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呵护“留守的一代”
又到一年暑假,留守儿童过得怎么样了?近日,记者前往留守儿童较多的徐州和“迁徙儿童”较多的苏州探访,对比发现,假期生活折射出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新的成长困境,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爱。
走了几里路,与爸妈视频聊天
记者在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鹿台村采访时见到,7岁的刘梦晴正在和同伴们搭积木,8岁的哥哥刘少龙盯着电视看动画片,60多岁的爷爷则在一边忙农活。
“暑假怎么过啊?”面对记者的提问,刘梦晴想了好一会才回答:“写完作业看电视,看完电视捉迷藏。”“除了这些呢?”看了看同伴,小刘露出少有的笑容,“没了。”一旁的爷爷责怪道:“一天到晚就知道到处跑”。
当问到是否想爸妈时,刘梦晴看了看爷爷轻声说道:“想,他们回来会给我买好吃的。”但是,小刘的父母在外打工,每年就春节回来,十天半月才能打个电话回家。
“过完年,爸妈就到无锡打工去了。”暑假过后就读小学2年级的刘佳慧说,今年“五一”,她特地走了几里路到姑姑家,通过QQ与爸妈视频聊天。“孩子大了,想法也多了,心里有‘疙瘩’有时也不告诉我们。”奶奶谢书青感叹道:“照顾孩子责任大啊”。
鹿台村的留守儿童有60多名,而在整个房村镇5400名中小学生中,51%的是留守儿童,且留守小学生多于高中生。房村镇团委书记陶燕告诉记者,“农村里面流行一句顺口溜??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
隔代抚养重视是否吃饱穿暖,却忽略沟通交流,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大学生村官郭昊承刚到鹿台村工作时,家访发现有位小孩父母离异,爷爷奶奶外出做零活,小孩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小孩与人交流时,流露出很强的惧怕感。”郭昊承请来邻村一名学心理学的大学生村官,确认小孩有自闭症,主要原因就是太孤独,生活太单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才逐渐开朗起来。
“读书无用”抬头,辍学时有发生
苏州高新区新升实验小学教师陈希带两个班的课程,其中一个班2/3的学生都是“迁徙儿童”??来自苏中苏北,父母在苏州打工多年。“这些小孩都有‘短腿’,英语成绩最薄弱,特别是发音不标准。”陈希说。
“迁徙儿童”享受苏南教育资源,有望缩短与城市孩子的差距,苏北留守儿童则较难改变现状。“村小学老师的年龄都在50岁上下,有个本科毕业的老师都算稀奇。”房村镇一所村小学的负责人介绍,英语、体育、音乐等科目的教师是配备了,但老师的教学视野、教学内容都很难与城里相比。一位乡村老师告诉记者,自己的英语都很难读准,每次都有误人子弟的愧疚感。
“碰到不懂的学习问题怎么办?”很多孩子模模糊糊地回答问别人,但具体问谁他们也说不上来。“留守儿童80%的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20%的托付给亲戚朋友监护。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习难题,就能难倒村里多数大人。”郭昊承坦言。
记者采访发现,受当前社会就业不景气、教育成本居高不下等影响,“读书无用”在苏北农村抬头,一些家长默许甚至纵容孩子的辍学行为。
“留守儿童一旦辍学打工,他们的心理失落会比父辈更为强烈。他们希望留在城市,但能力又不太适应,所以心理失落更加剧烈。”苏州高新区一名基层法官介绍,“心理的剧烈失落,往往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社会暖手相扶,化解“断乳”难题
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断乳”问题?
记者采访时,正巧碰到6岁的赵珑斌在苏州高新区新狮社区上美术兴趣课,一起上课的还有10多名苏州本地小孩。小赵的老家在连云港赣榆县,前几年跟着父母到苏州上小学,成为“新苏州人”。省政府研究室社会处处长沈和认为,实现不再留守,只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就业,第二种是留守儿童随父母一起到外出务工的地方生活。“目前,全部到父母身边,苏南这样的地方也接纳不了,应该着眼于就地化解难题”。
这与郭昊承的想法不谋而合。最近,他与人合资承包了40亩地养猪,初期可以聘用10名当地村民。“养猪不需要24小时工作,老人们不需要出去打零工了,在挣工资的同时也有更多时间照顾小孩。”郭承昊希望创办更多产业项目,帮助更多“城乡两栖、往返流动”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逐步减少留守儿童比例。
最近,房村镇藏书1300多册的图书馆开馆。“房村镇有20个行政村,孩子们到镇上借书要跑很远的路,必须得家长带着。”陶燕说。
但房村镇负责人坦言,建这个图书馆已让镇里捉襟见肘,像苏南那样每个社区建个图书馆我们不敢奢想。对此,苏州高新区新狮社区居委会主任周敏认为,对于苏北而言,最好有社会机构和志愿者提供资助,建立一些小型的村级图书室、活动室,给孩子们开设一些兴趣班、组织一些夏令营活动。政府部门则应完善支教工作。当地的教育、卫生、司法等部门也可以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给孩子更多关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544954.html
相关阅读:男女孩如何各有出色气质
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为何美国父母不供孩子上大学
实行金钱奖励法注意三原则
5岁孩子必学的7种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