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让宝宝的成长更有质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潜能开发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1月2美吉姆于珠海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由中华育婴协会会长郭建国先生主讲的《让宝宝的成长更有质量》主题活动,吸引了近千位家长的热心参与。下面是讲座的主要内容:

  “宝宝运动不足,是全世界父母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郭建国教授分析说,今天的孩子伸胳膊伸腿的机会明显减少,适宜儿童的活动空间和运动器械都越来越少,而丰富的电视节目、电脑游戏及其它要求孩子“坐下来”的新产品却越来越多。父母带孩子出游,更普遍的是选择驾车外出,孩子走、跑、跳的机会大为减少。

  由于户外活动的不安全因素增多,越来越多的父母更愿意把孩子抱在手里,而不是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活动。“家长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使孩子失去宝贵的在运动中学习的机会。”郭建国教授认为,蜡烛包、学步车、安全护栏等“封闭设备”,给家长带来了便捷,却限制了婴幼儿的活动自由,阻碍了那些有助于提升宝宝健康发展的经历体验。“宝宝每天被束缚在儿童车里、儿童座椅中、背袋里、婴儿床内或儿童高脚椅中,而不是得到机会去体验自己身边的世界,并与之互动。”

  背袋里的宝宝,没有足够的活动来增强头部、颈部、肩部以及手臂的肌肉力量;摇摇椅中的宝宝需双腿蜷曲、小屁股紧贴椅子底部,被强制保持坐姿,无法自由活动;学步车里的宝宝双脚脱离地板,处于某种固定姿势,却并不比那些不用学步车的孩子走路早……“这些儿童用品风靡一时,大量使用它们使孩子错失了匍匐爬行和四肢爬行带给他们的大脑刺激,而这些刺激正是提升活动技能、学习技能的关键。”

  一岁前的爬行对身体协调很重要

  “婴幼儿早期缺乏运动,大脑就不能得到良好发育。”郭建国教授介绍说,孩子刚出生时,大脑中就有数十亿个神经元,但它们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系,而通过各种运动,可以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促进大脑发展。当一个婴儿动起来,他就已经接受了数百次触碰和位置感的刺激,这些将告诉大脑关于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四肢所处的地方。

  早教专家发现,很多学龄儿童的整体发展状况没有达到入学标准,正是因为他们在学前婴幼儿早期的成长环境不当,没有得到足够的运动来刺激大脑健康发展。

  如果儿童8岁之后还常常颠倒字母、数字或单词的方向,那通常是平衡感发育不成熟。而平衡感正是需要在学前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运动中逐步发展完善的。

  宝宝一岁前的爬行,对此后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个阶段让宝宝经常呆在学步车中,就会错过匍匐期的学习训练,容易使宝宝感觉统合失调,日后就很可能出现多动、任性、脾气暴躁、不易与人沟通、注意力不集中、阅读跳行等问题。

  合适的时候给予合适的刺激

  “对于孩子来说,越动越聪明。”郭建国教授说,“父母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孩子合适的刺激,将有助于他们脑神经的健康发育,为日后社交、情绪控制和学业发展奠定基础。”

  对婴儿阶段的孩子,需要肢体练习和运动体验来刺激大脑中的视觉、平衡觉、本体感等感受器。父母可以借助孩子的先天反射来激发翻身、匍匐爬行、手膝爬行。

  对于已经学会独立行走的幼儿,在玩耍中发展运动技能是再好不过的方式。钻椅子、荡秋千、在床上蹦跳、从沙发上滑下、到草地上打滚等运动,都可以提高孩子手眼协调能力,促进肌张力、身体灵活性及平衡能力的发展。而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使前一阶段所学技能得以巩固并改进,将有助于促进思维,打下良好的入学基础,这远比把孩子送进学科辅导班要有效得多。三轮滑板车、单脚跳、攀爬、投掷、抓接球等运动,对促进平衡感、肌肉张力和协调性的发展非常有效,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课堂学习。让孩子站在晃动的木板上保持平衡,然后让他往右侧转头,并用左手指向右侧的某一目标,这种跨越身体中线的练习,对孩子入学后更好适应自左到右的书写活动非常有效。

  妞妞快两岁了,她可是个出名的淘气宝,从早到晚上窜下跳,一刻也停不下来。她只对玩兴趣十足,凡是需要静下来做的事情如看书、听故事、画画啊,妞妞一概没兴趣。她怎么这么好玩好动呢?只玩耍、不学习,我的宝宝能聪明吗?

