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青云中学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内容预览:

青云中学2019—2018学年第一学期9月反馈练习

初三语文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挺bá ②yùn 育 ③若jí 若离 ④不jì 其数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小桥流水,枕河人家,座落于水乡一隅的铜罗中学,显得格外秀丽、端庄。漫步于绿茵如盖的校园小径,一阵阵淡雅的桂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课间,有的学生谈笑风声,有的学生抱书默念,有的学生驻目凝思……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们,迎着朝阳,心怀美好,积极进取,憧景着美好的未来……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欲将轻骑逐, 。(卢纶《塞下曲》)

② ,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 》)

⑤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陈涉世家》)

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⑦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⑧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4.名著阅读。(5分)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史记 陈涉世家》)

类似“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情节(策略)在《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也有,请你简要叙述,并说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下面这段文字中三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3分)

①近年来,韩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扩大。②韩国人掀起了学习汉语。③汉语取代日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的原因,是因为韩国人敏感地意识到中国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修改①: 。

修改②: 。

修改③: 。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行收兵(《陈涉世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

遂与外人间隔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不足为外人道也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7、“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

8、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那一项?(2分) ( )

A.仿佛若有光。

B.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

9、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既然并不存在,作者为何还要写呢?(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或曰:“食菱须去壳。”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阅读《鼎湖山听泉》(节选),按要求完成11-13题。(8分)

进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湿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11.“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一句中,“尘”的含义是什么?“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中的“推”字用得极妙,你认为妙在哪里?(3分)

12.选文第三节描写鼎湖山哪三种绿?写这三种绿又有何用意?(2分)

13.文段画线句是把钟声和泉声相互应答比作老人呼唤忘返的孩子,得体,传情。文中还有一处类似的写法,请找出来,从修辞、含义和作者的感情三方面加以分析。(3分)

阅读《看穿食品包装上的噱头》,完成14—16题。(7分)

①“不舍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究竟读如何看待食品包装上“自卖自夸”的诱人说辞?这里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说法,来解剖其中的潜台词和产品真相。

②“不舍防腐剂”,可没说不含其他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增鲜剂之类都可能在里面。

③很多食品本采就不需要用防腐剂,如罐头,一些极干的食品,含盐和糖极高的食品。因为罐头在制作过程中能把里面的细菌和芽孢彻底杀灭,最后密封包装,细菌进不去,所以它不需要防腐剂。没有水,细菌无法繁殖。大量盐和糖能起到防腐剂的作用。

④不过,盐和糖含量太高,比含有防腐剂还要糟糕。因为大量的盐对健康的危害,要比微量的防腐剂厉害得多。比如,一些酱油、咸菜等宣称“不舍防腐剂”,但它们通常都是咸味特浓,甚至再加糖掩盖的产品。

⑤“不含人工色素”,意思是说,这里面还是含有色素的,只不过这些色素不是合成色素,而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如红曲色素、紫胶红等。

⑥对号称“纯天然”的食品也要辨明其真相。商场里那种红色残绿色的“果汁”【甲】产品,看起采很像是水果浓缩雨成,包装上还画着大大的水果图像。但仔细看了原料说明后才发现,它含的原果汁只有20%左右。也就是说,其中约80%都是水、糖、香精、色素、增稠剂等辅料。

⑦“不含蔗糖”的说法常见于糊粉类产品,或饼干、点心之类。“不舍蔗糖”【乙】,即不含我们常吃的白砂糖。中老年人、糖尿病人和肥胖者,都容易受其吸引。其实,这真是一大陷阱。

⑧能让血糖快速上升的,远不止蔗糖。精致淀粉令血糖上升的速度巳够快了,而以淀粉为原料制作出来的麦芽糊精、麦芽糖浆、葡萄糖浆等,都比蔗糖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那些声称“无蔗糖的产品中,却常能看到这些配料。糖尿病人要是选择它们,那可真不如直接吃大米饭算了。

⑨从营养价值来说,无蔗糖也不意味比其他产品含营养素更高。不加蔗糖,往往用淀粉、糊精、油脂之类代替,除了提供能量升高血糖之外,对人没什么帮助。问题还在于,它们还常给人一种“高档”“滋补”【丙】的美妙感觉。 (《羊城晚报》)

