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生活环境的影响,缺乏交友环境
我国居民住房多为单元结构,家庭结构小家庭化、少子化,失去过往大家族亲朋好友常往来,及街坊邻居在外玩耍那样的自然环境,这在客观条件上就压缩了孩子的活动天地,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走动来往空间限制,减少了孩子们在一起游戏、玩耍和交往的机会。
解决办法:鼓励孩子走出家门
只有通过与人交往才能学会交往的技能,所以孩子的生活空间不应该局限于家里,家长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让孩子得到更多交往机会。比如让孩子去找邻居的小伙伴玩,邀请小伙伴来家里做客,或者同学来家里做客。心理学家指出,指导和训练孩子掌握交往技能,帮孩子走出孤独依靠同伴具有特殊作用,孩子从中学到的技能不是大人能教会的。
(二)
原因分析:缺乏交往动机
现在电子和通讯技术高度发达,孩子足不户出就可以享受到电子游戏、电视和互联网带来的娱乐,这也削弱和淡化了他们与同伴间的交往动机和欲望。
解决办法:利用区域活动,创造性游戏,鼓励交往能力强的幼儿与交往能力差的幼儿一起游戏。对于交往能力差或性格较内向的幼儿,引导他们加入到别人的游戏里,让他们体验交往的乐趣和产生与友伴交往的欲望。
(三)
原因分析:缺乏同学间的话题
因家庭环境、父母要求的不同,孩子接触的兴趣也多不一样,朋友间的话题便开始产生歧异,但孩子在求学阶段最需要的就是同学肯定,最怕有“朋友会的我不会”、“朋友说的我不懂”的疏离感,这样的疏离,或多或少会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
解决办法:鼓励幼儿自带玩具,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让孩子带自己喜欢吃的零食或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别的孩子并在他们面前介绍,并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零食和心爱的玩具,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四)
原因分析:外貌、语言和自身性格特质
个性绝对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主因,有些孩子由于受遗传或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比较害羞,胆量也比较小,不愿与人打交道,与人交往经常感到难为情,甚至有一些恐惧心理,他们在别人面前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心里非常紧张,感到浑身都不自在;与人交谈时一说话就脸红,而且是结结巴巴的;在社交场合不太爱表现自己,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显得十分拘谨;看到别的孩子在一起玩的很开心,自己很想加入其中,可总也鼓不起勇气。
解决办法:对孩子的害羞不要大惊小怪,要慢慢引导孩子,给孩子信心
一个害羞的孩子可能在面对陌生人时会显得有些笨拙。作为父母,你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认为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孩子执意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父母也不要一个劲地要求孩子做,更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是个害羞的孩子”,甚至拿他和其他孩子做比较,比如“你看某某小朋友多好,多有礼貌,你为什么不是这样?”如果父母长期将“害羞”这个词定格在孩子身上,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害羞的人,觉得自己和周围的小朋友格格不入,他会更加封闭自己也会更害羞。
(五)
原因分析:孩子有不良交往习惯和行为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将会严重影响他的人际关系,使他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人,使他成为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人。
解决办法: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社交,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家长教给幼儿言行要有礼貌,只有讲礼貌才会受人欢迎,小朋友才会喜欢和他一起玩;家长个性开朗、与他人友好相处,幼儿自然模仿交往行为。家长个性孤僻、生活闭塞,幼儿也容易模仿这样的待人方式。
家长要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家中来客人,别忘了向客人介绍孩子,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和交谈等等。
(六)
原因分析:孩子缺乏交往技巧
社会交往是需要技巧的,许多孩子正是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交流手段和方法,才使得他的人际关系不太好,大家不太愿意与其交往。比如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商量,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时无法友好相处,要么不欢而散,要么互相攻击;有的孩子不懂得礼貌用语,说话时经常在无意中就伤害到了别人,而自己却全然不知;有的孩子不善于处理冲突和矛盾,同学之间一点小小的问题就闹得不可开交,就连好朋友也会冷落人家一年半载;
解决办法: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像合作、协商、分享、轮流等交往技能都需要家长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孩子,比如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教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关心他人,这是与人相处、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根本。
(七)
原因分析:孩子有交往受挫的经历
每个人都追求成功,因为成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没有人希望自己失败或受挫,因为挫折和失败总是会给人的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功的,他很有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孩子的人际交往也不例外,这时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经不起与人交往中的波澜与挫折,再加上成人没有给予及时的、有效的帮助和疏导,孩子就有可能会被与人交往中的挫折所困扰而不能自拔,从此变得在众人面前胆小和退缩,害怕与人交往。
解决办法:告诉孩子“你能行!”
一句简单的“你能行!”往往能改变处于困境中的孩子,这是父母满怀着激情和信任的态度。不管孩子现在是怎么样,将来还没到,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和期待都要持续的增加,全身心相信孩子,鼓励孩子:“你能行!”
孩子最信赖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话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深远。如果父母总是说孩子“你不行”、“你不会做”,孩子的信心就会被打击,潜在的能力或许慢慢的被遏制了。如果父母对孩子总是赏识和信任的态度,便能够有效激发孩子兴趣,让孩子的潜能便得到了更多的发挥。父母发自内心的赏识可以说也是塑造孩子性格的基础。
(八)
原因分析:家长的溺爱和过分保护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甚至达到溺爱的程度,孩子事无巨细父母都给照顾的无微不至,孩子就是家里的中心和太阳,父母每天都像行星一样不知疲倦地围着孩子转,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孩子身上,家里但凡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从来都是孩子一个人无条件地独占,根本不用考虑与别人分享。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习惯,于是当他与别的孩子相处时根本就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关心别人,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十分骄蛮任性,让人无法接受和靠近,从而使他失去了许多交朋友的机会;
解决办法: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得到鼓励
当孩子逐渐长大,交往技能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见到陌生人不会再胆怯畏缩、不敢说话了。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每一点变化,当孩子在课堂上能勇敢的举手发言、见到老师时能主动打招呼、能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能对陌生人微笑致意,能对弱者提供帮助……种种变化家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积极鼓励孩子。相信家长坚持的鼓励也能看到孩子逐渐良好的表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91927.html
相关阅读:孩子成长始于模仿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刚出生的幼儿的聪明表现
让孩子学会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孩子说:妈妈,请别来打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