  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够安静下来,做一些在我们看来是“学习”的事情,这其实是我们误解了“学习”是怎么回事。我们误以为看书、画画、写字、听故事才是学习,我们误以为玩儿不是学习。

  事实上,孩子自从出世以来,他的每一动,都是学习的过程。儿童生命初始的几年,学习的发生,都不是仅仅通过眼睛(阅读),或者耳朵(听故事),不是的,儿童的学习肯定不会通过这些单一枯燥的途径,而是通过他全身的感觉器官,去吸收四周的一切。

  我总记得我们家阿姨说过的一段话:“孩子吗,就是要活蹦乱跳、东摸摸西碰碰,一刻也闲不下来。要是他安安静静地不动弹了,那一定是生病了;要是他总是老老实实地不动换,那就是傻子了。”

  虽然是大白话,却道出儿童发展的真理:儿童的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越是活泼好动的孩子,越聪明;而越聪明的孩子也越发好玩好动。

  在这个过程中,玩耍帮助宝宝成长、成熟。宝宝通过各种形式的玩耍,慢慢控制自己的身体,认知周围的世界。玩耍对于宝宝来说是一门学问,不同的玩法,带给宝宝不同的收获。当宝宝能够独自站立的时候,他喜欢扶着支撑物站起来、蹲下去,再站起来、再蹲下去,反反复复好多遍。这是玩耍,也是宝宝学习更好站立的过程。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小小举动,要仔细观察宝宝的需求,帮助和鼓励他更好地练习。

  所以我们常说,儿童的学习,是在行动当中发生的。即便成年人的学习,离开行动和体验,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不过是会背诵一些乏味的文字而已。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身体动的越多,大脑也动的越多,只有在行动当中,他的大脑才处于积极转动的状态。

  想想看,刚出生的宝宝,连自己的四肢都不能控制,他根本不知道手的感觉是什么,他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坐起来,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会站立和行走,他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新鲜的、充满未知的。因此他也需要反复的接触和练习,才能稍稍掌握他自己的身体。而他听到的和看到的,更是需要长时间的消化,才能升华到一定的理解。

  儿童接触到的一切,无论通过哪种方式,都会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刻,为他将来进行抽象的思维和学习,打下最初的地基。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把孩子的玩耍与学习对立起来,而是将它们合为一体。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越爱玩儿的孩子,越聪明;越会玩儿的孩子,越聪明;能把一切都玩儿出新鲜花样的孩子,最聪明。

  在学步阶段,不必担心宝宝过于好动,他其实是在通过玩耍和行动进行学习和探索。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游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尽情玩耍。比如托着他的胸和腹像小飞机一样飞,或在扶他走步的时候,悄悄松开手,让他自己去掌握平衡。运动在给宝宝带来兴奋的同时,也促进了宝宝协调、平衡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

  更何况,儿童的大脑是慢慢发展成熟的,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也是逐渐成熟、成形的。对于纯粹文字、语言和图像的理解,需要他达到一定的年龄,并且积攒了丰富的实际经验,才能落实下来。

  在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探索四周的一切事物。

  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工作材料,尤其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比如水、沙、泥、米、面、豆,乃至锅碗瓢盆,都是可以“玩”的。

  孩子全神贯注工作(玩儿)的时候,不要打搅他,也不要离开他,而是坐在旁边陪伴他,分享他工作、发现、创新的快乐。

  多带孩子出去玩儿吧,多让孩子接触不同的玩耍材料,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不要把他们的生活体验局限在书本、图画、故事这样单调平面的东西当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610913.html

相关阅读:为宝宝创造五彩缤纷的世界
0-1岁宝宝的精细运动技能发展
周岁宝宝的语言及智力训练
宝宝在游戏中怎么做才正确
适合2.5岁~3岁宝宝的智能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