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提防儿童“铅从口入”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生活中铅摄入无处不在,咬笔头、玩玩具都可能“中彩”。

  专家称:血铅100毫克/升以下无需吃药

  截至到目前,陕西省凤翔县仍有100余名铅中毒儿童在住院治疗,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龄前儿童。正当人们对凤翔县工业污染导致儿童铅中毒感到惊讶时,湖南省武冈市和昆明市东川区近日也查出因企业污染造成多名儿童血铅严重超标事件。这几起事件一时间激起市民对孩子“血铅”的高度关注,武汉市儿童血铅是否超标?如何才能让孩子远离“铅毒”滋扰?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带孩子查查铅

  食物、玩具中都有“潜伏”提防“铅从口入”

  铅是一种对人体没有任何生理功能,而极具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杨勤主任医师介绍,相对成人,铅对儿童影响更大。

  儿童胃肠道对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吸收率高达42%-53%,约为成人的5倍,而排铅能力却只有成人的30%。而且,空气中的铅尘多聚集在1—1.2米的空间,浓度要比这以上的距离高出16倍左右,这正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空间;加上孩子抓到东西喜欢往嘴里送或是吮吸手指,很容易导致铅从口入。因此,儿童成为铅中毒“易感者”。

  儿童的血铅含量最好是0。一般来说,只要不超过100微克/升都是正常的。如果超过100微克/升,则为超标,超过200微克/升时候,则属于重度铅中毒。

  铅中毒初期,孩子可能没任何症状,但随着铅毒在体内逐渐积累,会慢慢危害到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造成多动倾向,影响认知功能进而降低孩子智商,而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尤其对0—6岁的儿童危害最大。

  专家表示,一旦发现孩子经常出现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爱发脾气,口味怪异,喜欢啃手指甲、铅笔、钥匙,挑食等,最好立即带孩子去查查铅。她建议,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医院作血铅检查,3-18岁的孩子每年最少应该进行一次体检。

  “虽然我们强调定期检查,但没必要过度恐慌。”专家说,每年有上万个孩子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做血铅检查,真正血铅超标的孩子只有10%-15%,铅中毒者更是凤毛麟角。

  工业污染造成的铅中毒毕竟少数,但日常生活中却无处不藏着铅。“从我们平时接诊的情况来看,儿童血铅中毒最主要的原因是咬铅笔头、玩不干净的玩具,还有就是家中有人从事与高铅环境有关的职业。”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检验遗传中心主任分析说。

  此外,儿童学习用品、膨化食品、玩具、家居用品、化妆品等都有铅“潜伏”。如汽车尾气、铅笔、油画颜料、香烟、路边摊上销售的仿瓷餐具、一些含有涂料的颜色鲜艳的玩具、松花蛋、罐头、传统方法制作的爆米花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垃圾成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一个铅污染源,电脑的线路板是铅焊的,很多电视的显示屏里面有一层防辐射的材料,也可能含铅。

  注意生活细节可以让孩子远离铅污染,杨勤强调,特别要为孩子把好“入口”关。

  勤洗手、剪指甲 80%-90%的铅是吃进去的。家长要帮孩子改掉啃咬东西、吃手的习惯,督促孩子勤剪指甲,饭前认真洗手。一次洗手可消除手上90%-95%的铅。

  常清洗儿童玩具和用品 凡是孩子可以放入口中的玩具、文具或易舔触的家具,均应定期擦洗,除去铅尘。

  避免接触污染 用食品袋装食品要防止上面的字、画、商标与食品直接接触。彩釉、油漆中常常含有大量铅,要防止孩子手摸后,啃咬手指。

  定期大扫除 用水和湿布清洗室内,可除去铅尘。食物和餐具应加罩,遮挡铅尘,平时常开窗通风,尽量不住刚装修的房屋。

  此外,尽量不要带孩子到马路边玩耍、停留,以免吸人汽车尾气;少吃含铅食品,如皮蛋、爆米花等;清晨先打开自来水放1-5分钟,不饮用隔夜第一段自来水;定时进餐,因空腹时肠道对铅的吸收会倍增。父母回家后,先洗手、洗澡、更衣后再抱孩子。

  发现孩子血铅超标,不要盲目使用药物排铅。大多数排铅保健品在促进铅排出的同时,也促进消化道内的铅吸收。

  我们身体具有一定排铅能力,只要切断铅污染的途径,血铅水平会随时间逐步降低。专家介绍说,血铅含量在100微克/每升,采取食疗驱铅即可,比如让孩子多喝牛奶,吃鸡蛋,多补充钙、蛋白质(鸡蛋、牛奶和瘦肉)、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叶子,带酸味的水果如橘子、柠檬、石榴、山楂,尤其是酸枣中的含量最丰富,苹果、草莓、鲜辣椒、卷心菜、蒜苗、雪里红、西红柿、菜花等也含有维生素C)、铁(含铁丰富的绿叶菜和水果有菠菜、芹菜、萝卜缨、苋菜、荠菜、番茄、柑橘、桃、李、杏、菠萝和红枣等)、大蒜素、海产品等。严重的可根据医嘱使用药物驱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63782.html

相关阅读: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孩子成长始于模仿
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