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溺爱,会使母爱变成“母害”。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成为一种伤害。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磨难,这是规律。妈妈要尊重规律,不对孩子过度保护。
·家教案例
嘉豪是家里的独生子,妈妈对他是精心照顾,万般呵护。前几天嘉豪踢球的时候,在一次进攻中不小心被一个后卫绊倒,擦伤了膝盖,对方犯规,却说嘉豪假摔,两人吵了起来,还大打出手。老师批评了他们,要求他们写检讨书。回家后,他闷闷不乐。妈妈知道这件事后,找到了学校,和老师理论,还当着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了和嘉豪吵架的同学。嘉豪觉得很羞愧,最后竟然选择了离家出走。
·专家解析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的事,教育孩子却是一门艺术。”现在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妈妈常常过度地保护孩子,母爱成了“母害”,完全背离了教育孩子的初衷。爱孩子是每个妈妈的天性,也是妈妈的责任和义务,关键要看妈妈怎么爱孩子,怎么保护孩子,这不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更是教育理念的问题。古往今来,能够取得成功的多数是勤奋、经受住磨难的孩子。妈妈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所以往往会对孩子过度保护,这样只会让孩子丧失自我生存能力,造成孩子终身的隐患。明智的妈妈,要懂得放手,不对孩子过度保护。被妈妈过度保护的孩子,通常会缺乏责任心,人格也会不健全,不会自己解决难题。遇到问题,只会考虑依赖妈妈或是他人,给别人带来负担。每个人都要体验成长的过程,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使孩子丧失体验的机会,变得无能。在过度保护中成长的孩子,只能听到赞美,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也就无法闯出自己的天地。在孩子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时候,妈妈的保护是必要的,但是孩子一旦具备了自我保护能力,妈妈就要让孩子自由发展。
建议一 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妈妈喜欢为孩子解决一切困难,但若不教给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下次遇到困难,还是会束手无策,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妈妈要学会对孩子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给予孩子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困难和挫折的洗礼,适时地给孩子指导,孩子将会变得更加优秀。
建议二 不要代替孩子做事
妈妈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做,带来的是孩子的懒惰、无能。妈妈正确的做法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丁丁做完作业,把书包一扔说:“妈,作业做完了,其他的都交给你了。”平时,丁丁写完作业,妈妈都会帮他先检查作业,再整理书包,还把铅笔都削好。从幼儿园开始,妈妈每天都重复着这项工作。现在,丁丁三年级了,他还是习惯这样喊。妈妈今天却没有动,她说:“丁丁,从今天起,妈妈不再帮你做这件事了。你长大了,还是自己来吧。”丁丁抬头看了一眼,妈妈的眼神很坚定,她认真了。丁丁见状,只好自己来收拾书本,整理书包。孩子需要妈妈的保护和照顾,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妈妈的呵护方式也应该有所变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遇挫折和失败,妈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让孩子学会自主,而不能简单地代替孩子去做事。
建议三 不要事无巨细地“看着”孩子
孩子需要妈妈的照顾和看管,但并不是要求妈妈寸步不离、事无巨细地跟着。妈妈劳累一天,还要看着孩子做作业、看着孩子吃饭穿衣等,孩子觉得这是妈妈不信任自己的表现,妈妈则会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从而导致亲子间的隔阂。在妈妈的“看管”下,孩子的思维和行动都会受到束缚。妈妈要抛弃“母鸡式”的看管教育,让孩子具备独立面对社会竞争的能力和素质。
建议四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缺乏独立性,适应外界的能力就差,一旦离开妈妈的保护,就会束手无策。妈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开始。独立坚强,有责任感的妈妈,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依赖性也不会太强。妈妈要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和教育孩子,使孩子自觉树立独立意识,逐渐自立。
建议五 减少孩子对妈妈的依赖
孩子对妈妈存在依赖心理,事事都想从妈妈那里寻求帮助,导致了妈妈无法抽身。减少孩子的依赖心理,也就能减少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李佳是个胆小的孩子,晚上从来不敢自己出门,做事也畏畏缩缩。孩子年龄小,妈妈只好为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李佳在妈妈的保护下快乐地生活。可是李佳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妈妈为了让她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主动在生活中减少了对李佳的保护,鼓励她做自己能做的事。渐渐地,李佳变得勇敢、懂事了,妈妈也觉得轻松了很多。
妈妈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通过教导和以身作则,去影响孩子,使孩子树立独立意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064048.html
相关阅读:爸妈早知道 0-1岁宝宝睡眠时间标准
父母如何正确地向宝宝“示爱”
学洋妈妈育儿哪些事情
儿童春季咳嗽并非都是“火”
脑部发育有两个关键时期 哪个妈妈先抓住谁家的宝宝就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