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高考作文评级标准这样“炼”成

关键词: 高考作文 来源: 作文大全网

  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得“一类上”?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得“二类下”?和坊间流传的“二三十秒随意批阅一篇高考作文”不同,历年来,本市高考作文阅卷一直有一套清晰明确的评分标准。近日,本市300多名中学语文教师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阅卷教师培训班,在高考阅卷组专家的指导下,通过400多份样卷的判分和评议,对各类作文统一认知,并明确标准。

  那么,这个评判作文优劣的标准究竟是怎样的?周刊邀请相关专家,从样卷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几篇作文进行点评,供读者参照。本版四篇作文均是由应届高三生依据命题作文“人生不是一道数学题”而作。

  得分:67分(一类中)

  记得很久以前流行一句话:“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大约是伴着高考恢复,呼之而出的吧。似乎是否定了整个标题,但却是陷入了“绝对化”的错误。开门见山地讲,我完全赞同标题的观点,并想作些补充:人生不是一道数学题,不仅如此,人生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而这,也正是人生的魅力之所在。

  谈及不确定性,便想作些类比。物理学中目前较流行的便是“量子力学”,而其中精髓,便是“波动方程”的“不确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物质第一性。于是,我想,既是如此,那人生的“不确定”,好像也大约有了“些许科学依据”了吧!

  “人生不是一道数学题”,一切都不需要什么特定的理由,特殊的环境,就“自然而然”地发生着。譬如安娜与沃伦斯基在火车站前的一眼相视,托马斯与特丽莎在床前的一拳紧握。在“必然的偶然”之下,一切都不被预先地“严格”推演,“严谨”证明,却又不断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变化着。不知道未来,推算不出未来,人生的魅力,也是我所热爱的,便“皆出于此”吧。

  “数学题”令人生厌,更在于他“宿命”的消极论调——在什么都还未做之时,便急切地低下头。只因是这一点,不知有多少人生便被“扼杀”于所谓的“严格证明”之下了。当然,就我所知,也有更多的人并未就此放弃,在苦苦地追寻些什么——好像就有那个永远活在地坛边“欣赏着来往熟人”的史铁生吧!一生恪守着“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其实,人生对他又何尝不是那样的“不确定”?但他却一直坚持着,直至 “斯人已乘鹤,地坛何人懂”,仍坚持着。不确定,确又是充满魅力的原因——如何走“不确定”的人生路?就算是“预先地被原谅,可笑地被允许”了,但为一二,又何妨呢?

  人生处处都存在着不确定的变化。相较于“数学题”的严谨,人生却可存留数学中所谓“增根”一类力舍不余的东西——大约便是无尽的可能吧。假如“不知上帝掷骰”的爱因斯坦他又可曾于“质能转化公式”之后推演过自己将从小职员成为科学巨匠?我想,应当没有吧。

  或许,从更广的意义而言,人生不过是生——死的必然经过。既然你我均是出自虚无,而又复归虚无,那人生又如何讲通呢?其实,人生本就不需讲通。陶渊明先生不就有句:“好读书,不求甚解”么?闭上眼的黑暗虚无,也无人能讲通——也因此,一切便均成为了一种未知,一种好奇,一种不确定。人生,也就从此刻,从一道数学题,真正脱胎换骨,在虚无的无穷中,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评分理由:

  文章从“不确定性”的角度集中阐述“人生不是一道数学题”的理由,无论是“波动方程”的类比,还是安娜·卡列尼娜的例子,抑或后来提到的史铁生,都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作者对“不确定性”的独特认识和思考,作为高中生的习作,可称得上是“立意深刻”,完全符合一类卷的标准。

  稍显不足的是通篇未能将人生中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或“偶然性”与“必然性”)勾连起来谈,故未给一类上而评为一类中。

  得分:54分(二类下



本文来自:作文大全网 http://www.jiyifa.cn/zuowen/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