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寓山注》序
【明】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日“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①。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丕以为苦。两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一径未通,意犹不慊②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原文有删节)
【注】①胼胝(piánzhT):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②慊(qiè):满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荷畚锸——荷:挑
B.而幽敞各极其致——致:尽头
C.险者夷之——夷:使……平坦
D.都堪泛月迎风——堪:可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若有感触焉者——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其下平田十余亩——其可怪也欤
C.乃可以称园矣——精思傅会,十乃成
D.园以内花木之繁——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的一组是( )
①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
②于二十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③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④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一径未通,意犹不慊也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家旁有座名为“寓山”的小山,原是季超、止祥两兄弟交换所得,后来被废置。二十余后作者辞官回家,路过寓山,动了建造山园的心思。
B.作者只想在山上修建三五座房子,虽然自始至终对于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但在修建过程中兴致愈加浓厚,朝出暮归,乐此不疲,痴迷于山园建造。
C.作者营构山园时,讲究水石、室庐与花木的搭配适宜,轩与斋、室与山房以类相从.桥、榭、径、峰高低错落;体现了虚实相映、聚散结合等特色。
D.山园的建造,始于乙亥仲冬,至丙子孟春建成草堂、斋与轩,当仲夏又开始营建,后又经过从十一月到第二春天的百余天修建,山园终于告成。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D
4.B
5.(1)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
(2)严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我都不认为是苦。
(3)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uedu/wenyanwen/500194.html
相关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阅读训练附答案
明史?孙振基传 阅读附答案
“吴广素爱人”“秦二世元七月”比较阅读及答案理解
实用类文本阅读:《苏东坡传(节选)》(林语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于休烈,河南人也 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