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苏州吴中区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内容预览:

苏州吴中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语 文

2019. 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必须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用其它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 ( zhí)拗 ② (jué)起 ③言简意 (gāi) ④融 (huì)贯通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早在严酷的冬天,新叶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贞地等待着,积蓄着,一当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奈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

②看着这温心的场面,听着清脆的鸟鸣,我的思序渐渐地弥散在这殷红的花雨中……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②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⑤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⑦ ,志在千里。( 《龟虽寿》)

⑧浮光跃金, , ,此乐何极!(范仲淹《 》)

4.阅读下列两则材料,问答问题。(共3分)

材料一 教育部近日指出,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多家电视台的台标不合规范,如央视台标CCTV是英文缩写,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规要求,需改为汉字。央视则表示该台标非常珍贵,不能更改。

材料二 面对教育部的批评,央视“不可能轻易更改”的回复,有人认为“太过霸气”,“央视敢于叫板的底气,无非还是来自其特殊的地位”。这部分人力挺教育部,认为教育部是为了传统文化而做努力,应该支持。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说的现象。(1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2分)

5.名着阅读。(5分)

①《格列佛游记》中,宫廷里有一种游戏是在特别重大的节日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这个游戏是怎样的?优胜者会获得怎样的奖赏?(3分)

②说说《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的三位教授是如何改进本国语言的?(2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6-9题。(12分)

【甲】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赵简子①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筒子:春秋后期着名的政治家。②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 岁赋其二 B. 向吾不为斯役

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C. 吾尝疑乎是 D. 若毒之乎

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猛狼若奔(《与朱元思书》)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2分)( )

A.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B. 汪然出涕曰

C. 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

D.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8.读《岳阳楼记》的语段,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用自己的话概述《捕蛇者说》中体现“忧民”的情节。(2分)

(2)范仲淹认为古仁人的标准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捕蛇者说》中作者两次为蒋氏而悲,这是否符合范仲淹古仁人的标准,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2分)

9.翻译句子(4分)

(1)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2)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10-12题。(6分)

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各样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这篇五百字的《白鹭》,就是后一类散文的典型例子。

这篇散文,有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的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为免太铿锵了。”

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品味。”

《白鹭》就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10.《白鹭》的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是什么?(2分)

11.“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精确地概括了茅盾先生对小说《百合花》的评论。请你根据《关于散文(白鹭)》中作者对《白鹭》的评论内容,模仿茅盾先生的标题形式给上面这篇评论拟一个题目。(2分)

12.文中说鲁迅的散文“深沉冷峻”,他的小说是否也体现了这样的风格呢?请举例分析。(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9分)

坚持“一件事原则”

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因此,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收益。

②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后终于完成了此项目标,而这项目标也使他成为成大事者。林肯专心致力于解放黑奴,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在听了林肯的一次演讲后,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最成大事者的律师之一。从这些人物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某种明确而特殊的目标当做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

③那么,如何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呢?必须具有自信心和欲望。因为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成大事者的“专心致志”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毫无用处。为什么只有很少数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特别的欲望。

④自信心和欲望的获得,必须依靠“专心致志”这种神奇的力量来实现。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你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望向一年、三年、五年甚十年后,幻想你自已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拥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假想你利用演说的金钱报酬购买了自一己的房子;幻想你在银行里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假像你自己是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假想你自己正从事一项永远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惟一专注于这些想像,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⑤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把你需要做的事想像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个抽屉,一旦你把一个抽屉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

⑥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全心专注于你所期望的必如所期。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②段中的第三个事例,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第三个事例:

补写事实论据:

15.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2-5段的论证思路。(2分)

16.选文第⑤段中画线部分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阅读《又见芦花》,完成17-22题。(17分)

