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娃娃亲”能扩大社交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曾经被视为旧社会恶疾的“娃娃亲”,如今却悄然在年轻父母中间流行开来。不同于过去的父母之命,如今的“娃娃亲”是为了给孩子找个伴儿,从小就为孩子打造社交圈……
  教育人士认为,家长们不要过于强调所谓的‘娃娃亲’的关系,不要太多干涉孩子的交友自由,家长们除了适当引导外,最好不要刻意参与孩子的交友过程 ……

父母该怎么帮助宝宝打造社交圈?

  每次家庭聚会,徐女士和王女士都会互相亲昵地称对方“亲家”。原来身为好朋友的她们给孩子定了“娃娃亲”。据了解,曾经被视为旧社会恶疾的“娃娃亲”,如今却悄然在年轻父母中间流行开来。不同于过去的父母之命,如今的“娃娃亲”是为了给孩子找个伴儿,从小就为孩子打造社交圈。

现象聚焦

  “娃娃亲”多数是玩笑话

  定“娃娃亲”的双方往往都是关系很好的同事、同学、朋友,为了增进两家的感情,就让孩子定“娃娃亲”。不过,大部分“娃娃亲”都只是口头上一说。徐女士笑说:“我家女儿都‘许配’给好几个小男生了,对于‘娃娃亲’,大人们都只是当玩笑对待的,并没有当真。”

  此外,也有的“娃娃亲”是通过亲子论坛结交的。有些论坛打出“不为结亲,只为交友”的口号,办起“娃娃亲招亲大会”,甚至煞有介事地为配对成功的宝宝办理“结婚证”,将宝宝的照片合成结婚照,并盖上“中国网络婚姻管理中心结婚专用章”。

  母子一起扩大社交圈

  今年两岁的蕊蕊和浩浩早在1岁的时候就已经定下“娃娃亲”,他们的妈妈是在一个亲子论坛上认识的,网上聊得很投契,之后就经常相约带孩子一起出来聚会,后来两家干脆给孩子定下了“娃娃亲”。

  “平时孩子一个人都很孤独,两个孩子一起玩就很开心,而且可以从小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蕊蕊妈说。浩浩妈则认为其实定“娃娃亲”和亲子群的作用差不多,大家一起出去玩能扩大大人和孩子的社交圈。“现在的社会人际关系很重要,孩子能从小多认识几个朋友,对他将来也是有好处的。而且我也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社交圈。”浩浩妈说。

讨论:有必要给孩子定“娃娃亲”吗?

  赞成:定亲是一种交友方式

  定亲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已,家长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跟更多的人交流育儿经,孩子也可以跟更多的同龄人待在一起玩。父母给孩子定“娃娃亲”的做法,就像很多小孩玩的过家家一样,双方家长找个乐子说着玩罢了,没必要当真,就当孩子多了一个玩伴,平时没事就可以多走动走动。而至于长大了之后两个孩子能不能走到一起,我想家长们也不用操那个心,孩子们长大后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

  ??黄隽(私企老板,30岁)

  反对:玩笑话可能影响孩子心理

  我觉得给孩子定“娃娃亲”,实在没必要,我女儿在幼儿园里认识的小朋友已经足够让她学会怎么跟人交往了。周末我也经常约上几个要好的朋友,带上各自的孩子,有男孩也有女孩,一起出去玩,她跟那些小朋友的关系也很好,没必要非得跟网上好多父母一样,给孩子定什么“娃娃亲”。孩子本身对婚姻是没什么概念的,但是在几岁的孩子印象中,家长之间的玩笑话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其胜(事业单位职员,33岁)

教育人士

  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交友自由

  赵丽彤是广州市一所私立幼儿园的园长,她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独二代”们没有兄弟姐妹陪伴,内心普遍存在孤独感,家庭人际交往方面显得单薄。通过相亲交友的方式,为孩子提供了更多与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建立,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这种类似“群养”的办法,有助于发挥各自家庭的优势,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孩子的接受能力及适应能力,也给年轻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交流育儿经验的机会。

  “但是,家长们不要过于强调所谓的‘娃娃亲’的关系,不要太多干涉孩子的交友自由,家长们除了适当引导外,最好不要刻意参与孩子的交友过程。”赵丽彤建议,“孩子在小时候对爱情是没有概念的,一旦孩子知道父母给自己定了‘娃娃亲’后,就会对此感到好奇和好玩,会导致孩子更加早熟。而且,孩子周围的同学、朋友会用‘娃娃亲’来取笑孩子,这会让孩子非常尴尬,甚至产生心理阴影。”赵丽彤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性别意识会逐渐加强,儿童在8~10岁时,性别敏感意识开始建立,等到十四五岁时,如果家长还给孩子灌输“娃娃亲”的概念,还有可能会诱导孩子出现早恋的倾向。

父母怎么帮宝宝建社交圈?

