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又一拨大班的孩子要离开幼儿园,背上书包,迈入小学的门槛。站在幼儿园与小学的交界点,作为家长的我们和作为小学预备生的孩子,对于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有没有作好准备呢?
一、入学准备·孩子篇
“上学”,对于孩子来说,可不是放下手中玩具、背起书包那么简单的事。无论是从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孩子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顺利开始人生的这个新起点。
“知情权”——让孩子在上学前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对于每一个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孩子来说,“上学”是一种自己的生活突然变得有些“匆忙”的经历,如果孩子不适应这样“匆忙”的节奏,很容易会感觉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家长应该在合适的时候把小学不同于幼儿园的种种特点或者规矩告诉孩子,让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可能会出现哪些困难、能从中体会哪些快乐……
·要让孩子预先了解小学生活
家长可以抽点时间带孩子去参观一下孩子即将就读的学校,可以多去几次,看一看,体验一下,学校的设施,学校的氛围。
如果亲戚朋友家中有小学生,可以请小哥哥小姐姐来给孩子讲一下在学校里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的。
让孩子认识到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这样一来,孩子的心里就不会有陌生感,也能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生活的感情。
·多与孩子交流自己小学时代的种种感受
多给孩子讲述爸爸或者妈妈上小学时的感受,回忆一下爸爸或者妈妈那时候是怎么学习的。要让孩子懂得,小学是每个人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然后与孩子多分享一些正面的积极的感受,多说些鼓励性的话语,如“你在学校会认识更多的好朋友”、“如果你碰到了困难,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你”等等。
·向孩子灌输必要的在校安全细节
小学肯定不像幼儿园那样“看护”孩子,所以向孩子灌输在校的一些安全细节很有必要,特别是游戏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体育运动安全、上学及放学路上的安全等等,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家的孩子的个性特点来提醒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的意识,教会孩子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生物钟”——让孩子在上学前调整好生活规律
特别是在孩子入学前一个月内,家长可以参照小学的作息时间对孩子的“生物钟”进行调整,给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
·和孩子一起选购一款小闹钟,教孩子认识钟表
这一点很关键,早点接触钟表,对孩子入学后学习钟表不会这么吃力,对时间观念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学会掌握时间,以后上学就不会迟到。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张家庭作息时间表
和孩子一起画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墙上,监督孩子执行,孩子做得好应当鼓励。
·改变午睡习惯,固定晚上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
小学当然没有午睡了,所以在幼儿园养成的午睡习惯就要改一改了,与此同时,要帮助孩子把晚上的睡眠时间固定下来,并尽量早睡早起,能尽早适应小学的作息节奏。
·改变饮食习惯
相比幼儿园的正餐和点心的搭配,小学肯定没有这么丰富,所以要让孩子在家提早养成三餐定时定点的习惯,早餐吃耐饥和富有蛋白质的食品,午餐前不吃零食或甜食,中午准时开饭。
入学之后,孩子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
小学和幼儿园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教育方式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老师的引导方式、传达信息的方式或者是解说方式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可能会造成准备不充分的孩子一时无所适从,就算孩子已经在家长的帮助下做好了一定的入学准备,有些问题的产生也在所难免。
1. 缺失自我服务的意识
【现象一】冰冰读一年级了,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因为前段时间下雨,学校操场上积了很多泥水,冰冰在下课和同学们玩耍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衣服弄湿了。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奇怪的是虽然自己的衣服湿了,冰冰竟然不知道怎样向老师表达,取得老师的帮助,而且因为他的衣服湿了和没湿的时候颜色差不多,不仔细看看不出来,老师也没有发现。就这样,冰冰穿着湿的衣服整整穿了一天,结果第二天就感冒了。
【家长可以这么做】上小学以后,不会再像幼儿园那样,由老师带领着集体活动,如果说幼儿园的老师能及时注意到孩子的状况,但小学里的老师可能就没办法兼顾到这么多。所以,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懂得:玩耍、运动前要注意场地的选择,尽量避开坑坑洼洼的地方;天气有变化前后,要让孩子知道不能立刻出去玩耍;要帮孩子准备一块小毛巾,一来可以让孩子玩得出汗之后擦一擦,或者一不小心摔倒了,弄脏或者弄破了都可以起到作用;还要教会孩子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虽然都是微小的细节,但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服务的意识。
【现象二】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包餐制,孩子的午餐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吃的,但是小学和幼儿园的饮食有很大的不同,学校给孩子准备的饭菜是要顾及一到六年级学生的,许多菜可能就不像幼儿园里那样绵软可口,甚至有的菜里还会放适量辣椒等调料。兰兰上小学后总是吃不饱,一来这个孩子不吃辣的菜,但是又不敢说,二来她吃饭速度又慢,还没吃多少,其他的小朋友都吃完到教室去了,她怕落后,也怕老师催促,赶紧再吃上两口就不吃了,说:“老师,我吃不下了。我吃饱了。”结果,还没等到下午放学的时候,兰兰的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计,回到家就狂吃零食。
【家长可以这么做】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就餐习惯,特别是就餐时间的调整,最好和学校的一致或者是差不多,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吃,不要嫌他吃得慢就追着喂,还要适当控制孩子的就餐时间。
【现象三】小学和幼儿园最大的不同就是小学教室里没厕所,一般校园只有几个公共厕所,或者是一个楼层一个公共厕所,而且分为男厕所、女厕所。萍萍刚上小学时,常常会找不到厕所,有时候急着上厕所又找不到,着急地哭起来,来不及了还发生过尿在裤子上的事情,有时找到了却进了男厕所,有时到了厕所却发现没有带纸巾……
【家长可以这么做】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都有一个厕所,而且这个厕所是男女小朋友公用的,没有区别,老师还会贴心地在厕所旁边放好卫生纸。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在意识上有所转变,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平时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区分男女厕所,还要让孩子养成随时自备纸巾等习惯。
2. 缺失规则意识
【现象四】龙龙上一年级了,他很聪明,又特别活泼好动。班主任老师虽然很喜欢他,但龙龙的有些行为却让老师有点头疼。龙龙的思维很活跃,也非常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过每次上课都是老师都还没有问完,他就站起来回答,还总是插嘴,时不时就会打断老师的讲课。老师说了他几次,不过没过多久就又故态复萌了!
