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纸币究竟该有什么文化符号》阅读答案及评分标准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说明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纸币究竟该有什么文化符号
  ①举国瞩目的两会尚未召开,一个关于钱的轰动性的建议便提前出炉。据企业家、慈善家陈光标表示,他将在旁听今年两会时建议人民币改版,在其上印《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名篇名言,使人们记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议传出,拍手称快、直呼雷人、讽刺挖苦等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②无论合适与否,该建议体现出的社会责任与包含的文化期望不应否定。面对当下社会许多领域出现道德失范、价值失落等种种社会病,从传统文化精神中寻找力量不啻为治疗社会病的一剂妙药。这种责任与文化的自觉意识难能可贵。
  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中介工具,而其中作为主币的纸币,更是经济社会中与人最为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几乎无人不与之接触,因此利用纸币流通性强和覆盖面广等特点,开发文化和教育功能,其合理性不言而喻,效果亦不可估量,对拓宽传统文化传播途径也不无启发。况且,国际上也不乏此类先例。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 ,比利时的团结就是力量,尼泊尔的祖国比天堂还宝贵,安道尔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新西兰的永远正直等,各种名言警句出现于10余个国家纸币上的事实也说明,利用这一重要介质传播文化、教育人民并非建议者的奇思异想。
  ④然而,纸币除了具有货币功能,更是多侧面地反映一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诉求。正如世界上80 %的纸币印有伟人 头像,其文化含意远远大于高识别与易仿伪作用。纸币中沉淀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几乎成为民族微缩版文明史、编年史、文化史。其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又岂是几个名篇、几句缄言所能尽显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即便一张张人民币上印满了金玉良言,有限的字句又如何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对其精神的领会,而非形式的拘泥,否则,即便人人将有限的名言佳句烂熟于胸,文化精神也许依然相去甚远。
⑤更何况,纸币不仅是文化载体,更是一件艺术品。正像中国山水画,也许无笔墨处正是妙境。今天的人民币中,无论是三潭印月、桂林山水、布达拉宫、泰山、长江三峡这些点缀中国大江南北的风景建筑典型,还是兰花、月季花、荷花和菊花这些具有特殊意味的传统审美意象,壮阔恢弘、气节高雅、品格留芳等民族传统文化品质尽在其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表现方式,正体现了我们民族含蓄内敛的文化特质。如今若将这无限情怀囿于有限的字句中,非要以连篇累牍的显性文字来覆盖隐性文化元素,岂非舍本逐末、画蛇添足?
(有删改)
16.改动第③段画直线句,使句子中没有不字却表达相同意思。(2分)
17. 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下面括号中(3分)
陈光标认为纸币作为特殊商品具有( )、( )的特点,所以提出在人民币上印名篇名言。
A.流通性强 B. 中介工具 C. 文化功能 D.覆盖面广 E.教育功能
18.以下语句可以作为第 段的论据,理由是
(5分)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我国货币从原始贝币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方孔钱,演变到出现第一张纸币交子,直至发展到第五套人民币。
19.阅读全文可知,作者认为陈光标提议的价值在于 。
但也表明了不赞同这一提议的理由,认为陈光标的提议
; (6分)
20.文章第③段作者肯定了在纸币上印名言,第⑤段却又认为在人民币上印名篇名言是舍本求末、画蛇添足。阅读全文后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uedu/shuomingwen/1037517.html

相关阅读:《城市的特色》阅读答案
《说鼠》说明文阅读答案
故宫三大殿阅读答案(2012四川绵阳中考)
《人口与环境》阅读答案
《国际奥委会要求北京奥运场馆在赛前一建成》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