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考试了,学生都不断在抱怨,除了应付学校的各种功课,更让他们觉得难以招架的是周六、周日父母所安排的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在各种压力之下,大多学生参加这些班已经难言“兴趣”,为的只不过是应付父母,慰藉父母“望子成龙”的美意而已。
儿子霖霖已经4岁多了,一直没有参加任何的兴趣班,有的只是在家里凭自己的兴趣去画车和剪车,还有就是看《喜洋洋与灰太狼》,模仿他自己最喜欢的灰太狼。对于学习,他好像还是没有多少的兴趣。我和妻子也常常会矛盾,是否应该让他去参加一些兴趣班,也好让他不要“输在起点”。
“输在起点”是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担忧,也是很多兴趣班用来打动父母的一句颇为实用的广告词。是的,谁愿意自己的独苗一起步就“输在起点”啊?
我一直坚信“让他快乐就是给他幸福”,未投身兴趣班热潮,但我倒是有幸目睹了那些不想“输在起点”的父母和孩子的艰辛。朋友的儿子也是快四岁,参加了一个“加拿大英语学习课程”,学费不菲,每个星期都要去上两节课。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孩子们在里面“疯狂英语”,而父母们则大多蹲在外面的小凳子上昏昏欲睡。课上完后,孩子们还得一个个过关,把老师手上的图片用英文读出才能离开,否则就要补课。看着孩子一个个痛苦地扯着嗓子大叫“This is a fish,This is a pen……”我还是觉得在家里唱着“喜洋洋、懒洋洋……”的霖霖更幸福一些,何况那些“fish”和“pen ”很可能一转身就要还给老师的。
说老实话,我也不愿意让我的孩子“输在起点”。但问题是,没有“输在起点”是否就能够“赢在终点”呢?更何况,对于“起点”“终点”我还是有许多的困惑:
1.人生应该是漫长的旅途,什么时候是起点,什么时候是终点?是出生和死亡吗?那起点是否就该从出生开始?
2.各人由于遗传、家庭、经济等原因,起点本来就不一样,强求“高起点”是不切实际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啊。
3.人的成长有一定的规律,过早地让孩子“起跑”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和比赛的抢跑一样,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不要“输在起点”,有可能反而会让孩子提前厌学。
4.即使有“高起点”,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输在了起点,而是输在了过程、输在了终点。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哪有冠军一起跑就一马当先的?有时候,过程比结果还重要,更何况开始?
为自己和儿子的懒惰找了许多理由,但最终我还是未能免俗,问了霖霖一句:霖霖,爸爸带你参加兴趣班好吗?你喜欢学什么?
霖霖明确告诉我:不用啦,我都会了……嘿嘿,好儿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651468.html
相关阅读:弹跳运动 让宝宝IQ动起来
如何提升孩子对兴趣学习的热情
跳绳益处多能让孩子变聪明
孩子都喜欢的简单跳跃游戏
过分灌输知识不利大脑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