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文与画?古文二百篇》序 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说明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文与画?古文二百篇》序

文学是语言艺术、时间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这两种艺术的通感,一般只能建立在意象相同即物我交感时对象提供的感受的一致上。例如读到一幅草木零落的秋景图,不禁要想起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有时也因人因事触发而使文与画沟通,如读文同的《墨竹图》而想起苏轼纪念他的文句“故画竹,必得成竹于胸中”,如此等等。

然而,在中国文与画的传统中,两者却有别样沟通的因缘。中国画的大宗和主流是文人画,晋唐以降,顾恺之、王维等大批文学家也是画坛巨匠,或为开派人,或为一时巨擘,宋明至今,此风不绝,画家兼通文事者比比,无庸详举。读画人的欣赏习惯,也轻视“匠气”,遂使不是文学家的画师,也向文人画看齐。既然画家与文学家一身二任,宣泄于文学作品中的主体思想和情感,自然和宣泄于画幅中的思想和感情相通,文心与画意仿佛其人,这也是自然之理。这就使中国文学与中国绘画格外有沟通的因缘。中国的画家还特别喜欢从优秀的古文作品中觅取题材,或取其整体,或取其形象的局部,乃至一词一句,加以发挥,这种情况也是人所共知的。传世名画中,以《洛神赋》《兰亭序》《桃花源记》《赤壁赋》等名文为画题者络绎不绝,更使文与画交相辉映,各竭其妙。至于小说人物之摹为绣像,文学故事之演为画材,则更为普遍。小说人物绣像几乎可见于各种流传广泛的小说文本,文学故事画则可于近世的连环画中屡见,成为大众化的文画结合体。

文与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艺术表现方法上两者的用武之地各有长短。有画面上所不能尽而文笔得以委曲表达的情况,也有文笔所不能显豁而画面可以生动描摹的情况,更有两者互济互补、相得益彰的情况。本书选收古文二百余篇,并系统地配以上海、北京、南京、杭州、西安及香港等地著名画家的绘画,便于读者赏文采而明画艺,观画艺而益明文情。这在两门艺术上都是创举,相信比单独赏读名作和单独观赏绘画更能强化读者的美感体验,使历代讽咏不绝的名文更增其光辉。

1.对第二段中“文心与画意仿佛其人”一语,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读了他的文章,就能看懂他的画。

B.看懂了他的画,就能更好地读懂他的文章。

C.无论是文章还是绘画,都跟作者本人一样。

D.无论文章还是绘画,意旨都跟作者的思维和感情紧密关联。

2.第三段中说文与画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两者的用武之地各有长短”。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属于语言和时间艺术,“画”属于造型和空间艺术,二者只能进行有限的沟通。

B.“文”能作具体细腻的表达,曲尽其妙,“画”在这一方面则并非无所不能。

C.“画”是直观、显豁的,能进行生动的描摹,而这恰好可能正是“文”的短处。

D.“文”与“画”在艺术表现方法上有相互补济的可能,做得好,能使二者各避其短而扬其长 。

3.对文中所说的“文画兼读”的好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画兼读,“赏文采而明画艺”,不仅能更好地把握文意,玩味语言,也有利于读懂画作。

B.文画兼读,可以提高读者素质,提升文化品位,避免陋俗与匠气。

C.文画兼读,是对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的学习与继承。

D.文画兼读,能强化读者的美感体验,使文与画的鉴赏相得益彰。

4.依据文意,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观赏一位画家的画作,继而想起另一位文士对这位画家的评价,这只是一种相关的联想,并不意味着读文赏画时美感体验完全相同。

B.读文赏画,如果仅仅因为文与画描述的对象相同而产生某种一致的感受,则这种情感的沟通还只是初始的局部的。

C.从历史上看,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流。文士都能作画,画家亦多能通文,为文与画的沟通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D.中国画家特别喜欢从优秀的古文作品和文学故事中觅取题材,是文画结合传统的又一生动例证。

参考答案:

27.【答案】1.D 2.A 3.A 4.C

【解析】1.对词语的理解,可参看它上面的文字。上文说的意思是,宣泄于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宣泄于画幅中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而这个思想感情都是一身二任的作者的,通过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也就自然地理解了作者。

2.文和画“只能进行有限的沟通”的意思在原文中没有,而且也不属于题干中的“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各有长短”。

3.A项错在“读懂画作”,“读懂画作”是指读懂画的意思,而原文是“赏文采而明画艺”,“明画艺”即鉴赏绘画艺术。

4.C项错误,“文士都能作画”不对,原文说“画家兼通文事者比比”,即很多的意思,并不是人人都能作画;A、B两项的意思可参看第一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uedu/shuomingwen/388999.html

相关阅读:湿地阅读答案
吉利小斯《蝙蝠侠能否飞到现实中来?》初中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雾》阅读答案
杨先碧《追赶火车的移动站台》初中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罗祖德《我国为什么洪灾频繁》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