①汽车奔驰在环湖大道上,摇下车窗,太湖涌动的水汽弥漫在空气里,扑入视野的是轻扬素袂、排空雪簇的芦花。我禁不住惊叫起来,一脚刹车,推开车门,奔入芦花丛中。

②我爱芦花,因了它是我童年生活中最自然的花。

③孩提时老屋后的河埠头种有一列芦苇,冬天里那枯芦黑根毫无生气,在水落石出的河滩上绝望得很,经了一冬的冰雪风霜,我想它们全完了。可在春天绿柳拂堤燕子南归的时候,它居然还挺出了绿芽,它枯枯的根里居然藏着翡翠,我是多么惊喜呀。小时候,去太爷家总是要过一座老得不能再老的木桥。木桥颤抖着,下面的苇尖刺破水面,长长地窜上来。我用小手轻轻一拔,便轻松地把芦尖拔出来。剥落一层蜷曲的叶,含在嘴里,我边爬边吹。在春天温热的空气里,那嗡嗡嘤嘤的声音,常惹存太爷发笑。哦,那青葱的苇尖里藏着美妙的乐音,那是自然之音,无须演绎,只在呼吸之间。

④芦花的童年是青葱的芦芽,而他的青年则是气势壮大的芦苇,它的美妙,同样是无法言喻的。我一直认为,芦苇是有思想的,夏季芦苇的生气让我们叹服。它郁,在天地间,在夏风吹拂的热浪中我们总能找到它最精彩的地方。蓝天下,烈日里,在家乡的湖荡边倒骑着黄牛看成片的绿苇,吹响芦笛,那是炎阳下极富诗意的生活。夏日的苇叶丰硕,苇干坚硬而不失青碧,摇曳在热浪里。夏风横扫,一株株苇杆挺立在风中,苇叶挤着闹着,那厚重的绿汹涌摇荡,苇叶哗哗啦啦,啦啦哗哗响成一片,那声音雄壮而富于力度,时而如千军奔腾呼啸而过,时而像昆曲里的袖袍猎猎作响。

⑤执着奔放,我一直认为,这是夏日最热烈的绿,最朴实的绿,如果没有这样的绿,芦苇的一生会变得暗淡无光的。然而,一到秋,芦就开始奔向生命的终点,日本平安时代的女作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说“芦花没什么看头。”(A)我小时候也这么认为,白花花的,枯枯的,有花无果,没有秋菊的馨香润泽,没有春花的姹紫嫣红。这是一种可怜死的花。后来读了书,有了情感的经见,我才明白如果没有秋的蒹葭,我们就不可能有对生命原始的拙朴的顿悟。由此,我就更爱秋的芦苇,因为秋天的芦花才是一个真正的思想者。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里早就有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苍苍的芦花,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的太湖畔,舒舒地静静的开放,那花象征着对爱的执着,是一种掏心掏肺的执着。一朵芦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舒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然渡江。在那一刻,芦花是超脱之花,让我们的思想从此岸到彼岸。“枫叶获花秋瑟瑟”“黄芦苦竹绕宅生”,我更爱芦的下野和清平,它无法移植到点缀着矫情假山的园林中,它总让平民在钓得一尺鲈鱼后,享受“儿孙吹火获花中”的快乐。

⑥今天,在太湖畔,我又见到了童年的芦花,我把生命中最珍贵的芦花,送给了一个最牵念的故人。我想告诉她,碧绿的苇尖经历了春的萌芽,经历了夏的火烈,会在秋水边舒舒地绽放,(B)它比秋菊更耐霜,更朴实,比春花更静更美。我喜欢它舒舒地样子,而后绝不留恋地如雪如梦般飞向远方,消逝在碧水里,蓝天中,大地上。

17.文章第①段四个加点词连续使用,其表现力好在哪里?(2分)

18.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十分传神,请赏析理解这个句子。(4分)

19.仔细品读第⑤段,揣摩加点的“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写出了秋的“天”和“水”怎样的特征?(2分)

20.结合文章第⑤段分析,作者为什么认为“秋天的芦花才是一个真正的思想者”?

(3分)

21.文中(A)(B)两处都写到了“秋菊”和“春花”,前后两处各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中结尾语段作者写到“我把生命中最珍贵的芦花,送给了一个最牵念的故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第三部分(60分)

23.作文。(60分)

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阅读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填写完整;

②要求写记叙文;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san/1135715.html

相关阅读:2019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巴州区万安小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2013年3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寒假接力棒: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