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0至3岁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对一个人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生命的养育过程,需要心身同步,只是后者有时被家长忽略。
出生后第一年
对亲人情感是日后与人交往的基础
如果说子宫为一个人胚胎期身体发育提供了必要的存活条件的话,那么母亲(抚养者)的怀抱就是其日后心理健康发展的温床。
出生后的第一年,乳儿对母亲绝对依赖。由此产生依恋的情感是其日后与人交往及情感发展的基础。
如果你留心观察4个月以上的乳儿,你会发现小家伙的目光能够追随着母亲,见到母亲时显得欢喜亢奋,肢体动作增多,面部还会露出微笑。6、7个月的乳儿渴望母亲的怀抱,身体接触时让他们显得舒适而安静。10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区分出谁是亲近的人,格外依恋母亲(或抚养者)。
宝宝依恋情感的形成有赖于同抚养者之间关系的性质和稳固的程度,这是宝宝最初的社会关系。依恋情感的满足使宝宝体验到安全,他们会表现得安静、快活,对外部世界饶有兴趣并跃跃欲试;反之则表现得焦躁不宁、孤僻发蔫、断断续续地哭闹。
与依恋相关的另一个方面是分离,哪怕是短暂的分离体验,也会让宝宝情绪反应强烈。
在未来的生命过程中,安全、稳定、信任、尊重、友好等积极情感,是孩子保持心身健康状态的基本保证。
好动的孩子
未来拥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孩子早期的心理发展主要借助于感知觉方面的发展。通常父母会把乳儿生活的小空间布置得五彩缤纷、悬挂上触手可及的玩具,感受到各种刺激的存在。
6个多月的乳儿背靠物体能坐稳,两只被“解放”出来的小手可以随意抓起身边的物品玩耍。8个月之后,乳儿开始学爬,能够自行移动身体使其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行动的自由度。
人类动作的发展有章可循,是依照从整体到分化的规律进行的:一方面是从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逐渐变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另一方面是动作从上至下,从抬头、端坐、站立以至行走。孩子的肢体运动始于躯体肌肉、四肢的运动,而后是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越来越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好动的孩子可以尝试到更多的探索和体验,未来拥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自我意识两种体现
反抗举动和有自己的主张
人类的站立和行走不用教,到了适当的月龄就能做到。但是精神层面上的站立不同,需要家长的帮助,那就是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和自由度。
在独立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出现反抗举动是很常见的。一个人成长中存在着很多内部冲突,但解决的“突破口”经常会选择反抗。我们不妨留心观察1岁多孩子玩耍时的情景,他(她)们在摆弄手中的玩具时,经常会出现迟疑、停顿、拆掉重来的动作,甚至有时表现出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将怒气发泄在玩具上。
自我意识的另一种体现方式是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张。年轻的父母感觉宝宝凡事闹着“自己来”,也不管是否行得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一反抗期”。当然,宝宝还小,体现独立性把握不好就变成了任性;任性是执意坚持不合理的要求,是独立性的一种畸形表现。3岁之前,孩子身上的独立性和任性“共存”。
父母们要教宝宝建立行为准则,具体包括:养成定时进食、定点排便的良好习惯,模仿成人学习礼貌称呼,并且还要感受、体验、控制各种不同情绪。总之,宝宝开始行走在天生秉性和规矩约束之间——自由和约束、随意与守规,执拗和依从,控制和被控制,一切与成长有关的教育由此拉开了大幕。
合群玩耍
小小“活动家”形成社会交往雏形
3岁是孩子们开始合群玩耍的年龄,由独自活动开始转向社会性活动——从独自玩耍转向寻找伙伴,形成宝宝社会交往的雏形。
有的宝宝很容易进入群体,主动接近小伙伴,玩耍得很开心。而有些宝宝会表现出害羞或回避,总是站在边上看,或者要求家长和自己一同参与。
游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懂得支配、合作、取悦、迁就、示弱、妥协、谦让、交换等各种交往技巧,维系着自己和周围小伙伴的关系,而被孤立、被欺负等交往挫折带来的体验会让孩子们异常伤心。父母需要敏锐地觉察孩子是否有此类情绪状态,恰到好处地为孩子们的交往提供机会。
人最初与外界交往获得的感觉,有可能或隐或现地贯穿一生。人生重要的、影响健康的感觉,是亲密感(为人所喜爱)、安全感(与外部的稳定关系)、价值感(有意义、被需要)、自我肯定感(我好、我能行)。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需要学习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孩子夯实心身健康的“地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27759.html
相关阅读:让害羞宝宝勇于表现自己(图)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尊重呵护童年不应仅在“六一”
揭示孩子说话暗藏的小秘密
该吃手时就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