14、有人认为第④段没什么用,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2分)

15、第⑥段中,“也就是说”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采用总分结构,举例典型,说明清晰,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

B.“噱头”词典上意思是“引人发笑的话或举动,花招,滑稽”,文中意思是“包装上的滑稽说法”。

C.第⑧段中的画线句,是为了说明大米饭也会让血糖快速上升。

D.文中【甲】【乙】【丙】三处引号的作用完全相同。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 - 21题。(17分)

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⑤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A】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B】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⑥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C】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⑦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⑧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选自《知识窗》2019年第5期,有删改)

17、阅读第①段,说说作者认为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不同。(4分)

18、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②段中加框语句。(3分)

19、文章A、B、C三处画线的语句具体描写了“那团月亮”夺目的美,请任选一处,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那种美的。(3分)

20、说说文章第⑦段中“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一句给你哪些启示。(3分)

2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选文也写了月光(色),但苏轼《记承天诗夜游》所要表达的心境与迟子建《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所要表达的心境不同,你能说说苏轼《记承天诗夜游》所要表达的心境是什么?(4分)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泉声、潮声、雨声,小草拔节的声音、花蕾绽放的声音,月影移墙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有的声音飘动着明亮的希望,有的声音荡漾着温暖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间感到,有一个美丽的音符正在自己的心里跳跃……

请以“聆听心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卷上;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1、① 拔 ② 孕 ③ 即 ④ 计

2、

错别字座茵声景

改 正坐阴生憬

3、略

4、“天罡地煞”的神话,由“入云龙”公孙胜编造,把一百单八“天罡地煞”(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然后埋在石碣村,后让村民挖,来制造是上天安排的这一百单八将聚义的假像!其中,一百单八“天罡地煞”前三名分别是: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天机星“智多星”吴用。(3分)目的:威众。(2分)

5、修改①:近年来,韩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加。修改②韩国人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修改③汉语之所以取代日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是因为韩国人敏感地意识到中国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6、D

7、“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8、D

9、寄托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祥和的劳动生活的愿望。

10、①有人说吃菱必须去壳(“须”也可译成“需要”)②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1、尘俗、世俗;因为“一层一层”“犹如大海的波浪”的“沉甸甸的湿绿”生长在山上,所以,用“推”刻画最为准确传神。

12、浓碧、湿绿、鲜绿;用意:绿离不开泉水的滋润,侧面突出了泉水的重要地位。

13、“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比喻,生动形象地把泉水的“时隐时现”比作绕膝的女儿和自己撒娇,写出了泉水特有的形态(“好一个调皮的孩子”),充满了对泉水的爱恋之情。自然,得体。

14、有用,不能删去。因为它讲了大量的盐和糖比防腐剂对人体的危害还要大。去掉后就不全面了。

15、不能删除。它是紧承着上句来的,去掉后,上下句不能衔接,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A

17、太阳总是圆圆着脸,月亮每一次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

18、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撩人的情态,活泼、好动,给人一种亲切之感,如同怀中的宠物,赶不走,驱不动,就这样依恋着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

19、A处,以猜测的口吻写出了月亮经历了一夜的行程变得有些疲劳亦或是其他原因如同一盏挂在树梢的灯,既写出了月亮给人的真实感受,也写出了林中的月亮多少没有旷野的月亮那么通明,无遮无阻。 B处,原本是光秃秃的树枝因为有了月亮的照射使得它们显得流光溢彩,是月亮让这些已经脱去外衣的树木在夜间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C处,真实写出了月亮在不同时段给人的不同感受,在树梢时如同一盏灯,在远处的地平线上九如同篝火,不同时段展示不同的美。

20、人要勇于奉献,用自己的付出甚至牺牲造福他人;人生因为付出而精彩,生活因为造福他人而更美妙,像月亮一样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

21、透露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22、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san/1229150.html

相关阅读:2013年3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2019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寒假接力棒: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巴州区万安小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