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基本知识
1、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2、关于透镜的几个概念:
(1)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与主轴的光线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凹透镜能使平行与主轴的光线向外发散,发散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焦点用字母F表示。
(2)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3)眼镜的度数与镜片的焦距的关系是焦距倒数的100倍(焦距的单位必须用m)。
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自己补充完整)
4、用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研究凸透镜成像,应把凸透镜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光屏的中央成完整清晰的像。
5、实验过程:
(1)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这时物距u与焦距f及2 f的关系是u>2 f,像距v与焦距f及2f的关系是2f>v>f,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2)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这时物距u与焦距f及2 f的关系是u=2 f,像距v与焦距f及2f的关系是v=2 f,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当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时,这时物距u与焦距f及2 f的关系是2f>u>f,像距v与焦距f及2f的关系是v>2 f,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4)当物距u<f时,光屏上没有像,通过凸透镜向蜡烛一侧看,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7、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8、照相机
原理: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胶片:相当于光屏
9、眼睛:
原理: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视觉暂留:眼睛有暂时的记忆力,在外界景物忽然消失之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左右,眼睛的这种特性叫做视觉暂留。
视力的缺陷及矫正:
①矫正近视眼的眼镜用凹透镜,可以将光发散,使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②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用凸透镜,可以将光会聚,使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10、幻灯机:
原理: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1、放大镜:
原理: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望远镜:
物镜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目镜为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最终成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13、显微镜:
物镜为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目镜为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最终成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14、光的折射
能够传播光的物质叫做光的介质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5、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16、玻璃砖和三棱镜的两次折射
17、常见的折射现象(透镜、看到水中的鱼、各种形状的太阳等)
二、典型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B.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 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该透镜可作放大镜
C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 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 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 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几种原因?
讲解:①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不在同一水平高度;②蜡烛放在焦点上;③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之内;④蜡烛在f及2 f之间,离焦点过近,成像较远,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接不到像。
4、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地面的照片。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毫米,则底片与镜头距离应该在( )
A.100毫米以外 C.恰为50毫米。
B.50毫米以内 D.略大于50毫米。
5、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6、 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烛焰的像成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而打算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移。
7、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 ,她常常这样做: ( )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8、甲、乙、丙、丁是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4中,照片______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______是用乙拍摄的,照片________是用丙拍摄的,照片________是用丁拍摄的。
9、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 星星在运动 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地球在自转
D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10.图5中,试画出光线AO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1.在图6中,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12、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厘米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极高的一点。然后开始在光具座上做实验:
(1).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将蜡烛、______和______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 __,这是为了使像_____ _。
(2).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厘米。
(3).当烛焰离凸透镜15厘米时,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__像。当蜡烛逐渐消耗而减小,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随之______(选填“上升”、“下降”)。
13.小明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水的碗里,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明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
(1)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线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2)小明用作图方法说明这个结论,下面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______
14.(6分)小芳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完成仪器装配如图所示(图中P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把蜡烛向 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3)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则物体的像 (选填“变小”、“形状变残缺”、或“形状大小不变但变暗”) 。
(4)通过模拟实验可知,照相机对下图左边手表进行拍照时,照相机内部底片上的图像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er/71204.html
相关阅读:希望你喜爱物理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摩擦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粤教沪科版)
体验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