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里,有一条意义是:“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带有“用”的意思。“拿来”,顾名思义就是要善于拿过来使用。当今资讯社会,面对来自外界的林林总总的信息,我们该怎么“拿”,又该怎么“用”呢?
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万千字母或数字组成的一个一个字符迷惑着我们的眼睛,欺骗着我们好冲动的大脑。这要求我们独具一双“慧眼”,善于辨别,周记。
诸如遍布我们周围的广告,就是很需要我们耗费一点智慧的。某化妆品的广告声称:“它含有某种成分可以彻底清除脸部皱纹,只需10天,就能让肌肤得到改善。”我们看到的数字很精确,而“能让肌肤得到改善”却是很模糊的。这个数字可信度有多少?它是怎样得出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客观理性的,有选择性的“拿”,对广告中的信息不能全部相信。
在我们的身边,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数字和图表,它们充斥着媒体。由于数字给人的印象总是真实具体的,所以它最迷糊我们的大脑。慧眼识金地“拿”对于我们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
不仅仅广告,活人也如此。人是社会属性的动物,每天都会进行许多这样或那样的信息交流。中国古时候就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说法,且往往“一传十,十传百”,通常把事物本身的信息业给篡改了,极易带有欺骗色彩。所以,那些来自大街小巷、左邻右舍的“姨太太”关于“张家儿子……”“李家老太……”之类传闻的可信度是极低的,与真相往往大相径庭,有的甚至刚好相反。我们应当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性筛选,不能让虚假的感性的东西影响我们对人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对待知识也是这样。作为学生,我们每天要不停的,获取知识。人无完人,的观点、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同样,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书本中的道理、观点也不完全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应当用“慧眼”去判断,敢于质疑,大胆猜想,不能毫无保留地悉数“拿来”便了。
有了一双“慧眼”,把东西“拿”了过来,又该怎么“用”呢?这就需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了。当我们用“慧眼”辨别之后,好的、有用的东西要善于汲取,善于利用,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我们的“拿来主义”的精髓。各种各样的广告信息如此,街巷流言、的谎言如此,师长们的观点、教科书中的定理公理同样也是如此。
总之,在现实中,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要大胆地“拿”,小心谨慎地辨别筛选,然后试着去“用”,最终从中受益。
这就是我张氏的“新拿来主义”。
本文来自:作文大全网 http://www.jiyifa.cn/zuowen/4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