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孩子天生都是心灵感应大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心理教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心灵感应,说起来总给我们很玄妙的感觉。但是,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很多相关的事实。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家五星级的酒店。洗漱完毕,豆妈将小豆放在床上靠墙的一侧。小豆立刻惊叫起来,连滚带爬地逃到了床的另一侧。为了尽可能离墙壁更远些,她甚至将小身子缩成了一团。看到小豆这副可怜模样,豆妈不由心里暗暗叫苦。这下坏了!今晚非挑战自己的极限不可了。

  豆妈从小就怕挨着墙壁睡,尤其在家以外的地方,更是无法忍受睡在靠墙的位置。这跟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有一次,豆妈借住在亲戚家。关灯后没多久,她突然觉得腿上有什么东西在爬。豆妈尖叫一声爬了起来,赶紧打开灯查看,结果发现床上、墙壁上居然爬着三两条不知名的小虫子。看到那些长着许多腿的小虫子,豆妈一夜无眠。那一晚的经历给豆妈内心深处留下了阴影。从此,她再也不敢挨着墙壁入睡了。此刻,豆妈就隐隐有些担心,如果睡梦中突然有小虫子通过墙壁爬到床上来,那可怎么办?理智告诉她,这家五星级的酒店舒适、干净,完全没有那样的可能性。但此刻,无论她如何说服自己,却怎么也摆脱不了心里发毛的感觉。豆妈心想,光自己害怕也就罢了,这小家伙怎么会跟妈妈一模一样呢?她可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啊!这实在太令人费解了!难道连这种癖好也遗传?豆妈确信,在小豆面前,她表现得很镇定,按说,小豆不至于看出自己内心的恐惧而受到影响呀。可是,小家伙的这种恐惧到底源自哪里呢?

  实际上,孩子具有直指人心的本能。我们想什么,要什么,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恐惧什么,回避什么……一切都在他的监控之中。很多爸爸妈妈都还没意识到这点。正因为敏感地察觉到了妈妈内心的恐惧,小豆才会有如此表现。

  记得琛琛小的时候,我也有过很多类似的体验。那时每逢先生出差,一到晚上,我就会莫名地有种恐惧感。当然,这样的夜晚,琛琛也会睡得很不踏实。奇怪的是,爸爸一回家,我不恐惧了,他立刻就睡得香了。看来,我自以为隐藏得很好的恐惧还是被小家伙察觉到了。

  林怡育儿会所全日班开班之后,我们对孩子这种直指人心的本能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记得开班初期,有位妈妈在听过我的讲座后,毫不犹豫便将孩子送到了会所。孩子第一天进门的时候,妈妈郑重地将我介绍给孩子:“这是林老师。妈妈相信她。你遇到困难可以找林老师。林老师一定会帮你的。”妈妈对我发自内心的信赖影响了孩子,于是,在孩子还没有度过分离焦虑期的那些日子里,只要她情绪低落,就会第一时间来找我。每次她告诉我想妈妈或者有别的困难的时候,只要我协助她解决了问题,或者抱抱她,她的情绪很快就会稳定下来。

