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得风趣幽默是人们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之一,正话反着说,好话坏着说,拉近了说者与听者的距离,气氛也变得融洽轻松。只是,当你也这样对你家的宝宝也这样说话时,会有什么结果出现呢?
“宝宝,你看衣服脏了,脱下来让妈妈洗洗好不好?”
玩得兴致勃勃的宝宝像是没有听到妈妈的话,头也不抬。
“宝宝,把衣服脱下来,让妈妈洗洗。”
宝宝依旧无动于衷。
“我知道了,原来是宝宝不会自己脱衣服啊。这么大了还不会脱呢。”妈妈撇撇嘴。
“我会。”宝宝三下五除二脱下了衣服,然后一脸骄傲地站在妈妈跟前:“你看,我会自己脱衣服,你怎么说我不会呀?”
面对不太听话的宝宝,很多聪明的妈妈会反着说话,通过激起孩子的好胜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正因为分不清楚正话和反话,很容易就上了妈妈的当。
可是,正话反着说,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适用。
3岁的妞妞不小心把牛奶弄洒了,妈妈说:“看你干的好事。”妞妞再次喝奶的时候,故意把杯子打翻,然后兴奋地喊:“妈妈快来呀!我又干了一件好事!”
宝宝虽然已经会说很多话,但是对于语意的理解却仍处于发展中,所以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如果家长经常说反话,孩子就会很困惑,不利于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而且家长与话语完全不同的表情让孩子无法猜测到家长真实的意思,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
4岁的洋洋很淘气,妈妈很是头疼,有一天,在洋洋又淘气的时候,妈妈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你爱去哪儿去哪儿吧!”洋洋很长时间都闷闷不乐,后来,妈妈才知道,洋洋一直在思考自己再淘气时应该去哪儿这个问题。
丹丹很爱哭,一件小事也会惹得她哭上一阵子,妈妈劝说无效后很是心烦,终于在丹丹又一次大哭的时候,妈妈说:“你哭吧!使劲哭!”然后去了另一个房间。丹丹哭了一会儿,见没有人来安慰,就停止了,妈妈以为找到了一个对付丹丹哭闹的法宝,每次丹丹哭的时候,都会这么说。丹丹在幼儿园,看见其他小朋友哭了,也过去说“你哭吧!使劲儿哭!”
家长在一气之下,偶尔说些不适当的话来发泄一下是在所难免的,可是千万不要总是拿反话来刺激孩子,否则宝宝就会在同样的情况下用这些话来“安慰”别人,因为他的语言能力还不足以发现什么是“反话”、什么是“正话”,他只会学着套用家长的用法,这很可能会阻碍宝宝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让别人产生错误的想法,认为宝宝不讲礼貌、没有同情心,会让他在不知不觉间失去朋友。
2~4岁是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期,所以在此期间,不要用反话让孩子困惑,要用一些积极的正面引导甚至辅以肢体语言让孩子明白了家长要表达的意思;不要用反话来刺激孩子、伤害孩子,而应当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接受,慢慢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当然,正话反说会缓解压力、带来幽默,可以适当应用来对抗挫折感。比如宝宝辛苦搭的积木倒塌了,妈妈说:“你搭得很轻松呀,可是大楼怎么累得趴下了?”宝宝没准会发出会心一笑,学习家长用笑来应对情绪困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624745.html
相关阅读:0-1岁宝宝的精细运动技能发展
适合2.5岁~3岁宝宝的智能游戏
为宝宝创造五彩缤纷的世界
周岁宝宝的语言及智力训练
宝宝在游戏中怎么做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