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宝宝看世界的第一眼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婴儿看世界,一开始看到的是光和影,物体的模糊轮廓。随着视网膜的发育,双眼同时观看和聚焦的能力的形成,婴儿眼中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清晰了。一般认为,在第四个月,婴儿的视力有了显著的进步。想象一下,从这个时候起,有多少事物是她第一次看见的,她的小脑瓜里会产生多少惊讶和疑问。

  据我观察,大约在半岁左右,啾啾开始表现出了一种好奇心,特别留意看周围的事物,用她妈妈的话说,一副爱管闲事的样子。

  她饿了,我说爸爸给冲奶粉,当时她在妈妈怀里,便用专注的目光看着我的一举一动,看我从冰箱顶上取下奶粉罐,在我取下以后,还非常留意地又朝冰箱顶上那个位置瞥了一眼,看我往奶瓶里放奶粉,倒开水,等等,一个环节也不放过。

  有一回,红开玩笑打我的屁股,打完后,她久久地盯着我屁股上刚才被打的那一块地方。

  我抱她在镜子前,举起右手做动作。她看着镜中的我的右手,又转脸看我,看见了我的正在做动作的右手,立刻一脸惊奇。于是,她来回看镜中和镜外,仿佛察觉到了一种联系。

  在一家餐馆,我抱她站在大玻璃鱼缸前,她使劲把小身子朝前倾,目不转睛地追随着金鱼们的游动。我们吃涮羊肉,她惊奇地朝锅的上方看,原来在看冉冉上升的热气。

  抱她在户外,她在大人怀里不停地东张西望,还常常使劲仰着脸,那样专注地看天,看天际的树影。

  我们驱车外出,街上有一种彩灯,模拟焰火的绽开,红用声音形容绽开的节奏,称它为“蓬蓬蓬”灯灯。她每次看到,就说“蓬蓬蓬”,眼中满含惊喜。

  在海德堡,某日黄昏,我们一家在城堡前的阳台上。暮色渐渐四合,我们倚着石栏,看城堡脚下的灯火陆续闪亮,勾画出城市和内卡河上老桥的轮廓。回头看,月亮在残墙背后升起,恰好嵌在一个没有窗棂的窗口中间。

  “啾啾,看月亮。”我指给出生九个多月的女儿看。

  她抬起头来,看见了,眼中略含惊奇。从此她记住了月亮,再说月亮,她就会抬头找并且找到。

  走在路上,她常常停下来,伸出一根食指,指向云彩,落日,飞鸟,天边淡淡的月痕,高空只有微粒大小的飞机,或者偶尔飞过的一只苍蝇,发出一声惊叹。

  我在许多孩子身上发现,婴幼儿的共同特点是关注细小事物。

  在会走路之前,啾啾坐学步车,经常扒在学步车的围栏上横冲直撞,最醉心的事是冲到各个柜子前去研究插在锁眼里的钥匙,握着钥匙把柜门打开。然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她手里举着妈妈的一只鞋子或爸爸的一件上衣。

  她爱琢磨。我常常蹲下往小童车底部的网篮里放东西或从中取东西,后来发现,她也常常蹲下朝那里张望,或者从地上捡一些沙子朝里面放。她还喜欢抚弄小童车的各个部件,或者她在任何地方发现的任何物件上的镶嵌部位。

  在城堡,草地上有一个干涸的圆形喷泉池,四周围着石墙。我把她放进池里,她在里面走。靠墙有一截铁管,大约是废弃了的水龙头,她用手抚摩它,细心琢磨一会儿,然后走开,到处走走,接着又回到铁管旁琢磨,又走开,如此反复再三。那截铁管仿佛成了她的家,使她牵挂和踏实。到观景台,那里地上嵌着一块圆铁皮,她不停地站上去,走下来。妈妈在喊她,她舍不得离开那块铁皮,就充耳不闻。美丽的城堡花园,她关注的是铁管、铁皮这种不入大人之眼的小玩意儿。她看不见风景,她自己就是风景。

  婴幼儿还有一个特点:善于看出事物中的可笑之处,或自以为可笑之处,报以领会的笑。

  我抱着半岁的啾啾站在柜子旁,柜中有一些瓷器。以前,她对这些瓷器视而不见,而这时,有好几次,她自己发现了那个叫做大哈笑的弥勒佛,每次必出声地笑,仿佛受了那夸张笑态的感染。

  红买回一只甲鱼,放在盆里。我们把甲鱼翻过来,腹部朝上,甲鱼便四脚乱动,借头和脖子的力量把身子翻回去。每见此景,她也大笑不止。

  打印机正在工作,纸从机器下端一截截吐出,她看见了,视线便停留在移动的纸上,哈哈笑几声,又哈哈笑几声,仿佛琢磨出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她快一岁时,我带她在院子里玩,我们与一只小老鼠捉了好久迷藏。那是屋后的墙根,靠墙有一个装电闸的金属盒,一只小老鼠在墙根走动,因为我们的走近,就立即躲到金属盒后面去了。自此开始,它便试图从金属盒后面钻出,夺路而逃。可是,不论它从哪一端钻出,我抱着啾啾就在那一端出现,而她见了它那鬼鬼祟祟的样子便忍不住大笑,我因为她大笑也忍不住大笑,小老鼠则被这一片大笑声吓得赶紧缩了回去。就这样,它不停地钻出又缩回,啾啾和我不停地大笑,如此相峙了一二十分钟。如果不是我抱她走开,这游戏还会继续下去。她对此印象至深,许多天后,只要我带她到那个金属盒前,她的目光就会寻找那只小老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605451.html

相关阅读:孩子成长始于模仿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