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国的人很多,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却没有一点的业绩,是因为他们天生不聪明吗?人人都知道不是的,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的人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而有的人却迷失了方向,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乐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事,相对成功的机率也会很大.
你的孩子聪明吗?
死啃书本的孩子能成才吗?
你的孩子会运用知识吗?
你知道怎样才能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吗?
好孩子也不快乐,你知道吗?
好孩子也是矛盾重重、毛病重重、危机重重,你相信吗?
孩子的学习动力在哪里?
如何才能使孩子走向成功?
……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畅销书作家凌志军。没有想到,并非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他,居然对教育有着这么深的研究。请看他的最新、最切近现实的教育观??
死啃书本啃不出杰出人才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微软小子”一样聪明,可在现实生活中,像他们那样聪明的人为什么只是极少数?
早教中心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表层被至少140亿个脑细胞覆盖着,数量巨大。这些脑细胞中真正与智能相关的,只有大约5亿个。在普通人那里,它们被叫做“智力”;在生理学家那里,它们被叫做“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无论是黄种人、黑种人还是白种人,无论是高考状元还是落榜者,无论是博士还是文盲,无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只要经过健康的发育过程,他们大脑里的“神经元”数量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既然决定人的智能的“神经元”并无明显差别,人类又怎么会有聪明和不聪明之分?
按照张正友的解释是:“人的聪明不是靠神经元,而是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张正友是毕业于巴黎第十一大学的博士,现在是微软研究院的研究员。他的业余嗜好之一是研究人脑的生理结构。他的观点是:“中国人有句俗话叫‘三岁看老’,这是因为人脑的神经元在3岁之前就开始连接。你的神经元之间能不能很快地形成一条宽敞的通路,与你受的教育、接触的东西有关。有些通路,你不断地使用它,它就加强了;你不使用它,它就萎缩了。”
生理学家们的研究结果,似乎证明张正友说的不错。大脑并不是由互不相关的单个“神经元”堆积在一起的。事实上,“神经元”纠缠在一起,互相伸展,构成复杂的回路,它的形状犹如一棵棵枝杈繁茂的树,所以生理学家把它叫做“神经树”。人的智力的差距,与“神经元”互相纠缠伸展的速度和复杂性有关,而“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需要外部因素去激活。
早教网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还有另外一个特征,无论你是否激活它,是否发展它,它都会新陈代谢,都会死亡或者新生。实际上,我们每天睡觉的工夫,就会有至少10万个脑神经细胞死去,可我们还从来没有使用过它们呢。
这个事实令人沮丧:大多数人一生中只使用了自己大脑中10%~15%的“神经元”。当然,这一事实也令人激动。因为,你只要把沉睡着的“神经元”唤醒1%,就能让自己的智力出现飞跃。如果你能把“神经元”的使用率提高一倍,比如说达到30%,那你就变成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了。
“微软小子”“神童”张亚勤对大脑也有研究,他说:“人的大脑隐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同时它又有自己的结构。”“你记住了这个就要把那个忘了,这是记忆选择。好的教育方式是让你记住最重要的东西,不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你记住很多不重要的东西。比如做很多习题,做好几遍甚至几十遍,这就是让大脑僵化的过程,到最后连自己也糊涂了。”
从他们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通孩子没有达到本该有的聪明,一是没有外部因素去激活,二是没有受到真正好的教育,三是没有唤醒自身的潜能。
很多家长都喜欢把那些埋头啃书本的孩子标榜为好孩子。根据您的研究,那些死啃书本的孩子日后真的能成为杰出人才吗?
我们先来看看日后的杰出人才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吧。
早期教育“学习的关键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理解最根本的定义,其实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相反。所以,我觉得,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是很重要的。你的脑子里装了那么多没有用的东西,那些有用的东西就找不到了。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有用的东西无非就是那几样。你不用花很多时间去思考那些复杂的问题,只要理解那些最基本的原理,脑子里非常清楚,这样你的大脑的单位面积里产生的压强要比别人高得多,你花的时间是别人的1/10,但是你弄清楚了最重要的东西。”
“微软小子”童欣也说:“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我就不会像从前那么卖力地读死书。我不会仅仅为了分数就拼命去学那些我不感兴趣的课程。我可能只让它及格就够了。我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一些课本以外的东西。我会培养自己的兴趣。我要读更多的书。
“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我会更自觉地去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再只是灌输知识。现在看来,我的知识还是太死。这样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大脑就越是不能进入特别活跃的状态。我现在才懂得,死记硬背的人聪明一时,寻找方法的人聪明一世。
“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我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背书,因为我已经明白,最重要的不是记忆,而是理解。你对你所学的东西要有一个理解,就像我爸教育我的话‘你要用脑子来干活’。用简单的重复来掌握知识,可能是最笨的方法了。”
他们的经验表明:杰出人才不是死啃书本啃出来的,而是好的方法、好的态度、好的习惯造就的。
总结:常话说学习贵在理解,一个人学习的多少不在乎他背了多少的知识,而在与他是否能把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趣来,对于学习掌握更多的是方法,是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所以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是很重要的,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84373.html
相关阅读: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