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家园同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性格培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现代心理学家把幼儿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适应具有与他人保持正常关系、进行交往的能力作为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美国的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在未来社会,成功源于30%的才能加70%的人际协调能力。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加上居住环境越来越封闭,幼儿在家没有玩耍嬉戏的伙伴,失去了不少人际交往的机会,有的家长怕孩子出门不安全,怕孩子在一起会吵闹,弄乱房间,宁愿多花钱买些玩具让孩子在家玩也不愿带孩子出门或请别的孩子来家玩,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孤独、霸道。在幼儿群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幼儿身边总会围绕着许多孩子,他们总会和同伴打成一片,积极愉快地活动;而有些孩子却游离于集体之外,总被同伴排斥,幼儿的交往能力差异很大。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行为特征:这是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体现
  幼儿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同伴地位,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擅长双向交往和群体交往,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愿意分享,能坚持合作,这样的孩子极易被小朋友们看做“领导”,人际关系“如鱼得水”从不感到寂寞。被拒斥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比较笨拙和不明智,经常表现出许多攻击行为甚至反杜会行为,许多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特点。
  2、社会认知能力;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其社交地位影响很大。受欢迎的孩子大都倾向于成为优秀的社会问题的处理者,能很好地解决冲突,被拒斥的幼儿平时表现出对同伴更多的批评、敌意,更容易活动过度或离群,以自我为中心。
  3、教师的影响:一个孩子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孩子的评价。在教学中,我有这样的体会,老师喜欢某个幼儿,经常关注他,其他小朋友虽然会“嫉妒”但不由自主地还是愿意和他一起游戏,曾经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幼儿的最强有力的人物。
  4.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同伴关系有重要影响,如母亲对幼儿与同伴交往千预与否,父母的人格、家庭氛围宽松与否,无不影响着孩子的与人交往,家长的干预或插手越多,孩子往往越难以发展起社交技能。
  鉴于以上种种因素,如何才能让幼儿融入集体之中,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呢?我认为幼儿园与家庭应携手配合,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为幼儿创设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培养幼儿杜交能力的基础
  首先,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培养幼儿社交能力首先要做的是使幼儿与家庭成员之间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幼儿对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心理期特,而这种平等和谐的关系首先来自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而不仅仅是父母给予孩子的关爱,父母给予孩子的充分的关爱是应该的,也是幼儿形成健康稳定的社交心理的根本,但是如果父母因为孩子小,就一味地溺爱孩子的话,也许就会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幼儿关爱他人的权利和情感体验,渐渐地您也许会发现孩子养成了惟我独尊的性格缺陷,不懂得体谅关心他人。
  其次,父母还要特别注意成人间交往的态度和行为,因为父母的一言一形往往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家长们一定看过中央台黄金时段的一则广告:每天,劳累了一天的妈妈总忘不了给婆婆端来一盆热水,让老人家暖暖脚,舒舒心,站在一旁的孩子深受触动,也端来一盆热水,走到妈妈跟前,甜甜地说:’妈妈洗脚。”相信为人父母者,看到这一情景,无不深受感动。它也生动地告诉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关爱,光靠口头教育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营造一个互相关爱的家庭环境:父母要以自身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感染孩子,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社交榜样.父母对待孩子及其家庭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往往也成为孩子对待家长和同伴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三、教给幼儿基本的社交规则、技巧是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关键
  交往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是很愿意和人交往的,但由于缺乏交往技巧和不懂得社交规则,或采取不正确的交往方式,而表现出不怡当的行为特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有时甚至会伤害同伴拉拉扭扭,甚至大打出手,伤害同伴。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幼儿掌握和运用各种良好的交往技能,提高交往能力,我们指导幼儿在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早晨来园和晚间离园向同伴问好、道别;平常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用”请、谢谢’等等,使幼儿知道只有懂礼藐的孩子,别人才愿意和你一起玩,互相之间才能成为好朋友。针对交往过程中个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组织周围的幼儿讨论,让幼儿想出解决的办法,并悟出其中的道理,同时对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
