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水浒传读后感1500字

关键词: 高三作文 来源: 作文大全网

篇一:《水浒传》读后感[1500]

  几个月前,电视中曾经播出了《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我的外公每天都要看,我也跟着连续看了好多集,就对《水浒传》有了好奇心。暑假里,我就去图书馆读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水浒传》,感觉非常好看,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非常吸引我。

  《水浒传》是讲108位英雄好汉在奸臣、贪官当道的宋徽宗年间,揭竿而起,聚义梁山,惩贪官、除暴虐、惩恶霸的故事。这108个好汉每人都有自己的绰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各自的语言,看着书,好像所有人物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今天不知道干嘛了,天气阴沉沉的,地板湿湿的,让人们感到不痛快,感到怪怪的,但是,每天的工作是一定要做的,这是任务。

  上回说道林冲和鲁智深被陷害,可是他们在这一回那样脱身呢,后路又是则样的呢?《水浒传》第九回是“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开始一段写鲁智深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林冲直到安全的地方,再次说明鲁智深做事有始有终,看似鲁莽,实则精细。

  接着柴大官人首次出场,我就觉得有点奇怪了,柴大官人结交江湖好汉、犯罪囚徒,他到底想干什么?仅仅是为了交朋友吗,恐怕未必。柴进对林冲很热情,但是你不要以为他真这么好客,洪教头按理来说应该也是柴大官人庄上的客人,只因为比武输给了林冲,灰溜溜地离开,柴大官人竟然丝毫不作挽留,可想而知,如果输的是人林冲,恐怕也是同样结局,可见柴大官人看重的是有本事的人,而不是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再联想到柴大官人是前朝皇室后裔,我很怀疑他的动机,不过他量才结交,不是个有度量的人,成就终究有限。另外比武时柴进把银子扔在地上让林冲和洪教头抢,我不知道当时的习俗如何,在我看来根本就是对两人的侮辱,洪教头是个庸人就不说了,堂堂林教头沦落到像街头卖艺一样,真够可怜的,也可见柴进对这些人根本不是真心结交。

  一段情节把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得活灵活现,可见当时大宋官场的黑暗,从中央到地方,没有几个是干净的,牢城营的贪官唯一的好处就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林冲也首次感觉到了钱的作用,有钱可以通神。不过看到一身本领的林冲这么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实在让人有些痛心。

  读这一回我认为他们是有一定结果的,但我也学到了。凡事不要瞧不起别人,有些人虽然看起来落魄潦倒,但是可能身怀绝技;其次做人要谦虚,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要盲目的自负;还有无论对什么人都要好的态度,不能凡事都咄咄逼人,否则吃亏的只有自己。洪教头就是没有注意这以上三条,自视甚高,瞧不起林冲,结果自己丢丑!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景阳冈武松打猛虎”这一回。有一天,武松走到景阳冈下,不顾店家喝了很多酒,上了“三碗不过冈”的劝告,也不管店家说冈上有老虎伤人,喝了很多酒,上了景阳冈。他正要躺在大青石上休息,树后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读到这里,我捏了一把汗,生怕武松被老虎吃了。武松拿起棒子打老虎,谁知哨棒断了,他非常镇定,空手打老虎,用尽平生力气把老虎打死了。我太兴奋了,武松竟然那么厉害,真是令人佩服。他不仅英勇,而且为人忠厚、侠义,在“快活林醉打蒋门神”这一回中,他还帮助施恩把蒋门神抢走的快活林给要了回来。

  我觉得在作者笔下,“行者”武松就是勇敢和忠义的化身,这也是我心中的英雄偶像。我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都要像武松一样时刻保持冷静,通过坚持和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好。也要学习他的仗义、行侠,遇到有困难的人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

  除了武松,我还很喜欢武艺高强的“豹子头”林冲、心粗胆大的“黑旋风”李逵、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吴用,读完这本书,我都想去到他们的年代,和他们做朋友。

  东方朔说过,太平盛世,用之为虎,不用为鼠。

  赵佶当了皇帝用了高球。高球充其量也就是个宋朝的马拉多纳。他懂啥!还好宋朝还没有女子为官的制度,不然李师师恐怕也会成为行政办公室主任,并兼硕士导师学科带头人了。不过李师师搞公关应该很在行。

  金圣叹在评《水浒》第一回有,“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古今一理,我不知道中国人是不是有智慧,能在历史中吸取教训。

  金圣叹不愧是才子,这一番话,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篇二:《水浒传》读后感[1500]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完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读了《水浒传》,我觉得朝廷的腐败统制,就意味着人民的起义,意味着王朝的覆灭与另一个王朝的开始。

