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苏洵《管仲论》阅读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答案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管仲论

[宋]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①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②,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③。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卡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晋)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④之虐,不如孝公⑤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吾观史?,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古文观止》岳麓书社,有删改)

【注】①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专权。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②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罐兜(人名)、三苗(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③少正卯:春秋时鲁国人。④灵公:晋灵公,晋文公之孙。⑤ 孝公: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

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秋 攘:排斥

B. 其祸蔓延,讫简公 讫:至,到

C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 絷:拴,系,捆住

D.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逆:违背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 ①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 ①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之负赵

D ①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②作《师说》以贻之

7.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 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

B.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为“不知本”。

C针对管仲临死前不荐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像史?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D.苏洵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只 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的真面目。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断句。(3分)

9. 下列文句断句不的一项是

A.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镑/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B. 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 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

C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D.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 开宗明义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uedu/wenyanwen/412647.html

相关阅读:于休烈,河南人也 阅读附答案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阅读训练附答案
“吴广素爱人”“秦二世元七月”比较阅读及答案理解
实用类文本阅读:《苏东坡传(节选)》(林语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明史?孙振基传 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