  第一、根据幼儿好模仿的特点,可以在幼儿的同伴中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交榜样。与亲子交往和师生交往相比,同伴交往往往具有明显的平等性,孩子能在同伴交往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可是,有些家长往往因为孩子在与同伴交住中受到忽略、攻击等挫折,就采取保护和回避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正因为同伴交往中没有成人权威的干涉,孩子享有充分的自由,自己选择、建构同伴群体,幼儿多半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同伴群体的影响。
  第二、要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互助、合作,并且对幼儿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的分享和谦让给予及时的肯定,强化幼儿积极的社交行为。
  第三、对孩子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争吵和打闹行为要给予充分理解和理性的疏导。幼儿由于年龄小,最显著的心理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争吵和打闹往往是他们特殊的交流方式。成人应冷静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能使两个小伙伴满意,避免用成人的定式去给孩子的行为定性,更不要为幼儿的矛盾大动肝火。那样,容易让孩子失去交往的信心。
  四、积极主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机会,是提高幼儿社交能力的必由之路
  幼儿与同伴,特别是同龄人的交往,对于幼儿掌握社交的本领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温馨和谐的社交情境,并给幼儿提供充分的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如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有意识地在班上设立作画讲述区、时装表演区、下棋区、聊天区、互换玩具区、娱乐区、电话区等,在这些区域里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进行积极的交往。如互换玩具区,幼儿可将家里带来的玩具.在这个区域里交换着玩.但交换时有规则:要借玩具的幼儿.应该用札貌的语言求借,允许后,借出玩具的幼儿应向借方介绍玩具的玩法,玩后物归原主时要道谢。棋类区,三四个幼儿自由组成一组,能力强的幼儿多出谋划策,教不会的幼儿,在下棋中幼儿交往甚密,思维活跃。时装表演区,女同学为主,七八个人一组,轮流当演员或观众;她们在一起商量出场顺序、怎么表演。表演到高潮时,当观众的小朋友也恰到好处一束花,台上台下交触在一块,连胆小不愿意交往的幼儿也想上台摆弄一下。幼儿在创设环境中无拘无束、愉快地玩着,体验到了交往的情趣。同时,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培养幼儿关心别人的美好情感,如幼儿在班上过生日时,我们带上一块蛋糕,组织全体幼儿为过生日的幼儿然花环,送上幼儿自制的小礼物,献上一句祝福的话,唱一首”生日快乐”歌.然后品尝蛋糕,全体幼儿沉浸在和睦温馨、活泼向上的集体生活,幼儿从中体验到了被人爱和爱别人的幸福。
  五、多带幼儿接触外界,为幼儿创造各种各样的交往空间,是提高幼儿社交能力的途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交往的面更广,他们渴望能认识更多的朋友幼儿的社交能力仅仅局限于家长、教师、同伴这个近距离的系统中是远远不够的,幼儿的交往范围还有更大的社会大舞台。
  1、父母要多抽时间跟幼儿文流,尽可能多的带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让幼儿乐于参加各种活动,与幼儿交朋友,成为幼儿学会交流的第一导师。
  2.鼓励幼儿与人交往为幼儿提供交朋友的机会,克服怕生的心理,让幼儿学会宽容别人,爱护别人,在适当的情况下,引导幼儿同生人交谈。如带孩子逛商店时,让孩子试(jy135幼儿教育 )着主动与营业员交往,提出自己的购物需求,带孩子到医院就医时,对于医生的提问,鼓励幼儿自己回答;在儿童游乐园鼓励幼儿主动与周围的小朋友合作游戏;定期邀请小朋友到家中作客……从日常小事开始,逐步拓展幼儿的交往空间,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六、把促进幼儿社会交往,明确列入系统教学计划之中,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中重要一环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意识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有意识地安排经常性的幼儿交往训练和练习活动。例如,我们经过观察发现,班上的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甚少,来园离园,只是跟老师打个招呼。于是我们就把幼儿之问礼貌交往列入晨间接待和晚间离园活动内容中,要求幼儿不仅向老师问好道别,也要向同伴问好道别。一天、二天的提醒练习,一周、二周的持续强化,经过一段时间后,礼貌问好就成为幼儿的自觉习惯,并把这用于与班外小朋友交往以至亲友和社会场合中,在一日活动中,我们把自由活动时间作为幼儿学习、练习社会文往的重点时间,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体验到自己是行动的主人,感受到行动后的满足与愉快,老师成为了组织者,设计了许多小游戏。如打电话、下棋、套绳、好朋友、作画、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共同爱好的伙伴,玩得饶有兴致。
  总之,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在幼儿园、家庭中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条件、精心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618996.html

相关阅读:父母不要怕孩子内向
10件小事毁掉孩子自信心!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没有理想的孩子才会厌学
玩耍,是宝宝乐观个性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