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兰州刻葫芦[900]
兰州刻葫芦——阮氏传习馆各位亲爱的团友,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芦爱静,也是兰州土生土长的姑娘,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我们兰州有名的刻葫芦。
曾几何时,每逢周末,城隍庙的刻葫芦摊位上,都会挤满前来观赏的市民。尤其是在入门左侧的摊位上,葫芦无论大小,15块钱自己挑来,然后告诉师父要刻什么,无论飞禽走兽还是花鸟虫鱼,保证五分钟内刻好,若刻马,踏会追问一句,“坐着的?蹲着的?跑着的?哪个蹄子腾空?”。这个有趣的兰州爷们就是兰州有名的刻葫芦大师阮文辉,与众多的葫芦大师一样,只是从那专注的眼神里,就可以读出他们对手中这个小玩意的热爱,也只有他们才知道,这枚小小的葫芦里,浸透着多少兰州刻葫芦的心酸和历史,阮文辉大师也因为对刻葫芦的热爱和传承,成立了阮氏传习馆,兰州刻葫芦始见于清光绪年间,许多说法都提到一个姓王的裁缝,说他是兰州第一个在葫芦上刻图案的人,而据《皋兰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艺人王鸿平等人在葫芦外皮上刻画戏剧脸谱,也有人说王鸿平就是王裁缝,但实情现已无据可考。到了民国初年,有几个人别出心裁,在鸡蛋上雕刻以刀马人物和风景名胜为主的情节,作为儿童玩具销售,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葫芦,音同“福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奉作吉祥物,而在兰州说起葫芦,是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情结,在兰州,说葫芦即指刻葫芦,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属微雕艺术的一门,在这座黄河名都里只在一枚葫芦上,就能将兰州的风情演绎的活灵活现。
那兰州刻葫芦的学问体现在哪里呢?专用的葫芦讲究大小均匀,即所谓的“大如珠,小如拳”,刀法要轻于金石,重于微雕,点、挑、划、拉、勾……要求轻重有致,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图案取材更是包罗万象,从传统戏剧,古典文学,神话故事,明间传说,到山水花鸟虫草,名胜古迹,名族风情,甚至兰州小吃,应有尽有。没有亲眼见过兰州刻葫芦之前,你一定想不到,在这样一枚小小的葫芦上,竟能演绎出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兰州葫芦种类很多,最小的鸡蛋葫芦仅有算盘珠大,一般做装饰物和旅游纪念品。另一种单吊葫芦通常装养蝈蝈和蚱蜢。这种葫芦讲究圆润无疤结,以便聚音,顶上旋有圆口,刻上图案,有一种天然的拙趣。如今通过一代代艺人的努力,刻葫芦这个集兰州传统文化,明间工艺和地域特色于一身的工艺品,渐渐走出了兰州,走出了甘肃。随着小葫芦的声名远播,刻葫芦也不再只是人们把玩,收藏的物件,小葫芦蕴含的大文化,已展示出新的风景。谢谢大家!
篇二:洋芋搅团[900]
“说到陇南的小吃,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洋芋搅团。那一碗金黄色的搅团,浇上红红的油泼辣子,加上陇南酸菜,再配上四碟农家自制的小咸菜,红黄白绿,让人看了就口水直流。这美味的搅团是怎样制作的呢?小王总结出了三步:1、煮:精选中等偏小的洋芋。其中以武都鱼龙洋芋为最佳。
因为做搅团用的洋芋,淀粉含量和水分均不能太高。由于气候原因,武都鱼龙所产的洋芋在淀粉含量和水分上,是最适合制作搅团的。洋芋选好后,洗净,放在锅里煮大约1个小时,取筷子试,如果筷子能轻易穿透洋芋,就煮好了。2、砸:将煮好的洋芋去皮,放在用树状特制的木槽中,放凉,然后用木棒槌一锤一锤砸下去,很费力气,所以这道工序一般是由男人们来完成的。砸到什么程度呢?
