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生死,这怕是我们日常最忌讳莫深的话题。我们对之恐惧、心惊,却不知淡看生死,才能潇洒。
陈作兵的身患绝症,在试遍众法无效后,他不作过多的挣扎,反而坦然治疗。在最后的日子里,谢绝针药,下田躬耕,以自己最的方式平静地走完的最后一程,了无遗憾,却是满足,更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最为静美的一面。我于他对生死的通透,也正是此让他了人生的潇洒。既知死亡的不可回避,而以积极的心态去实现人生余下的,实现吾志,哪怕终须放手,也因丰盈而坦然。
因此,我不禁想到影片《入殓师》。电影中主人公以入殓师的身份穿梭于一次次生死之间,目睹了死别时亲人的撕心裂肺,也看到离世时的安详与亲人的。而他也由对死亡的抗拒,到逐渐明了生死的无常。正如影片中那些拼命逆流而上的鱼,却总有不堪浪击而失去生命者。人生中也有很多的无奈,许多突如其来的打击与变故,甚至疾病死亡,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而当形势无法改变时,或许我们应做的便是平静地接受。热爱生命,热爱,用积极的姿态活尽如夏花之烂漫。不可掌控自己生命的长度,便扩充生命的内涵,延长生命的宽度。由此,不辜负平生时月流光,亦是给亲人最大的宽慰。
伍尔夫曾说:“人生,是森林中穿行而过的风。”风来风去,忽然而已。但风过留痕,雁过留声。了然生死的无常,放下心头的重担,潇洒快意人生,我们也需将有限的时光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之,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更是延伸了生命。正如鲁迅先生长年患病,仍每天写作数小时,短短一生字数达几十万;而林徽因,拖着孱弱的身体,仍不弃妙笔耕作,努力在生之尽头绽放四月天的绝美,高二作文。钱钟书、史铁生……数不清的名字无需再跃然纸上,却都已有力地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最潇洒的姿态。“潇洒”?对的,是潇洒。真正的潇洒不是日日轻松,而是达吾之志,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为之无愧。由此怡情,更彰显生命的意义。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墓志铭:受过了,活过了,写过了。淡看生死,潇洒人生,活过了夏花的绚烂,了无遗憾;放手时若秋叶之静美,便是最丰满的结局。
本文来自:作文大全网 http://www.jiyifa.cn/zuowen/50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