2. ①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②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3.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4. 略写了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详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的表现,作者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5. ①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②如: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二十四)1.①解释;②事理;③方圆;④类别。2. ①宋国有什么罪过呢?②这好像是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3. 指舍文轩窃敝舆、舍粱肉窃糠糟、舍锦绣窃短褐。4.智、仁、忠、强、知类五个方面。5.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②远离战争,让和平的阳光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二十五)1.①放弃;②厌恶;③比;④通“避”,躲避。2. ①(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生命,选取正义;②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3. 舍生而取义;“舍鱼而取熊掌”作比喻提出的(或用“鱼”和“熊掌”作比喻)。4.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 ①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②如:文天祥宁死不降元;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san/1325749.html
相关阅读:寒假接力棒: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9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3年3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巴州区万安小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