有经验的师傅都知道,一般要把握三个”度“:一是细度,搅团要变成糊状,不能有大的块状。二是粘度,搅团要粘在木槽和木棒槌上,这才说明洋芋的劲道出来了,一锤一锤砸下去,洋芋的劲道就慢慢被提炼出来了。这个过程有点像揉面。三是亮度,要砸到搅团发亮,发亮就说明洋芋的劲道已经被充分提炼出来了。这时候的搅团就可以出槽了。3、料:光是这样的搅团吃起来还没滋味,料是必不可少的。陇南本地人在吃搅团的时候一般都会配上油泼辣子、韭菜、蒜、酸菜等料。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料的做法:精选安化红辣椒。因为武都安化所产的辣椒色泽红亮,香而不是很辣,跟搅团是绝配。
配上葱末、蒜苗末、青椒末、武都豆豉,用滚开的有泼上去,充分提炼出香味。然后分别用油泼蒜末和韭菜末。再配上吃洋芋永远上不了的武都酸菜。接下来就该制作调料水了,在滚开的醋水里放入大红袍花椒粉、胡椒粉和味精等,调料水就制成了。在冬季,将热调料水? 除了这种传统的吃法,洋芋搅团还可以油炸拌糖吃,还可以在酸菜汤里煮着吃。听了以上的做法,大家是不是觉得一碗看起来很普通的洋芋搅团做起来原来有这么多的讲究啊!很多游客朋友告诉我,离开了陇南,洋芋搅团吃起来味道似乎就不一样了。这是很自然的,鱼龙的洋芋,安化红辣椒,大红袍的花椒,山野菜绿油油,还有宝贝气候永远带不走!洋芋搅团不光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还有消炎解暑治疗便秘的功效。根据小王的经验,洋芋搅团还有减轻怀孕呕吐的功效。
勤劳的陇南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总结出了这些经验,洋芋搅团要经过男女合理分工搭配制作而成,它既要有男人的力道,又要有女人的精致。洋芋搅团粘,粘住了夫妻二人的感情,也粘住了一个家对生活的热爱。”
篇三:葡萄美酒夜光杯[900]
“各位中午好:
在参观了嘉峪关城楼后,相信大家对嘉峪关的历史和城楼的建造已经耳熟能详了,下面我们将感受一下嘉峪关的浪漫情怀。
我要给大家讲的是,葡萄——美酒——夜光杯,体验的过程。一首”葡萄美酒夜光杯“传唱了千百年,壮士的豪迈仿佛还历历在目,没有了古代的金戈铁马,有的只是茫茫戈壁上的绿树成荫。自从古人发明了酒,这种文明就一直延续了下来。一路的凄美与空旷让我们不禁黯然伤神,这样的砂砾土地能不能种出葡萄,水资源从哪里来,更能否存活,来到这片土地,一切迎刃而解,答案也在一步步展开。葡萄自从西方引进以来,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北纬37。6度让这种自然的琼浆无限生长,勤劳勇敢的人们更是将它利用的淋漓尽致,虽然在茫茫戈壁上,地表水很缺乏的情况下,人们利用滴灌技术还是将他培育的茁壮成长,于是,每个葡萄成熟的季节,人们将它小心翼翼的采摘,将它的琼浆压榨,再将它经过神奇发酵过程,这种美味便缓缓流到玻璃瓶中,送到我们的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流到我们的餐桌、口中,于是,一切开始鲜活起来,流动起来,这便是葡萄和美酒的神奇转变过程。
说到美酒,那是很久远的事情,河西走廊自古就有”河西酒廊“之说,河西人更是将这种文化发扬的无比畅快淋漓,每逢过年过节,亲戚朋友聚到一起,在一声声的吆喝声中,将美酒饮入口中,更是一种友情的传递,精神的沟通,在外的游子,也是被这声声的吆喝而感染,增加了更多的思乡情,美酒,更多的是家乡的味道和文化的传播。夜光杯,一听之下,都以为是会发光的杯子,哈哈,那你就被忽悠了,古人曰”月光常满杯“表达一种无限豁达的情怀,更为特色的是,这样的杯子,耐高温,抗严寒,不沾杯,还有丰富的四氧化三铁,也可以说是天然磁化杯,自祁连墨玉从祁连雪山采下来后,技术高超的工人便将石料精细磨制,经过二十四道工序后,就呈现出了杯子的样子,中考作文,啤酒杯,高脚杯,平底杯,爵士杯,各种各样的杯子开始制作出来,在这里大家可以轻轻拿磁铁到夜光杯的旁边,杯子回被磁铁吸住来回转动,这样就是真的夜光杯了。
当然了,也有等级之分哦,以鹅黄色为做好,有一户话是这样来形容,”薄如蛋壳“、”细腻光滑“,夜光杯现在更多的被当作工艺品而被大家收藏或者赠送给亲朋好友。各位尊敬的游客,刚刚给大家讲了一些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文字,大家也发现了,葡萄会酿造成美酒,美酒要倒入杯子大家才享用,多美妙的一个过程。
篇四:万安符导游词[900]
吃喝玩乐的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啊。我看整个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吃喝玩乐史,也是吃喝玩乐引发各种改朝换代的发展史。
