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一直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占考试总分值比例五分之二。高考作文除考查考生语文基础能力之外,更重视对考生多元智力的考查。总的来看,当前的高考作文命题,已突破了“政治挂帅”的唯意识形态,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命题立意上逐渐向能力立意与素质立意上转变。高考命题向能力、素质立意转变是高考改革的基本思想。如何在高考作文命题中体现与考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文学素养、思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如何实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鼓励创新和发散思维,多角度、全方位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多地尊重学生这一创作主体,能更好地体现语文的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始终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指导思想。《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提出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作文要求。“深刻”指的是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所阐述观点要具有启发作用,此方面要求体现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丰富”指的是材料充分,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指的是词语生动、形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创新”则指要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这一要求正是对高考作文强调能力、素质的注解。
其次,在命题内容上趋向于社会问题与个人生活相结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杜威要求把学校办成小型社会,就要把教育溶解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在学校就接受服务于大社会的熏陶与训练,从而将来能更适应生活。新的课程改革也提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要求,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3方面内容的整合。如果我们把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汇集到一起,就会发现,尽管命题者竭力避免材料的政治化和直接涉及当年的政治热点、焦点话题,但又总是或远或近地关涉着社会、关涉着人生、关涉着时代、关涉着生活。强调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始终是高考作文的基本思路,要求考生在思想上、行动上表现出拼搏向上、乐观积极的精神,勇敢地面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挫折与打击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事实上,社会热点与个人生活从来都密不可分,社会问题可以折射出个人生活的基本态度,个人生活也总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如何从个人生活经验出发,反映个人对社会、自然乃至生命的关怀,或者从社会问题出发,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将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趋势。
第三,在命题形式上强调限制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自2000年起,“话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命题,它能给学生较充分的写作自由。自选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这种“四自”要求解除了过去命题作文中暗设的种种限制,为审题开放了空间,学生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地选择对象、角度、中心,自如地运用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或说明。但这种话题作文因过于宽泛,也为投机行为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也各有自己的长处,足可成为话题作文的有益补充。从这一角度而言,几种传统命题形式的渗透融合将代表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思路、新走向。由限制严格的材料作文向限制宽泛的话题作文再到限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新作文”将逐渐成为高考作文的代表形式。
总的来看,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将越来越常态化、文化化、广义化,更加侧重人文性、自然性和科学性。同时,随着地方卷在保持与全国卷靠拢的同时,也更加追求地方特色,相信高考作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发展态势已成定局。但是只要考生能够运用独特的、辩证而理性的思维来思考,就能写出新颖别致的、有个性色彩的、具有真情实感的个性化作文。
本文来自:作文大全网 http://www.jiyifa.cn/zuowen/1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