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经常和孩子分享他的体会,让儿童体会自己那里做的好,做的时候是否高兴、是否有兴趣,以及对自己做的那件事情最喜欢等等,让做事的过程和回忆的过程都成为儿童感受愉悦的过程。
案例:老师,今天我没哭
这几天,家辉小朋友身上过敏,到寿光工作的爸爸妈妈那里待了几天,回来后,每当走出家门,爷爷奶奶送他上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哭哭啼啼的样子。来园后,老师接过来,拉拉手,拍拍背,一会就跟没事一样了。作为我们当老师的,都了解也知道,孩子送到老师这里不管入园时是多么的不乐意,家长离开后,自然就没事了。就如我们说的“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可是家长会怎么想呢?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这么的不高兴,他们心里肯定不痛快,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于是,针对此事,我就利用讲故事、集体、个人讨论的方式在小朋友们之间进行不提名的问,“孩子们,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们身上,你会怎样?”没想到,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对我说:“我奶奶送我来,我就让她走。”“我不哭,我自己进来。”“老师,今天我来的第一名”……这时候,我就会走到家辉的跟前说:“家辉,你会怎样做呢?”“我也不哭。”就这样,在表扬与鼓励下,家辉又跟从前一样,脸上带着往日所有的笑容来幼儿园了,而且,进园还不忘跟老师说声“老师好!”家辉的奶奶见到我就唠叨个没完,“老师啊,这下可好了,家辉不哭了。你不知道,那几天家辉天天哭闹,可把我气坏了,没办法就给她妈妈打电话,还是老师有办法啊,呵呵。”看到家长们笑脸,我也笑了……
是呀,孩子就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孩子高兴,一家人高兴,孩子有个头疼发热的,一大家人跟着着急。当然,作为我们,每天跟孩子们相处的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家长们排忧解难。因为教育好孩子是我们每天所想也是我们必须做到的。家长们,为了我们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孩子交给我们,尽管放心的离开吧!
摘自博客《蓝月依梦》发表于 2009-7-15
不知依梦老师是否知道,她的这个具体的教育活动,第一,解除了父母对孩子的担忧;第二,让孩子们讨论,“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们身上,你会怎样?”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他人,体谅父母,这是最基础的品德教育;第三,孩子通过自我抑制,能够做到“我也不哭”,带着笑容来幼儿园,这种对行为的自我控制,并从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会明显提高儿童的自信——通过这个行为他知道,他也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豪,因为这种控制是有价值的。
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特别是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如果只是苦读而得不到一点愉悦,时间长了就会厌倦。我们也要经常和孩子分享由于学习而带来的进步和成功,让孩子感受学习对于自己的快乐。
可能的情况下,要让孩子教你一些“新”事物——给孩子机会,让他教你一些他知道而你不知道的“新”事物,这将令他神采飞扬。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99788.html
相关阅读:10件小事毁掉孩子自信心!
父母不要怕孩子内向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玩耍,是宝宝乐观个性的催化剂
没有理想的孩子才会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