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对于家长来说,经常出去让孩子多和小伙伴交流,可促进孩子的智力,语言等多方面的能力。那么当孩子想和其他伙伴交流的时候,有哪些信号呢?

宝宝有时候想要别人碰他,但不是任何时候都想要别人来触碰它。他们在需要的情况下会发出很明确的信号同时会非常明确地说明,他们想不想要碰触,是不是想要交流,他们现在是想玩耍还是想休息。当然表达信号的明确程度可能有点不一样,这主要是追溯到气质上的区别。

通常状况下,专注和不专注这两种感觉是在不一样的时间里面相互转换的。宝宝愿意和他人共同娱乐有一个循环周期。宝宝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里面,这种周期可长可短。注意力在刚刚产生的时候一般都是比较短暂的。新生儿的注意力最多能集中五到十分钟,然后就会开始分散到别的地方。这跟成年人一对比就显得很少。半岁以后,宝宝就能够坚持长一点的时间,通常情况下是30分钟关注一个事物。可是具体需要多少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所以最好不要把这个数据作标准值。

人们可以区分宝宝不同的注意力状态:

当宝宝注意力集中而且处于清醒状态时,刻意和宝宝一起沟通交流一下。

宝宝也许是主动,又或者是什么都表现不出来。他们也许会表现出适度的活跃然后又会搜寻他人的目光,也可能是十分安静,仅仅通过目光来表达自己的兴趣。宝宝通过目光接触、微笑、一些比较欢快的声音、嘴巴发声和讲话的动作、表现出的小小的激动、张开小手臂等动作来表现。

用双手或嘴巴研究物体来邀请别人和他进行交流。爸爸妈妈们就应该这么做,要是正好有时间同时心情愉快的话,全身心地配合您的宝宝,让宝宝主动来和你玩耍。这其实不需要什么技巧的,也不需要特别去学习。只要爸爸妈妈

对宝宝的目光和微笑做一些动作,从内心出发,轻轻地抚摸宝宝,温柔地跟宝宝讲话,你就会觉得宝宝对自己敞开了心扉,想象力“被激发”。相处的时刻对爸爸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比较温馨的。

宝宝有时候可能很紧张或者害羞表现出他对交流、游戏没有兴趣,然后想一个人呆着。要是这样子的话,就不要继续和他互动,这时候就让宝宝一个人呆着,然后看看他接下来会做些什么就ok了。

要是宝宝觉得压力太大,他的信号会更加强烈:宝宝也许会把头转向一边这样子就避免看爸爸妈妈们的眼睛,也许活动加剧而且不太明确要干什么,又或者会突然之间哭起来、哭喊,有时候真的非常不开心的话还会大声喊叫。

要是宝宝真的没有办法接受环境的刺激(例如过度刺激)时,就会出现上面讲到的现象。要是超过了注意力的极限,宝宝的行为就会变得特别激动。这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们打起精神来了,也许是发生了不确定因素,让宝宝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感觉,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所以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的内心保持镇定,不要给宝宝外部刺激,跟宝宝说:一切都很正常,可以安心了。

宝宝在经历短暂的交流之后由于还小,其实会很累,然后会开始打哈欠,也可能他的小眼睛会变红。要是宝宝想睡觉了,就会慢慢闭上眼睛。

发生这种状况您就不需要他再次发出疲惫的信号,最好马上让周围安静下来,让宝宝好好睡一觉,休息一下。

以上便是我们为您介绍的想要交流的信号,希望家长多多注意孩子言行,激发孩子想象力,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65589.html

相关阅读: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