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道德教育]1.2米: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底线?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弯下腰,低头钻过去,别让人看见了。”这是记者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车站看到真实的一幕,一位年轻的妈妈“教导”着自己的孩子如何逃票,她让走在前面的孩子从地铁的验票闸机下钻过后,自己刷卡进站。

当前,家长“指导”儿童逃票的现象屡屡发生,而与这些贪图小利相对应的,是家长们不惜重金地将孩子送上“成才”的道路,张罗着为孩子安排五花八门的培训,让小小年纪的孩子“身兼数职”;钢琴班、书法班、奥数班里的孩子们数目不断增长、低龄化趋势明显……那么,家长培育孩子成才,又把最根本的道德和诚信放在哪里了呢?

孩子虽小,更应从小培养教育

司空见惯,侥幸逃票没商量

依据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每名成年乘客可免费带领一名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乘车,带领两名以上(含两名)的应另行购票。可是,一些家长为了蝇头小利,往往不惜让孩子在闸机下“钻来钻去”地逃票。

上午8点,正值上下班的高峰时间,记者在徐家汇地铁一号线入口处看到,短短15分钟,就有3个身高明显超过1.2米的孩子没有购票,有的孩子仿佛已经习惯了堂而皇之地不买票,无须家长“指导”,直接钻过闸机。

在衡山路地铁一号线出口,“出站的时候人多拥挤,孩子的身高难以分辨,有时候,根本拦不住。有些家长故意推托,说给孩子买了票,可是孩子顽皮把票弄丢了,要不推托说票落在车上或丢到电梯里。这些情况下,我们只能放行。”地铁站工作人员坦言。

“有的妈妈没有给孩子买票,被我们发现了,家长倒是很坦然,可孩子都会哭着闹着要买票。”

相比轨道交通,公园逃票、公交车逃票就更多了。特别是公交无人售票车,遇上高峰时间人多拥挤,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身高往往被司机“看不出”,而且司机忙着开车,顾不上卖票,所以侥幸地只买一张成人票。

在这之前,北京儿童城为防止儿童逃票,甚至在儿童身上盖章以示区分的现象早已被媒体报道过,这种做法虽然过分,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对儿童逃票现象的“无奈”。

一道闸机,考验的是大人们的诚信,也是给孩子们做的榜样

诚信无价,“逃票”带给孩子什么?

在大人们眼里,给小孩“逃票”,大概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有些家长理直气壮地给孩子逃票,认为孩子总是接受正统教育,侥幸逃一次票,不算什么。可孩子虽然年纪尚小,却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被检票工作人员拦下后的“心里阴影”,怕是很久都不能愈合的。

“儿童逃票,其实是家长的行为,有些孩子还小,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买票。家长们让孩子‘逃票’,最委屈的还是孩子。”地铁站的王师傅告诉记者。

请在买票的同时,给自己超过1米2的孩子也买一张。

5岁的亮亮身高已经在1米2以上,天真的他告诉记者,“妈妈给我买票,说明我长大了,是大孩子了就需要承担一份义务。”亮亮的爸爸说,公共场合孩子都会提醒我们帮他买票,检票的时候他拿一张半价票在手上,很骄傲地给检票员看。在他没长到1米2的时候,我们就为他买票了,我们觉得花小钱买来孩子的自豪,非常值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孩子们无法面对“逃票”的现实,王师傅坦言,出站口拦住孩子,我们也很为难,毕竟他们那么小。有一次,一个孩子没有买票,他的爷爷还帮着“说谎”,说自己不知道有这个规定,可是孩子当时就十分为难和尴尬,硬是抓着他爷爷的手,眼睛里满是泪花。孩子小,别看他好像不懂事,遇到这样的情形,受伤害最深的其实是孩子。

相比之下,公交车上的“逃票”的孩子就更无辜。“一些家长故意让孩子上车的时候蹲下来,以为能“溜之大吉”。孩子明显是不愿意的,但是家长强求,他们也只能听从。”公交司机张师傅坦言。

上海市轨道交通在出站口和售票处专门设置了1米2的儿童购票标记,并且工作人员对出站验票监管严格。据悉,如果发现孩子“逃票”,地铁工作人员一般按要求让他们补票,虽然按照有关规定要对逃票乘客罚款,但是有时因为无法核实情况,往往只能以教育为主。“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查票比较严格,这种情况已经有所好转,通常被发现一次之后,那些‘贪小’的家长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状况了。”衡山路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说。

一张小小的车票,往往考验的家长的道德天平。

小小一张票,考验的是家长的道德天平

1米2的购票线,只是乘客购票规则上的基准线,但对于孩子家长来说,他们心中的道德基线才是最重要。乘车卖票本是最寻常的小事情,但是提升到教育孩子的层面上讲,却是天大的“大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参照的最初“标准”,虽然,刚长到1米2的孩子们,心智尚没有形成和成熟,可在孩子们眼里,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会在他们成长道路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们享受了物质上的“免费午餐”,却忘记了此举给孩子精神上造成的莫大的影响和伤害。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于海认为,家长自己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相比之下,一些家长的道德反而不如孩子,比如在志愿服务、环境保护方面都存在。所以,孩子带动家长,“大手牵小手”的道德实践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贪图小利,是对孩子道德教育的最大缺失,一来,家长的道德实践和言行不一致;二来,家长在孩子面前的道德尊严感和“体面感”将不复存在,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将大打折扣。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父母从小就给孩子树立“违规”榜样,容易形成孩子将来对社会规矩和规则的淡漠感,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568596.html

相关阅读:儿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学洋妈妈育儿哪些事情
父母如何正确地向宝宝“示爱”
爸妈早知道 0-1岁宝宝睡眠时间标准
脑部发育有两个关键时期 哪个妈妈先抓住谁家的宝宝就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