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
率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2)组织不同学生利用各种乐器发声及本人参与发声来认识音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乐趣。
(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三要素及相关影响因素。
【难点】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师:请同学们欣赏两首乐曲:二胡独奏曲和笛子独奏曲
(请两位同学上台演奏)
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听到的两首乐曲,有哪些方面是不同的?
导语二 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同一首乐曲声音有强弱,调有高低,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声音。声音与声音有什么不同呢?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响度
[做一做]教师用大小不同声音说“同学们好”,要求学生区分两次声音有什么不同?
[议一议]学生交流讨论:两次声音一次大,一次小。
[点 拨]师:声音大即强,声音小即弱。
[小结归纳](板书)
1.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演 示]演示敲鼓
[思 考] 用什么方法使鼓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用什么方法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呢?
学生思考回答:用较大的力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洒一些碎纸屑在鼓面上,用较大的力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增大,纸屑跳得高,响度增大。
[试一试]如果换音叉做上述实验,情况又会怎样呢?
学生思考回答: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大,响度大;在音叉旁边用细线悬挂一轻质小球,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增大,小球弹起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点 拨]师: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
[想一想]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归纳](板书)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试一试]人站在距发声体远近不同的地方响度如何?
[议一议]近的地方振幅大,声音大;远的地方振幅小,声音小。
[小结归纳](板书)
3.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二)音调
[做一做]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都说“声音的特征”,其他学生听后区分这两次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分析总结:女生声音高,男生声音较低。
[试一试]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仔细听卡片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不同?
[猜一猜]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可能与梳齿的振动快慢有关。
[点 拨]师:快速拨梳齿,梳齿振动快,快速拨梳齿,梳齿振动慢。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
[读一读]学生阅读“信息快递”内容。
[小结归纳] (板书)
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
越低。
[点 拨]师: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高。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音调的高低。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类型一: 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例1] 用手轻按自己喉咙两侧,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叫喉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时手感觉喉部振动幅度大,为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例2] 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整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功能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B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方向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总 结]
1.音调和响度;
2.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拓 展]
1.回声及其利用
回声是声音从振动的发声体发出到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使其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秒。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例如要测定海底的深度,可以从船上发出特定的声音,并使用特定的仪器接收到回声信号,并记录下回声与原声之间的时间间隔t,在查出声音传播速度v的条件下,即可算出海底的深度。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在处建筑都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反射 原理造成的声音效果。
2.阅读材料
会“拐弯”的声音
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声源产生的声音一定由声源处沿直线向四周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水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是 向上 拐弯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途径 向下 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五、作业 《课课练》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师:俗话说“闻其声如风其人”;我们在欣赏流行歌曲时,一听到歌声就知道是谁唱歌,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声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三)音色
[听一听]用几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 用几种不同的乐器,先后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单作凭听觉能否辨认出声音是从哪个乐器发出的?
[点 拨]师:即使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也可以区分,这是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各有自己的特色,称为音色,也叫音品。
[看一看]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
[点 拨]师:上述四种乐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它们发出声音的波形也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声波的波形都很有规律。
[做一做]所有同学都闭上眼睛,请三位同学到后边朗诵同一首诗,其他同学指出是谁。
[小结归纳]
1.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决定的,反映声音的品质。
2.影响发声体音色的因素:
(1)构成发声体的材料不同,音色不同;
(2)构成发声体的形状不同,音色不同;
3.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板书)
[拓 展]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做一做]请一位同学上台演奏二胡,同学们观察他演奏时,手的位置改变情况,同时比较音调的变化。
[想一想] 学生交流: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归纳]
弦乐器的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弦越长、越粗、越松,音调越低。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 (07株洲)宋祖英和汤灿都是湘籍著名歌唱演员。当她们表演女声二重时,
我们仍能分辨出她们的声音来,这主要是因为她们的歌声有不同的( A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音速
[例2](07大连)如图1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
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高。
那么发声体是_瓶子和水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
右是_降低 。(选填:“升高”、“降低”或“”相同)
[例3] (07江西)如图6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振动 ;乙图中的游泳者
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液体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来判断的.
[例4](07扬州)小明在表演二胡时,首先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音调 (填“响度”或“音调”)。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振动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例5](05安徽)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有几十万人遇难。这次灾难之后,国际上加强了对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是300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陆的时间是 1300 s。
[例6]学习了《声音的特性》后,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甲: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的声音不同。
乙:用医用听诊器了解人的心脏跳动的情况。
丙: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二泉映月》。
丁:使正在发音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你认为能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实验有哪几个?各探究了哪些特性?其它实验虽然不是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
答案:能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实验有实验甲和丙。甲探究了声音的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丙实验探究了音色是由发声体的自身决定的。
乙、丁实验不能探究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乙实验说明医用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能增大响度;丁实验说明了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总 结] 1.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决定的,反映声音的品质。
2.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五、作业 《课课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er/75211.html
相关阅读:摩擦力
希望你喜爱物理
体验科学探究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