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培养长记性的孩子,不是打出来的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亲子活动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前言:常听大人们说:“孩子不打不成器”,只有让孩子挨点疼,他们才会记住,相同的错误不会再犯第二次,那么结合孩子的心里,真的是这样子的么?我们通过实事的调查还解析这一问题?

  体罚教育事与愿违

  家长实施体罚的目的大多在于威慑孩子,警告其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体罚的形式多种多样,小一点的孩子就罚站罚跪不让吃饭,大一些了还要加上手打脚踹,家庭“冷暴力”(不理不睬)也成为一些家长对待犯错孩子的方法。在他们看来,孩子受到惩罚的越重,教训记得越牢,下次就不敢再犯错误。

  那么,孩子感受又是如何呢?有资料显示,40.3%的孩子是“不服气,内心抵制”、20.94%的孩子表示“没办法,只好忍受着”,只有21.8%的孩子感到“自责,努力改正”。更值得父母警觉的是,受到体罚后有14.8%的孩子“真想离开这个家和产生辍学念头”。

  长期体罚抑制智力发育

  亲子教育俗话说:“3岁定终生。”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在生命早期就逐渐形成了,这也会在无形中影响他们将来的学识多寡、事业发展,甚至健康状况。专家认为,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暴力恐怖的环境中,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当然就更谈不上智商的良好发展。

  事实上,对于平时打屁股之类比较轻的体罚,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肌肉、肢体的损伤,但是疼痛的感觉会通过神经中枢的传导,使大脑受到刺激。同时,也有可能使孩子肾脏和身高受到影响。而较早前已有日本科学家研究表明,长期被体罚可能导致儿童脑萎缩。

  孩子成长需要轻松环境

  对于家长来说,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在日常的教育中,应该多多激发孩子的兴趣,细心发现孩子的特长,在不同的年龄段,根据不同的发展规律给孩子引导,对症下药,切不可动辄体罚。

  而在学校,老师更要掌握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基础上,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发展空间。教师如果对孩子动粗,在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同时,也会使孩子心中的教师形象扭曲,孩子对老师会产生厌恶和恐惧心理,继而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孩子未来发展。

  精神奖励 只奖不罚

 亲子网对于孩子日常的教育问题,家长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呢?心理咨询师提到“只奖不罚”的办法。奖励要有一定讲究,对于孩子好的表现,父母应该注重在精神层面上的奖励,努力让孩子建立对父母的认同感。

  而这种精神层面的奖励最好能与具体的事件相结合,不要只是“孩子你好棒”之类的泛泛而谈。孩子有了正向行为,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不仅能使孩子感到自信,更是对孩子情绪和行为的一种积极引导。

  而当孩子犯了错误,“不罚”是要求家长对于孩子的异常行为采取忽视、淡化的态度,不在孩子的错误上强化和追加。同时,家长还必须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性,教给孩子一些更高级的认知技巧,给其正向的引导。

  体罚孩子也要讲技巧

  适度原则体罚孩子,一定要适度。一味地打孩子,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及时原则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清楚自己为何受罚。

  隐蔽原则对孩子进行惩罚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

总结:纵观社会上所出现的成功人士,由那一位是靠被打而走向人生的顶峰的呢?孩子都有自尊心,父母都知道顾及自己的面子,那么为什么就不能舍身处地的为孩子想一想呢?每一个人都有小的时候,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和睦温馨的,所以请有暴力倾向的父母们多加反思反思吧,教育出一个好的孩子最重要的什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551051.html

相关阅读:0-3个月宝宝的运动启蒙
玩玩具,让宝宝交往能力更进步
你晓得如何让宝宝轻松学数学么
儿童遭到性侵的案件频发,孩子如何自保(幼儿网编辑)
如何教宝宝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