  《水浒传》是一部以民间起义为主题的英雄传奇。它主要讲述了北宋末年朝廷腐败的时候,一群有血性的好汉被迫反抗,替天行道,演绎了一段英雄传奇。这群好汉,也就是108位梁山泊好汉,也是作者施耐庵在第一篇中提到的108位魔君,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水泊梁山,就像是一把利剑,狠狠地插在了腐败的朝廷的软肋上。灰暗的朝廷,使得多少英雄豪杰放下自己安宁的生活,家庭的幸福,忍心落草为寇。在朝廷的眼中,水泊梁山,无疑是一块心病。但是,这块心病是朝廷一手造成的。

  晁盖梁山的壮大,在于善用人才。

  梁山泊自晁盖夺手以来,不断壮大,又收服了宋江——这块金字招牌,竟成了有识之士人人向往的地方。梁山上的108好汉若单个来看,就像是一粒粒珍珠,只是漂亮,但若是紧密相连在一起,就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力量。108个好汉哪个不是身怀绝技,武将且不说,在梁山泊里,善造炮的;善养马的;善造兵器的;大军师吴学究……就连什么也不会的黑宋江也因其好名声,而给梁山泊带来了好名气,有利于招兵买马,梁山上的108将,至少有1/4是借了宋江的名声来的。晁盖那求贤若渴的态度,使梁山多人才。

  梁山泊的壮大主要就是者两方面。一边朝廷昏暗,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怀才不遇的好汉,都无处安生,一边梁山以忠义二字为原则,又有宋江等人的吸引,一个驱赶,一个牵引,水泊梁山怎么能不壮大呢?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就是梁山的原则,也成就了梁山与官府分庭抗礼的神话。

  我最喜欢其中的“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这一回说了鲁智深在菜园里与泼皮们一起笑谈时,泼皮们嫌树上的乌鸦太过恬噪,于是鲁智深趁着酒兴,将整棵大树连根拔起。我觉得这一章充分描写了鲁智深的彪悍,也是为了后面的写作埋下伏笔:鲁智深坐上了梁山泊的第十三把交椅。

  今天,我又读了《水浒传》第四十七回,其题曰: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朱家庄。

  本回主要讲述的是:杜兴介绍祝、扈、李三庄誓盟共拒梁山以及李家庄庄主李应,李应修书去朱家庄取时迁,被朱氏三杰臭骂一顿,扯了书札。李应与祝彪在独龙冈交锋,被射中臂膀,杨雄、石秀回梁山搬救兵。宋江带两路人马到独龙山安寨,派石秀、杨林探路,石秀在酒店遇到钟离老人,问了盘陀路,方知白杨树便转弯才是活路,否则都是死路。杨林不知盘陀路被捉。宋江不见石秀、杨林,急于救人,杀奔祝家庄中计被围。

  虽然石秀绰号“拼命三郎”,可从本回中我们可以看出,石秀并不是一个只会用蛮力的人。他不仅武艺高强,且通晓人情世理,是个头脑灵活,会运用智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他不像杨林一样只知道自己琢磨路径,却因此露出了破绽,被人捉住。他懂得问知情人,问好人,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快得到答案,既不伤害自己,又不破坏大局,这样一个石秀,是不是很聪明很厉害呢?难怪连金圣叹都不禁赞叹道:“石秀,机警之极。”其实,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当自己苦思冥想一道难题却始终不知方法,不晓答案时,不妨虚心地向身边知情人士请教,再加以理解巩固。这样,不仅避免了错误的发生,还能在得到答案的同时,学会这种类型的题目,保证下一次的成功,何乐而不为呢?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只有一个字形容:义。这108位好汉从陌生人走到一起,一起起义,可谓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他们为兄弟两肋插刀,我为他们身上的这种忠义精神而感动。

  反观我们社会上,有多少个人能够做到“义”这个字?

  义,可以说是正义。但这社会上还有多少正义的存在呢?许多的人眼睛都被金钱所蒙蔽。受贿赂的贪官,只是为了钱,正义在哪里?自己跌在街道上的老人,被好心人扶一把却诬赖对方推他,只是为了钱,正义在哪里?