  就以孩子入园这件事来说,不管去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不管带班的老师如何,每个孩子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时的反应都不相同。一个谨慎的孩子,不管遇见什么样的老师,他都会表现得比较谨慎,需要时间慢慢去适应。并且,这类孩子的爸爸妈妈或者主要抚养人通常也比较谨慎,或者他们对孩子的适应能力缺乏信心,总担心孩子适应困难,内心很焦虑。这一类型的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进程就会比较慢。因为适应慢,家长就更容易焦虑,导致孩子也变得焦虑,适应起来更困难。如果家长接纳孩子比较谨慎这个特点,放松地面对,孩子适应起来反而会更快些。相反,一个活泼开朗、很容易接纳他人,对孩子的某些“问题”不那么在意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孩子通常也活泼开朗,进入幼儿园之后很快就打开心扉,接纳老师、接纳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个别的孩子甚至完全没有分离焦虑的表现。因此,在《上幼儿园不用愁:宝宝第一次走向社会亲子应对指南》系列丛书的父母篇,我特别强调了一点——要帮助孩子尽快克服分离焦虑,首先爸爸妈妈自身要放松。爸爸妈妈放松了,孩子才会跟着放松,否则在孩子身上下再多的工夫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家庭成员内心深处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扰动,导致他的行为与状态发生改变。时间长了,看到班里哪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们立刻就可以准确判断出他们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诸如:甲孩子的奶奶来了,妈妈正疲于应付婆媳关系;乙孩子的爸爸工作压力大,内心有些焦躁;丙孩子的爸爸派驻某国,爸爸妈妈正在适应中……孩子就像灵敏的心灵温度计,随时都可以感受到环境中“心灵气候”的变化。

  从孩子的这些反应可以看出,在灵魂深处,我们与孩子往往是一体的。他们始终与我们息息相通。我们身上带着的各种信息都会以某种不知情的方式被孩子感应到,无形中对他施加影响。因此,我们焦虑,孩子就焦虑;我们恐惧,孩子就恐惧;我们对孩子不放心,孩子对自己就缺乏信心;我们内心充满了怨恨,孩子就不会充满爱心……反过来,我们快乐,孩子就快乐;我们放松,孩子就不紧张;我们自信,孩子就信心满满;我们富有耐心,孩子就不轻易急躁;我们内心满溢着爱,孩子的内心也会充满爱意……

  孩子不仅可以敏感地察觉到家庭成员的内心,就连陌生人也不例外。

  记得琛琛小的时候,我们有个邻居,总喜欢逗孩子玩儿,并且以把孩子逗哭为乐。院里所有的孩子,只要见到他,远远的就会尖叫着逃开。琛琛第一次见他便大哭着要逃离,尽管他那天是笑眯眯走过来的,看起来没有恶意,事实上也真没打算把琛琛逗哭。可是,孩子就是这么敏感。

  我们经常会提到谁谁有孩子缘,或没有孩子缘,真正的原因就在这里。一个发自内心喜欢孩子的人,不管哪个孩子见到他,都会由衷地喜欢他。即便很谨慎的孩子也会对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逐渐接纳他,最终跟他很亲近。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孩子的人,一见到小孩子就两眼放光。因此,我朋友家的那些孩子个个跟我很亲近。只要到了我家,他们基本都是乐不思蜀。

  相反,一个不喜欢孩子的人,孩子通常跟他也会很有距离感。当然,也可能如我那位邻居一样喜欢孩子,但是喜欢的方式让孩子无法接受,孩子也会本能地拒绝他。还有一种情形是,有些人内心深处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当孩子遇见他们的时候,也会感知到那种负面的能量,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拒绝对方。

  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孩子,试着站在他的角度去体察他的感受,就会发现,孩子都是天生的心灵感应大师,无论我们内心起了什么样的波澜,小家伙都可以敏感察觉到,并以他特别的方式反映出来。很多人都不相信孩子有这种本能,但这的确是事实。如果父母更细致地去观察孩子就会发现,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这种本能会弱化,甚至消失。也有少数人终生都感觉强烈,这类人可能会给人“大仙”一般的感觉。如果不懂孩子有这样一种本能,我们就很可能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作出不恰当的回应,给他带来负面的影响。相反,如果我们利用好孩子的这个特点,就可以不着痕迹地对其施加影响,使育儿这件事变得轻松。

  首先,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孩子是个好孩子。我们这种坚定的意念,孩子可以察觉到。孩子觉察到了,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并越来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我们成天把孩子的“问题”挂在嘴边,即便一些问题他原本没有,也会随着我们的谈论慢慢随之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心想事成”,它完全符合“吸引力法则”,即你想什么,期待什么,坚信什么,担心什么,什么就会来临。

