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目录:
1.宝宝打人怎样引导
2.宝宝打人的原因
3.如何看待幼儿打人行为导
4.宝宝打人家长怎么做导
5.对待宝宝打人行为的注意事项导
6.如何预防宝宝打人的行为导
1.第一时间控制住事态发展
坚定地告诉宝宝“不能咬人”“不能打人(拍人)”。如果宝宝的情绪(不论兴奋或是愤怒)非常激动,立即从他的身后环着双臂抱紧他,一来可以阻止宝宝的动作,二来可以平复宝宝的情绪,并且自己也不会被宝宝伤到。待宝宝的情绪逐渐稳定后,他也可能会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沮丧,试着带他一起安慰被他伤到的人,哪怕只是一个非常笨拙的道歉,最好能对刚才发生的事情做一些补救,甚至让宝宝一起帮助处理伤者的伤口。如果宝宝的情绪许久不能平复,先代替宝宝向被他伤到的人及其家人致歉,然后带着他离开现场,找个安静的地方接着交流。
2.了解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
通过快速观察、耐心询问、冷静分析来推测宝宝攻击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不要怒气冲冲地质问宝宝,因为宝宝当时常常回答不上来也不愿意回答,那样只会引发你与宝宝之间的冲突。搂紧宝宝,明确表达对他行为背后的原因表示理解,比如说“我知道你是想与××姐姐打招呼”“我知道你非常希望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我知道你心爱的玩具被××拿走了”
3.告诉宝宝不当行为的后果
告诉宝宝被打和被咬都会很疼,但千万不可以以暴制暴。培养宝宝的共情能力确实需要漫长的过程,但若对宝宝实施肉体惩罚,无形中也是在告诉他“下次你也可以这样做”。要客观地帮助宝宝分析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但绝不给宝宝制造罪恶感,比如说“小朋友不喜欢你拍他们,因为他们被你拍疼了”“××不知道这是你的玩具,而且他被你拍疼了,只好拿着玩具躲开你呢”
4.教会宝宝正确地表达情绪
教会宝宝如何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抒发自己的情绪,比如喜欢对方就拉一拉手,要拉着宝宝的小手示范动作;比如不高兴不愿意就大声说“不”,要陪着宝宝一起喊出来;比如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就找大人帮忙,要尽可能把每种情景向宝宝演示得足够详细。
5.帮助宝宝合理地释放压力
尽量通过调整周围的环境、改变成人的情绪行为来帮助宝宝释放压力。另外,给宝宝准备一些适合摔打或啃咬的玩具,带宝宝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来尽情释放压力。
6.不要过多评价宝宝的行为
过多的关注反而会起到强化的作用,所以,平时避免让宝宝过多地听到大家对他“打人”“咬人”行为的谈论,也不要因此给宝宝冠上“小霸王”之类的绰号。要多关注宝宝的细微变化,当他有“打人”“咬人”的倾向时,就要及时干预制止。如果宝宝4、5岁以后还是有明显持续的攻击行为,可以带着他拜访心理医生。
宝宝打人的原因
1.宝宝不懂分享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生下来就是家里的宠儿,他们不懂得分享。当他们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彼此都会对对方的东西产生兴趣,既想玩对方的,又不允许他人玩自己的玩具,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争执。
2.宝宝喜欢模仿
现阶段的宝宝特别喜欢模仿别人,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打闹,觉得好玩,就会去模仿学习。
3.家庭环境影响
如果家长之间经常发生争吵,也会影响到宝宝的日常行为,变得爱打人,用暴力解决问题。
4.错误的成长教育
父母害怕宝宝受到欺负,便教宝宝“有人打你,就打回去”等错误方法,导致宝宝变得爱打人。
· 理性看待
宝宝打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现象,是他们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表现,他们可以分清“你”、“我”,通过打人的方式来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有利于宝宝的心理发育。
· 正确引导
但是过于习惯、激烈的争斗会让孩子得暴躁,失去耐心,这时家长要安慰、抚平孩子的情绪,如果家长没有对此现象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宝宝养成打人的习惯。
12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080172.html
相关阅读: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