【家长可以这么做】幼儿园的“教学”是游戏化教学,上课时候的要求和标准都没有小学那么“严格”。在孩子正式上小学之前,家长就要教给孩子必要的一些礼仪,比如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是很不礼貌的……甚至可以带着孩子事先演练一下上课的规范,预先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对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现象五】超超进入小学已经两个月了,但他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总忘记课间10分钟应该先上趟厕所。课间10分钟的时间里,他只顾着和小朋友们玩,压根没想到应该去上一下厕所。但是上课铃一响起,他就会条件反射一样意识到自己还没上厕所,这才慌慌张张跑去厕所,常常影响到老师的正常上课。
【家长可以这么做】孩子在幼儿园里是随时可以上厕所的,而到小学之后,孩子们上厕所的时间一般会规定在课间10分钟里(特殊情况除外)。家长要让孩子懂得要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做好课前十分钟应该做的三事情:一、上厕所,二、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三、才是玩。
3. 缺失交往能力
【现象六】豆豆在幼儿园很活泼,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可自从豆豆上小学后,妈妈却发现豆豆变内向了,几个月下来也不见她提及其他小朋友,也没有交到什么好朋友,整天孤孤单单,让人很担心。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有些孩子在家侃侃而谈,在学校里却沉默不语,变成了“被遗忘的孩子”。
【家长可以这么做】对于这一点,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扩大交流圈,多带孩子出去玩,多让孩子与陌生人接触,提高孩子的胆量,也可以主动帮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缺失自理能力
【现象七】妈妈每次打开宁宁的书包,就会很抓狂,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所有的东西都塞在一起,乱成一团,什么书啊、作业本啊、断了的铅笔啊、卫生纸啊、玩具啊、吃剩的零食啊……妈妈帮他理好之后,第二天又都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了,还扯着嗓子问妈妈:“妈妈,你看到我的作业本了吗?”“妈妈,明天要带的尺在哪?”
【家长可以这么做】在平时,我们家长要给孩子买一个可以归类的书包,也就是那种口袋多一些的,让孩子自觉对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归类,教会孩子怎样分类整理书包,以便拿取。以后还要定时不定时地检查,看到物品不整齐了,我们可以指导孩子把书包整理整齐,养成习惯。
二、入学准备·家长篇
孩子终于要上小学了,预示着孩子真的长大了,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有些家长会觉得,既然要入小学了,随着课业负担的来临,孩子玩耍的时间势必会逐渐减少,应该要让孩子在这之前好好地玩一玩!作为家长的我们其实应该意识到,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需要注意的事情真的很多,要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小学的生活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成的,所以我们要在孩子上学之前,培养孩子对上学的认同感,训练孩子能很快地进入角色。
小学不像幼儿园,父母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适当地教孩子一些拼音以及拼法,不需要孩子拼得很好,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有拼的意识,这对孩子进入小学的学习很有益处。另外还要教会孩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我们还需要事先提醒孩子:
上学不能迟到;
上课不要和小朋友讲话;
放学后按时回家;
放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家做作业,不许回家玩够了再开始做作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些都要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严格要求!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该有很大的区别。
而在孩子入学之后,家长在开学初的一个月内,要积极和老师沟通,从而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根据老师反馈的情况再在家庭环境中作相应调整。从老师的经验来说,开学初的一个月,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引导到自觉,会慢慢顺利地过渡,到最后养成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规律。如果这段时间没养成好习惯,之后再想纠正就比较难了。
另外,想提醒家长的是,孩子作为小学新生给老师的第一印象是相当关键的。一般来说,老师都喜欢聪明、学习好、整洁、有礼貌的孩子。除此之外,老师很看重孩子的上课表现,如果一个孩子能在课上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孩子的回答是错误的,老师也会喜欢,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从不会到会的。老师不要求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回答老师的问题有多到位,关键是看孩子在课堂上有没有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有没有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能与老师很好互动的孩子,老师都会很喜欢,而孩子也能时常得到老师的认同、赞扬、鼓励,这对孩子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更快地进入“角色”、建立起学习的信心,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孩子已经适应学校生活的三个参考标准
① 孩子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不懂就会问,这就说明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② 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这就说明孩子很合群。
③ 孩子相对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好学习、游戏等时间,生活比较有条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078048.html
相关阅读:为何美国父母不供孩子上大学
男女孩如何各有出色气质
5岁孩子必学的7种生活技能
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实行金钱奖励法注意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