  其次,我们要修炼好自己这颗心。只要我们自身心灵成长了,就可以避免给孩子不好的影响。明白了我们与孩子之间存在这层关系,当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说明就到了我们自我反省的时候了。因为,孩子的问题,根源往往在我们自己身上,比如我们的问题被孩子复制了,或者我们与孩子互动的模式有待改进等等。也可能,孩子并没有“问题”,是我们自身不了解孩子有某些阶段性的需求,所以才会把孩子那些正常的表现误以为是“问题”。就算孩子出现了某些“问题”,在我们自身没有改变、没有成长之前,试图去改变孩子,效果也不会明显,甚至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导致他所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或者某个“问题”消除了,又引发新的问题。不过,我们自身的问题往往很隐蔽,有时候我们发现不了,即便有人指出,我们也可能会本能地排斥。因此,作为爸爸妈妈,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这对我们养育好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就以小豆这个案例来说,只要豆妈自身的恐惧消除了,从内心深处接受了挨着墙壁睡也很安全这样的想法,小豆自然会察觉到妈妈的改变,从妈妈心灵深处读到一种安全的信息,她内心的恐惧自然也会跟着消除。相反,妈妈的问题解决不了,却想让小豆勇敢地接受挨着墙壁睡这件事,那一定是徒劳的。

  又或者,如果小豆妈坦然承认自己害怕虫子,而不去回避这个问题,换一种方式来引导小豆,结果也会完全不一样。

  豆妈:你为什么不肯挨着墙壁睡呢?

  小豆:我害怕。

  豆妈:哦,你害怕呀!那你害怕什么呢?

  小豆:不知道。

  豆妈:你知道吗?我小时候也害怕挨着墙壁睡。我害怕有小虫子。

  小豆:会有小虫子吗?

  豆妈:你觉得呢?

  小豆:会有吧?

  豆妈:那我们来找找看吧。

  之后,带着小豆各个角落搜寻一番,敲打敲打床铺、柜子,看看有没有虫子跑出来。再跟小豆继续讨论。

  豆妈:要有虫子,我们一敲打床铺、柜子,它们害怕了就会跑出来。我们找到小虫子了吗?

  小豆:没有。可是,他们要是躲着不出来呢?

  豆妈:那就说明它们怕我们。我们就不需要怕他们了。

  小豆:要是它们晚上悄悄跑出来咬我们呢?

  豆妈:你担心它会咬到你吗?放心吧,妈妈会保护你的。

  经过这一番讨论,孩子的恐惧就会消除大半,甚至完全消除。即便消除不了,也可以得到缓解。倘若真的看见了虫子,顺便把虫子给消灭了,孩子就会从中获得力量。他会明白,原来虫子比自己弱小多了,并不值得害怕。

  这些年,我遇见过不少爸爸妈妈,他们读了大量育儿类、心理学类书籍,结果反而变得很焦虑,在育儿这条路上战战兢兢,走得非常辛苦。他们的孩子不仅没有因此受益,反倒因为父母过于焦虑而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把书读偏了,用偏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事情,该重视的,我们要重视,但是如果重视过度,或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孩子的行为,将某些行为的危害夸大,由此变焦虑了,就一定会事与愿违。焦虑是养育孩子的大敌。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不妨先放下纠结,放下焦虑,试着乐观积极地去面对。我们的心态改变了,孩子自然会察觉到我们的变化,跟着改变。当我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不妨跟着感觉走。只要我们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和谐,我们和孩子的内心更加安宁、喜悦,通常就不会有错。

  当然,要放下焦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往往比较难。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转变过程。因为人都有一些习惯性的反应,这些反应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并被固化,我们称之为习性反应。我们很容易就陷入同样的反应模式。避免陷入习性反应的最好方式不是强求自己改变,而是试着去察觉自己当下的感受与情绪:他这样让我很愤怒/很受伤/无能为力/有挫败感……虽然这样做不能立竿见影地从根本上解决掉我们的问题,但至少,它可以将我们的心拉回自己身上,防止我们一时冲动,做出无意识中伤害孩子的事情。并且,如果我们经常这样自我觉察,就能更好地自我反省,最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事模式,让一切变得越来越易于掌控。

