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悦悦结实健壮,很少闹病,就是夜间那一阵阵咯吱咯吱的“咬牙切齿”声令父母不安。和悦悦一样,15%~18%的儿童同样有磨牙问题,因此,父母需要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以作应对。
何来“咬牙切齿”声
小小年纪何来“咬牙切齿”声呢?原来是大脑中负责指挥颌骨运动的部分脑细胞,发生了不正常的兴奋,引起三叉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咀嚼肌发生强烈的非功能性持续收缩,随之产生咀嚼运动而发出“杂音”。磨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现象,可以阶段性出现,也可以夜夜发生。
按照磨牙发生的时间与程度,常将小儿磨牙症分为3种类型:
①磨牙型:孩子常在夜间入睡后,做磨牙或紧咬牙的动作,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本人却不知晓。
②紧咬型:孩子常在白天注意力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没有上下牙齿的磨动。
③混合型:夜间磨牙和白天紧咬牙,兼而有之。
凡是能影响三叉神经和咀嚼肌的因素,都可引起磨牙发作,譬如——
牙齿问题。上下牙列不齐或对应不良时,咀嚼肌的位置不正常或处于紧张状态,睡熟后咀嚼肌容易发生下意识的收缩运动而磨牙;再如偏侧咀嚼,时间长了也可引发关节功能紊乱,导致夜间磨牙;等等。
营养不均衡。多见于有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孩子,造成钙、磷和维生素D等摄入不足,甚至患上佝偻病。以钙为例,其生理使命之一就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旦缺乏,就会招致大脑自控能力变差,引起手足抽搐或咀嚼肌收缩。所以,佝偻病患儿常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等症状。
晚餐不合理。如果晚餐吃得过饱,或睡前加餐,尤其是吃了肉类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积存于胃肠道中,刺激大脑的相应部位,通过神经活动就会引起咀嚼肌持续收缩而磨牙。
疾病影响。不仅佝偻病患儿常伴有夜间磨牙,其他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疾病也难脱干系。肠道寄生虫作祟,其中首推肠蛔虫,在掠夺营养物质的同时,分泌毒素刺激肠壁与神经,导致消化不良或神经兴奋;蛲虫在夜阑人静之时悄悄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这些都会干扰孩子的睡眠,导致其出现磨牙。
精神因素。有些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害怕某个小伙伴,或与父母争吵,引起精神紧张、不安与焦虑,晚上睡觉时亦会磨牙。另一些孩子则可能是听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或看了恐怖、紧张的电视或动画片,神经系统过于兴奋而出现夜间磨牙。
此外,磨牙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
关键是:追本溯源,对因纠治
偶尔、短暂的磨牙无碍大局,也无须特别处理,但较长时间或较重的磨牙或多或少与不良生活方式或身心疾病有关,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及时治疗势在必行,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事实上,恰当地对因纠治,确实可使80%的患儿磨牙症状好转或消失。
而治疗的关键则在于从生理、心理、病理等多方面着手,寻找病因,对症下药。在引起磨牙的诸多因素中,除遗传因素无法改变外,其他多有治本之方。例如,患有蛔虫病的,可酌用肠虫清等药物打虫;患有佝偻病的,可补充适当的钙及维生素D;等等。
此外,应定期去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及时矫治咬合不良或龋病。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纠正偏侧咀嚼、晚餐过饱、咬铅笔等不良习惯;调整睡姿,多换姿势,且不要蒙头盖脸;及时化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与不良情绪,营造一个充满爱意与和谐气氛的成长环境;优选电视节目;防止过度劳累与兴奋等。病因一旦消除,多数磨牙现象会随之消失。
最后告诫家长两点:一是不可一见宝贝磨牙就打虫,因为肠道寄生虫病仅是导致磨牙症的原因之一,盲目使用打虫药不仅可能徒劳无功,还可能引起肝肾功能受损的严重后果;二是一些磨牙症与疾病有关,加上磨牙时间较长,虽经相应治疗,但因大脑皮质已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磨牙现象不会立即消失,必须坚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好转,乃至消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65617.html
相关阅读:测测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3个独特的表现
妈妈要做解开孩子心结的好医生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导
孩子的恐惧与年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