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纸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憎恶(wù) 翘首(qiào) 和煦(xù) 载歌载舞(zǎi)
B?鸟瞰(kàn) 拮据(jū) 绮丽(qǐ) 鲜为人知(xiǎn)
C?追溯(sù) 粗犷(kuǎng) 膝盖(xī) 妄自菲薄(fēi)
D?木讷(nà) 剔除(tī) 哺育(pǔ) 茅塞顿开(sāi)
2.依据对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炒作--一鼓作气
解释:“作”有“起”的意思。
判断:“炒作”指反复宣传扩大影响;“一鼓作气”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勇气。
B. 简陋--言简意赅
解释:“简”有“简单”的意思。
判断:“简陋”指简单粗陋,“言简意赅”指用语简单而意思清楚。。
C.期盼--不期而遇
解释:“期”有“一段时间”的意思。
判断:“期盼”指盼了一段时间;“不期而遇”指没过一段时间就相遇了
D.莫名其妙--不可名状
解释:“名”有“说出”的意思。
判断:“莫名其妙”指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语言说出它的形状。
3.【甲】【乙】处标点符号和【丙】处俗语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针对陶渊明关于读书【甲】不求甚解的说法,马南?写了题为【乙】不求甚解的文章。这篇文章被选入了语文教材。
②在国家乒乓球队有这样一句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这句话形象的说出了平时训练和运动水平之间的关系,其实,各种技艺要想保持高水平都要进行不间断的训练,俗语 【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A.【甲】“不求甚解” 【乙】“不求甚解” 【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甲】“不求甚解” 【乙】《不求甚解》 【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甲】《不求甚解》 【乙】“不求甚解” 【丙】磨刀不误砍柴工
D.【甲】“不求甚解” 【乙】《不求甚解》 【丙】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4.将4个句子填入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①那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②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③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
④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
A.③②④① B. 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5.将语句依次填入文段最佳的一项是( )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①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 ① ,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A.①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②低低地吟唱着
B.①冰雪是他的前身,他从最高处发源 ②唱着悠扬的歌
C.①冰雪是他的前身,他从最高处发源 ②低低地诉说着
D.①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②唱着嘹亮的歌
6.对下面文段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④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⑤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⑥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A.①③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荷叶亭亭玉立的姿态和清悠的香气。
B.②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荷花把叶子点缀得更加美丽。
C.④⑤⑥句运用夸张、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赞美叶子在微风中的神采。
D.②③句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月光下荷花的形态、色彩和香气。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san/1318826.html
相关阅读:巴州区万安小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2019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寒假接力棒: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3年3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