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幼儿多说自信的语言,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诱导幼儿多说充满自信的语言。如:孩子病了,诱导
孩子说“我自己能叠好衣服”或“穿好衣服”;上攀登架时鼓励孩子说“我一定能攀到最上面”等。在长时间的诱导培养下,孩子便会养成用自信的语言、自信的口气说话的习惯,在自信的语言调节与监督下,孩子便会形成自信的行为习惯与心理活动方式,使自信心得以培养与提高。
2.可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说充满自信的语言,很容易在班里或家庭形成竞争的气氛。如上体育或讲故事比赛前,先问一问孩子们谁想得第一名。孩子们会纷纷回答说:“我能得第一名”、“第一名一定是我的”等。这样便会立刻形成竞争的气氛。若能经常这样做,使孩子长期处于竞争的环境中,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与熏陶下,孩子的竞争意识便会在不断运用自信语言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
3.可提高幼儿的目的性与责任感。自信语言的说出,不仅需要对个人能力与行为等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而且要求对所进行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具有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如有位母亲最初让5岁的孩子上街买油、盐、酱、醋时,孩子总说自己不会或不敢去买。即便勉强答应去买,不是贪玩丢了钱或瓶子,就是错把酱油买成了醋,使人哭笑不得。后来,她改变了方法,在交给孩子任务时,总要想办法鼓足孩子的勇气,诱导孩子做出愉快而自信的回答,这样做后,孩子为了不使自己失言,每次都能主动地了解、牢记交给的任务,在明确目的基础上,自觉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认真、尽力地完成任务。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若能根据孩子的特点,鼓励孩子多说自信的语言,及时指导,提醒孩子明确活动的目的,使孩子的语言行为一致化,多次反复之后,孩子行为的目的性与责任感就会明显提高。
4.可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信的语言,往往是在考虑自己的能力特点与对方或他人对比的情况下说出的,也是自我主张、独立能力的表示,自尊与荣誉感的需要。幼儿期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能力较差,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特点往往估计不足,常常出现语言过高与不符合实际的现象。如看到别的小朋友攀上了攀登架,就会很自信地告诉别人自己也能攀到最顶上;看到别的小朋友画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就满有把握地说自己画得会比他更好……。孩子这些自信的语言,虽然往往不符合实际,嘴高手低,但是在实现自己语言的活动过程中,却往往能使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成人的指导下,孩子便会更加符合实际。同时,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对幼儿自信语言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调节与促进作用,能使幼儿的自信语言更加果断与坚定。
另外,鼓励幼儿多说自信的语言,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意志品质的培养、思维与想象等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01401.html
相关阅读:玩耍,是宝宝乐观个性的催化剂
父母不要怕孩子内向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没有理想的孩子才会厌学
10件小事毁掉孩子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