你看以前的皇帝啊、名人,包括背包客的鼻祖——徐霞客,哪一个不是喜欢游山玩水、到处吃喝,还喜欢题字赋诗“到此一游”。当然,我们现在是文明社会,不要再写“到此一游”了,除非你是大名人。当然了,要是那些皇帝名人,不出来到处玩,我们也没有那么多传奇故事了。
我不太喜欢和大家说这些到处都有的故事,没有意思,对吧。做导游这些年,真正走遍徽州之后,发现徽州这个地方的民间习俗很有意思,除了那些祭祖、跳大神这些通用习俗之外;
很多隐性的民俗,至今还是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一代代就这么流传。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也很叛逆啊,但是到了30——40岁,等他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为人父母,他们身上那种民俗习惯就慢慢开始表现出来。
这个地方的很讲规矩,也很讲风水,你随便到一个百年以上的村子,都能看到这种隐性的民俗习惯。据考证,徽州这个地方,和客家人一样,都是中原迁徙过来的;最早能溯源到秦始皇时期,当然,那时候黄山还不叫黄山,也不叫徽州,属于山越地区,荒蛮南夷。
过去能从中原迁徙过来,那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名门大家族,举家之力才能迁徙得出来,对不对?
这个迁徙持续近千年啊,几乎伴随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一直到唐宋元明清;为什么呢?中原地区,不是战乱就是灾荒,历史上多战乱呀,对不对?
古人信奉“男耕女织,耕读传家”、“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理念,你中原地区既然战乱频繁,我就举家迁走吧,《诗经·九?(音域)》里早就说: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我就和大雁南飞一样,往南边走吧!就走到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聚居繁衍。
徽州山区,山高林密,交通很不方便,一直以来战乱就很少,那些正统的中原时期就形成的民俗、家族风气,就这么一直保留下来。说个最简单的规矩:
比如
一家人吃饭,必须是子孙给长辈盛饭,一定要双手奉上;
一定要长辈先动筷子,晚辈才能开始吃;
家里有客人来,一定要客人先动筷子,家主之外的人才能开始吃。
吃饭的时候,只能夹眼前盘子的菜,不能挑里面的菜,不能手伸很长去夹对面的菜;
小孩子吃放不能说话,饭碗一定要吃的干干净净,不能留一粒米饭;
不能用端起盘子给自己碗里倒汤水;
到了几岁以后,和长辈一起睡觉,说法是给长辈捂脚,晚上睡觉要伸的直直的,一点都不准动,睡下去什么样,早上起来还是什么样。
篇五:兰州白云观[900]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咱们今天第一站要参观的是道教协会—白云观。那在座当中有没有对道教有一定了解的呢?所谓道教,是中国上古母系氏族社会自发的以女性生殖崇拜为特征的原始宗教在演变过程中,综合纳入多源的巫史文化、鬼神信仰、民俗传统、方技术数,以道家黄老之学为旗帜和理论支柱,并囊括易学、儒家、墨家、道家、中医、阴阳、神仙诸子百家学说中的修炼思想、功夫境界、信仰成分和伦理观念,在度世救人、长生成仙进而追求体道和真的总目标下神学化、方术化为多层次的宗教体系。张道陵字辅汉,生于丰县阿房村是张张良的八世孙。
他身长九尺三寸,浓眉大脸,红顶绿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个角。垂手过膝,有浓密的胡子,龙行虎步,十分威武。汉光武进武十年生于天目山,他母亲梦见巨人自称是魁星下降。身穿锦绣并且拿了一枝奇花给她。他母亲接过来就醒了,只觉得满室异香,整月不散。由此感应而怀孕,张道陵诞生那天,有黄云笼罩在房子上,紫气弥漫在庭院中。房间里光华如有日月照耀,并且又闻到梦中的异香。道教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和成熟的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道教发端萌芽于上古轩辕黄帝祭祀天帝,正式创建于东汉中后期祖张道陵他是道教的创始人,他以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道教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道教源远流长,起源于上古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自发的宗教,与其他宗教相比,道教在起源上有它的特殊性,它不是由某个教主在短时间内创建的,而是从发源、萌芽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衍化酝酿过程。