  如今,这个社会上的正义感真是太少太少,人情太过凉薄。

  现在的社会正义感太少了,我希望人们能把那仅存的正义感给守护好,并且能够把这“义”一字给发扬光大。


篇三:《水浒传》读后感[1500]

  《水浒传》也许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经典小说。王朔骂金庸可以抄袭一百单八条好汉的性格特点,来塑造他书中的人物,也不完全是冤枉。《水浒传》的作者描述了一个文字的《清明上河图》,使今人能够理解当时的绿林好汉和农民起义。至于它的思想性,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前文讲到宋江历史上确有其人。其实《水浒传》中有很多历史名人。《水浒传》“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提到好多人,的确是历史上确有其人。

  比如说高球的发迹,先是由东京城里金梁桥下开生药铺的董将仕推荐给小苏学士,后又由小苏学士推荐给小王都太尉,再由小王都太尉处遇到后来的徽宗赵佶,以致发迹。这里提到的人物历史上都有记载。这里作者用了几个“小”字,可见对这些人的鄙视和厌恶。

  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从这篇记载来看,高俅实为苏东坡的书童,而且书法很好。苏东坡被贬中山,把他送给了曾布,曾布以家里的书童太多了为由没要高俅。苏东坡又把他送给了王晋卿,即驸马王诜。苏东坡对这位小书童挺负责,可见东坡很喜欢他,也说明高俅为人很乖巧。

  这里提到的小苏学士有的人说是苏东坡;另有一小苏学士,可能是苏东坡的儿子苏过。苏过的词和字都很好,有“小坡”之称。北宋末年的宦官梁师成以及翰林学士孙觌,都自称是苏东坡送人之妾所生的苏轼之子,据说苏东坡被贬时送出去的小老婆都怀有身孕。好像是《三言》里的一个故事,说苏东坡曾经用小老婆换个一匹好马,小老婆就自杀了,临死前写了首诗有一句“来生莫做妇人身”;还有一个故事是苏东坡在杭州时,喜欢上一个妓女,但妓女要从良,不接客了,老苏派了个船夫,在这个妓女去会情郎的渡船上,把她奸污了,她也吟了一首诗,老苏以这首诗为要挟,终于如愿以偿了。

  但是小说毕竟不是历史,这些故事我都不喜欢。林语堂《苏东坡传》里都没有提这些事,可能只是传说。

  小王都太尉,即驸马王诜。《宋史》里记载这位驸马爷比较拽。王诜娶英宗之女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驸马都尉。应该比徽宗赵佶的长一辈,王诜是赵佶的姑父。王诜有才华,长得应该不差,可惜人品太差。虽然公主温柔贤淑,尽心侍奉公婆,而王诜却偏偏宠爱小老婆。他的小老婆们很大胆,竟然给公主脸色看,还骂骂咧咧的。他的大舅子神宗为此曾两次将王诜贬官,但他却不思悔改。甚至在公主生病时,当着公主的面与小姘 do this。就是这么个东西,但却是赵佶的哥们。两个人一起搞破鞋,一起逛窑子,一起写词画画。

  最有名的是徽宗赵佶,有人说是唐后主转世。这小子书画是一绝,瘦金书写得很好,毛主席的字其实也有瘦金书的影子,东郭的字也有点像瘦金书,不过总是被朋友叫做受精书,讨厌讨厌!!

  《宋史》里记载元符三年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没留下子嗣。神宗共有14子,当时在世的有包括端王赵佶在内的五人。赵佶不是嫡出,按照宗法制度,他并无资格继承皇位,初中作文。哲宗去世当天,向太后垂帘,哭着对执政大臣们说:“国家不幸,哲宗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宰相章?当即提出,按照嫡庶礼法,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不料向太后不同意。章?只好改口说,若论长幼,那么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为帝。向太后还是不答应,“老身无子,所有的皇子都是神宗的庶子,不应再有区别,简王排行十三,不可排在诸兄之前,而申王眼有疾病,不便为君,所以还是立端王为好!” 向太后喜欢端王赵佶。章?是反对端王即位的,他认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双方为此僵持不下,互不相让。关键时刻,知枢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议,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相继表示赞同。章?势单力薄,不再争辩。赵佶就这样被向太后、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宝座,他就是徽宗。章?的人品不咋地,但是他对端王赵佶确实非常正确的。向太后为啥喜欢赵佶,可能是老太婆也喜欢帅哥。赵佶也挺会来事儿的,把老太太侍候得挺好,老太太把他看为自己的亲生儿子。

  王进要投奔的老种经略相公应该是种世衡的儿子种谔,而小种经略相公是种谔的儿子。我忘了是初中还是高中,读过种世衡开清涧筑城的故事。祖孙三代皆为宋之名将。

  《水浒传》里把王进和高球做了个对比,王进是个忠臣孝子;而“高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被他爸爸告了忤逆,发配边州。


本文来自:作文大全网 http://www.jiyifa.cn/zuowen/7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