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是否安全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儿童心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以来,心理治疗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有心理障碍的病人可用心理治疗,但并非所有疾病都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解决,不同疾病对心理治疗的反应是不一样的,精神病性症状越重,心理治疗收益越小,而精神药物对其却有肯定的疗效。但“病感”越重,则心理治疗收益越大。因此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不能排斥药物治疗,尤其是应用精神药物。如儿童多动症可用自我指导训练和服用利太灵,但前者要求专人指导,适合于学校,后者简便有效,家长儿童易接受。 

  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必须选用抗精神病药物,在症状有所控制的情况下,加以心理治疗。目前临床上抗精神病药分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和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前者虽然对阳性症状疗效好,但因会出现锥体外系及过度镇静的不良反应,患者无法接受,而影响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导致病情的复发。但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奥兰扎平、奎硫平等药对阴性、阳性症状均有效,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轻,镇静作用小,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 

  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可选用抗抑郁药。因三环类药物的外周抗胆碱能作用,会出现口干、视物模糊、尿潴留、便秘及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因此对老年、有躯体疾病选用此类药物需慎重。SSRI类的新型抗抑郁药因其抗抑郁作用与三环类相似,但因不良反应轻,禁忌证少,适用范围广。另外SSRI类药物还有抗强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因治疗剂量比抗抑郁剂量要大,且不良反应轻,患者易接受。 

  焦虑症的患者可选用能够减轻焦虑、紧张、恐惧、稳定情绪、并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焦虑药。苯二氮桌类药物是最常用于控制焦虑症状,该类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用药后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小。该类药物种类很多,主要依据个人的敏感性及失眠的状况加以选用一种,其中抗焦虑作用较强的有阿普唑仑、氯硝安定、罗拉等,但该类药物易产生耐受性及依赖性,因此药物的选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减剂量,预防药物的成瘾。

  那些已影响患者的情绪和日常工作的失眠障碍者,可通过一般的心理治疗使患者了解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减少不必要的预期性的焦虑反应。也可在医师的指导下给予药物治疗如苯二氮桌类药物,但不易长期。如伴抑郁症状者即给予抗抑郁药。 

  总之,患有心理障碍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作者分别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教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968667.html

相关阅读: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导
孩子的恐惧与年龄有关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3个独特的表现
测测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妈妈要做解开孩子心结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