  当然,要从根本上消除有害的习性反应,需要经历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阅读一些身心灵修养及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开展一些身心灵修养的活动,如瑜伽、静坐、冥想等,有可能的话去参加一些相关的工作坊,对提升我们的心灵修养会有好处。

  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的自我分析,也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升自己。比如,我们可以试着做这样一件事:回想我们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印象深刻的事件,记录它们发生时自己的年龄,并分析这些事件对我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如果是负面的,我们是否还会在某些情景触动下陷入当年同样或类似的心境?我们现在对某些事情的反应模式是否与父母当年的反应模式一致,或者与我们当年面对父母时的反应模式一致?抛开当年那些不愉悦的体验,它是否也有一些积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负面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它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就会消除。这些事件带来的负面能量就会转化成正面能量。

  以我自己为例。我父母有5个孩子,就我一个女儿。也因此,母亲会更偏爱我一些。那时候,农村唯一的娱乐活动是看露天电影。小伙伴们常常是一部电影赶好几场,翻来覆去地看,从不厌倦。如果在自己村里放映,我还能有机会去看,要是在邻村放映,那妈妈是绝对不准许我去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妈妈担心我的安全。其他一些离家远一点儿的活动,我也是不能参加的。于是,小伙伴们都开开心心结伴同行的时候,我只好独自窝在家里生闷气。时间长了,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我开始胡思乱想,或者花大量的时间去观察环境中发生的一切。比如,小蚂蚁如何搬运食物,如何互相打招呼,蜘蛛如何捕食……

  很多年来,我都认为母亲如此管制我,是导致我内向、不善交际的根本原因,并深以为憾。成年后,我发现,每当我遇到某些事情,我总会不由自主陷入同样的反应模式,而这些反应模式与我儿时对母亲的反应模式完全一样。意识到这些,我开始暗示自己:一切都过去了,我可以自己做主,我可以换一种新的模式生活。此后,改变悄悄发生了。

  当然,在我自己成为妈妈之后,我也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对童年的经历带给我的影响也有了新的思考。其一,因为习惯了独自消磨时光,我耐受寂寞的能力超强。其二,当年的胡思乱想,使我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也因此,我常常会在独自一人的时候灵光一现,脑子里冒出很多奇怪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成就了今天的我。其三,当年观察蜘蛛蚂蚁的经历让我变得很专注,只要我想做的事情,就可以完全不受打扰。这使我做事情注意力更集中,也更有效率。其四,当年生过闷气之后,我找到了自我排解的办法,这使我变得更坚韧,并懂得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通。其五,在我换了一种方式看待我童年的这些经历之后,我内心的阴影消除了,也不再那么内向了。尽管我仍然很享受独处的时光,没事儿喜欢宅在家里,但这一点儿都不影响我交到更多的朋友。

  童年那些曾经带给我负面能量的事件,都在这样梳理的过程中转化成正面能量,成为我养育孩子、从事早教事业、帮助自身心灵成长最佳的养分。要完成这个转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换一种思考方式。当我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拥有越来越多的正面能量时,孩子自然就可以从我们这里感应到更多有益的成分。不仅如此,我们以不同视角看问题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对他未来的成长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

  最后,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是,因为孩子具有心灵感应的本能,当他进入某个环境,接触到某些人表现得特别抗拒的时候,建议不要强求他。他之所以这样,一定有他的理由。尊重孩子的感受很重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93730.html

相关阅读:该吃手时就吃手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尊重呵护童年不应仅在“六一”
揭示孩子说话暗藏的小秘密
让害羞宝宝勇于表现自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