第二,道教是秦汉道家黄老之学的神学化和方术化,融鬼神崇拜、神仙方术、黄老道家于一炉,鬼神崇拜决定了道教的神祗系统和斋醮科仪,方仙信仰决定了道教的神仙信仰和炼丹方术,黄老学说决定了道教的宗教哲学和教理教义。
第三,道教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将中国易、儒、道、墨、医、阴阳多种文化要素都杂取博收进自己的大葫芦中,同时也借鉴了印度宗教的一些因素。
第四,道教的目标是度世救人、长生成仙和合道通神,贵生乐生,因此有着逍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并促进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五,道教信仰层次多元化,包括神仙信仰、丹道修真、玄学研究和方术活动,因而体系庞杂、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和玄学方术大多可以纳入道教范畴。道教节日多为纪念其神仙及祖师的诞辰,其传统的节日有老君圣诞、玉皇圣诞、吕祖圣诞等。老君圣诞即是道教教主老子的诞生日,相传老子生于殷武丁九年二十五,因此道教会在次日做道场以示纪念。玉皇圣诞相传是丙午岁正月九日,后世道观就在次日进行纪念祭祀。
吕祖诞辰即是吕洞宾的生日,传说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时天降白鹤洞宾诞生,于是道教常在此日办斋醮纪念。此外,在每年夏历三月三日的盛会是为了纪念西王母诞辰时宴请诸仙的蟠桃盛会,三月十五日为张天师圣诞,十一月冬至日为元始天尊圣诞,十二月二十二日为王重阳圣诞。现在咱们就正式进入白云观内参观,白云观它也叫吕祖庙,位于滨河中路南侧,东邻中山桥,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是由陕甘总督瑚松额捐俸修建的,也是古代兰州三观之一。山门额雕”“升云得路”“,门楣悬邓宝珊所题”“白云观木匾。观内供奉有吕洞宾的塑像,有东西望河楼、戏楼以及前、中、后院等一组三进的建筑群,两侧为云水堂、钟鼓楼、道院等。后殿有花园、八仙阁潇洒轩、鹤鹿亭、来仙亭、聚仙亭、群仙楼等建筑,古香古色,道教风格浓郁。白云观如今四时香客络绎不绝,CCTV著名节目主持人朱军曾经在自己的书中有一段非常真实的记载。陇上学者青林居士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灵霄宝殿奉玉皇,观天观地观四方。云争飞帆翔千鹤,白马浪前有慈航。此诗为藏头诗,卷帘格,藏头为《白云观灵》。一进山门是王灵官(相当于佛教的韦陀,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正殿中正中供的是吕祖爷(道教把男性神只都称为某某爷),两边供的是全真七子,正殿的背面供的是救苦爷。第二进殿供的是玉皇大帝,在那可以抽签。第三进殿供的是三清爷(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第三进殿西边有个门进去,有一座塔,那里供的是十殿阎罗王(相当于佛教的地藏王菩萨),清明、十月一的时候有好多人在哪烧纸,那个塔大概相当于”邮局“的作用吧,给先人们烧的纸钱就通过那里”寄“过去了。以上是沿着正中轴线而言的。进门西侧第一个殿,供的有斗姆元君、六十元辰等。再往前一个殿供的是土地爷。东侧第一个殿,供的是慈航尊者(相当于佛教的观音菩萨)。再往前供的是金花娘娘,武财神殿。再往前,对称的两侧——西侧是文三司,东侧是武三司。各个神只主管什么,都有标牌介绍,大家要请请香(其实就是买香,但为表虔诚肃穆不言”买“)的话,进山门就有。现在我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可以参观一下想卜卦的游客也可以去卜,半个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作文大全网 http://www.jiyifa.cn/zuowen/7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