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宝宝怕什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儿童心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在蹒跚学步或更早的时候,宝宝就可能体验到恐惧。狗吠声、鞭炮声令他害怕;某种颜色的衣服、某个长相特别的人也会使他感到莫名的恐惧……当宝宝害怕时,你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不断帮助他面对恐惧;如果你对他的恐惧漠不关心或者过度保护,则会使他的心灵在某一点上停滞不前,给日后成长投下阴影。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会有不同的恐惧体验。
0~1岁
宝宝的心里话:
“爸爸、妈妈、我熟悉的人到哪里去了?”
“天啊,周围怎么这么大的声音,这种声音会伤害我吗?”
“什么东西在我眼前一闪一闪,不知道哇,呜呜……”
典型恐惧:环境因素的突然改变。
当宝宝熟悉的照料者更换时,当声音的分贝突然增强时,当身体感觉猛然下坠时,或遭遇刺眼的光线(如闪光灯)时……宝宝都会觉得很害怕,18个月后这种情况会基本缓解。
解析:
*0~1岁是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宝宝所依恋的对象将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此在更换照料者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
*周围很多非自然的力量,像噪声、闪光灯,都是小宝宝无法抗御的,他所能作出的反应,只能是因为害怕而哭闹。
妈妈对策:
*在改变环境因素之前,尽可能设置一个过渡。比如:增加新照料者在宝宝面前出现的频率,或让原照料者再陪伴一段时间。
*减少或避免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如控制居室声音,拍照时尽量不用闪光灯。
*针对身体下坠,可以在宝宝七八个月的时候玩一些相关的运动游戏,如在宝宝精神状态较好的情况下,扶着他的腋下,慢慢举过头顶,接着快速下降至你的胸前。开始时幅度不宜太大,慢慢地,适当加大幅度。这个游戏不仅可以缓解宝宝内心的恐惧,还可以促进感觉统合功能的协调发展。
1岁半左右
宝宝的心里话:
“我没有见过你,不要靠近我!”
“你是谁?你不会把我给抢走吧?你快点走开呀……”
“妈妈到哪儿去了?我看不到她了,她会不要我吗?”
典型恐惧:与爸爸妈妈分离、与陌生人相处。
诸如“我们带你妈妈走喽”、“你妈妈不要你了,今天跟我回去吧”、“陌生人来了”之类的话,会令1岁多的宝宝惊慌失措,恐惧万分。3~4岁时,这种恐惧感会逐渐减弱和消失。
解析:
*妈妈往往是宝宝最强烈和最早的依恋对象。如果硬将母子分开,或让陌生人介入,宝宝会产生极强的负性情绪和行为反常,甚至造成无法弥合的情感创伤。
•一般而言,1岁半到2岁左右是宝宝产生分离焦虑的高峰期。1岁半的宝宝还不能分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真实的,如果对不恰当的玩笑信以为真,将会加深恐惧感。
妈妈对策:
*事先尝试与你分离,是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的最佳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增加分离的时间。在离开的时候,你要明白无误地告诉宝宝离开的原因、之后的安排以及你什么时候再回来。离开期间,请选择宝宝比较熟悉的人,如爷爷、奶奶来照顾他。
*重复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如“藏猫猫”,通过游戏告诉宝宝:妈妈不见了,然后又回来了。当他相信“不见的妈妈总会出现”时,分离焦虑这一关也就过得差不多了。
......

关注《亲子》(0-3岁育儿宝典),了解更多小宝宝的心理世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970588.html

相关阅读:妈妈要做解开孩子心结的好医生
孩子的恐惧与年龄有关
测测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导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3个独特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