  所谓社交能力,指的是宝宝和他人结交和相处的能力。宝宝的社交能力,不但对他的智力发育影响极大,而且将深深影响到宝宝成年后的社交生活乃至职业成长。

  研究表明,宝宝社交能力得以形成的最重要基础是和母亲的关系,因为宝宝最初是从他和母亲的亲密关系出发来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的。

宝宝的“社交恐惧症”

  有的宝宝大方开朗,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交往,也会主动和其他宝宝交际。可有的宝宝却生性孤僻,胆小,不愿与小朋友交往,一到陌生环境就会胆怯。很多妈妈以为这是小问题,年龄大了自然就好了。其实,这可能是一种心理问题,被称为“儿童社交退缩性行为”。

  一般来讲,大多数宝宝在陌生的环境或意外情况下,都会表现出短暂的退缩。但通常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逐渐适应,并会在做游戏等活动中主动发展自己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但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容易发展成社交敏感症,甚至社交恐惧症。

寻找对策

  1-2岁:增加宝宝社交机会

  勤带宝宝到亲朋好友家拜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多与小朋友交往、玩耍,要增加交往机会。同时增大他在集体活动或游戏中大胆表现自己。通常,1岁左右的宝宝已有了社交的意愿,比如,他们在路上看到其他小朋友,会用手指指他,还会把食物送到别的宝宝嘴巴里去。育儿专家指出,当宝宝想要争夺别人的玩具时,其实也是他社交的开始,这表明宝宝玩的时候开始注意别人,注意同伴的玩具了。这时,爸爸妈妈不要一味阻拦,更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可以示意宝宝向别的小朋友好。妈妈要多鼓励宝宝同小朋友互相交换玩具。这样的交换,会让宝宝体会到放弃一样东西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同小伙伴分享并没有什么损失;父母还可以通过与小伙伴交换玩具教宝宝怎样用语言索要一件他想要的东西。在宝宝学会说“我要这个”之前,他可能只会用手指着一样东西表示他的需要。如果别的宝宝不把玩具给他,妈妈可以逗逗宝宝:“别人不同意呢,宝宝怎么办?”让宝宝学会怎样索取和让步。

  2-3岁:游戏和童话的启发

  拿宝宝平时喜爱的布偶玩角色游戏,通过角色扮演让宝宝体验一些生活情景,增加宝宝的社交经验。并多跟宝宝讲一些小动物或小朋友之间如何交朋友的故事。如果宝宝和小伙伴发生争执,只要事态不很严重,可以在一旁静静观察。并用平时经常讲角的故事启发他:比如故事里的小白兔和小松鼠发生争吵后,是怎么化解矛盾的等等。3岁左右的宝宝已听得懂故事,有趣的故事,比简单生硬地讲道理能更好地开启宝宝的心扉。同时,这也是培养宝宝情商的好机会,可以帮助宝宝分辨和识别他人的表情,为他日后学会观察人,同小朋友打交道奠定基础。实际上,宝宝和别的宝宝一起做游戏,相互配合的过程中,他会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与他完全一样,每一个伙伴都有独特的性格。你会发现他更加倾向于与一些宝宝玩耍,并开始和他们发展友谊。在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他会发现自己也有一些让人喜欢的特征??这种发现对他的自尊心的培养有强烈的支持作用。

  4-5岁:提高宝宝表达能力

  口齿伶俐的宝宝朋友会更多。平时多让宝宝复述故事或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3岁以下的宝宝,社交还需要妈妈的帮助,可以邀请一个与宝宝同龄的小伙伴来玩,他们玩的时候,自己也参与。宝宝和其他小伙伴玩耍时,要帮助宝宝用合适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渴望,避免他感到挫折。当他和小伙伴发生打架时,要与他谈心,弄明白他为什么这样恼火。也要让宝宝知道爸爸妈妈理解并接受他的感受,但让他明白打架不是表达感受的好办法。然后,建议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在他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以后??而不是以前,让他向小伙伴道歉。一个4岁的宝宝已经开始明白“道歉”的意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699510.html

相关阅读:脑部发育有两个关键时期 哪个妈妈先抓住谁家的宝宝就更聪明
父母如何正确地向宝宝“示爱”
爸妈早知道 0-1岁宝宝睡眠时间标准
学洋妈妈育儿哪些事情
儿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