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希费尔布什和麦考密克在研究儿童获得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1)儿童在学说话时经常说什么(儿童的感觉一运动能力和概括能力与语言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儿童说话的内容往往是他们所处环境中的事物,事件及其关系,他们尤其喜欢谈论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经常与之接触的事物。许多孩子最初学会的物体名称是“球”,“地毯”或“小甜饼干”,人物名称是“妈妈”或“小猫”,与人交往的词汇是“不”和“请”,行为词汇是“再见”、“离开”或“下地”。看来,他们掌握新物体名称的主要依据是事物的感性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结构和味道)。
(2)儿童最初学说话时是如何掌握语言的形式和结构的(他们是如何学会使用语言的)?
婴儿简单地发声是他们最初与人交流的方式。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声音会逐渐演变为成人的语言。孩子必须学会使用常用词汇和句子,才能进行更复杂和更高级的交流。父母对孩子讲的话一般来说适合于孩子的认识水平。他们通过与孩子谈论大家(孩子和父母)正在做的事情来不断给孩子上“语言课”。父母还不断变化与孩子交谈的方式,使孩子的话吉与认识发展相适应,从而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和加强他们的语言能力。
(3)孩子是如何学会使用语言的(他们是如何学会用语盲来满足自己的交流需要的)?
这一问题与语言的实用性有关-在同父母的最初接触中,孩子们发现自己发出的声音可以影响父母的行为;同时,父母发出的声音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了解到声音的这种作用后,孩子便开始通过比划物体和指挥别人的行动来有意识地与别人交流。他们会发现自己的语言可以产生某些因果关系。2岁的正常孩子可以掌握讲话的基本规律,即要想使交流取得效果,就必须把握讲话的时机、经常重复说过的话和把话说明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710595.html
相关阅读:家长如何培养出能说会道的宝宝呢-
1岁7-8个月宝宝爱看的书
孩子出现口吃时的教育对策
孩子发烧夜间如何护理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演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