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以上的宝宝哭闹时,如果能够排除生病的可能,家长不要急于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应该先了解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来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处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原因之一:跌倒、磕磕碰碰导致身体疼痛。
对策:先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告诉他“宝宝真勇敢,宝宝是勇敢的孩子,摔倒不哭”。如果宝宝真的很痛,父母可以继续称赞他们的勇敢,然后朝受伤部位吹一口气,也可以对宝宝稍加拥抱,安慰他。重点是要保证自己不大题小作,而是要用乐观坚强的笑容驱走宝宝的伤痛和依赖心理,尽快让宝宝的情绪从谷底爬升上来。
2、原因之二:通过哭闹达到实现自己愿望的目的。
蒙蒙是个4岁的女孩,特能哭闹,蒙蒙的父母小时候总是姑息迁就她,结果她以哭为武器,眼泪说来就来。蒙蒙的父母逐渐感觉到不能长此以往,便下定了决心教育女儿。他们订下规矩,如果对大人有什么要求,蒙蒙一定要说出充足的理由来,只要理由是正确和合理的,家长就一定会满足她。反之,如果不讲理地哭闹,那么即使是合理的要求家长也不答应。实际执行的第一天,蒙蒙晚上9点该睡觉了,可她非要哭闹着出去买一个芭比娃娃。见说理不行,父母马上断然宣布:“明天不能玩玩具了。”女儿哭得更厉害了,父母继续说“后天也不许玩玩具了,如果继续哭,一周之内都不能碰玩具。”结果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蒙蒙果然没能摸着玩具。这以后她也没敢再哭闹,并且很少再采用这种无理的方式来表达要求了。可见,对待宝宝的无理哭闹,家长首先不能简单迁就,也不能强行打骂镇压,更不能订下规矩后不执行。正确的方法是先定下来宝宝能够做到的规矩以及合理的惩罚措施,然后不要心软坚决执行。“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至理名言对大人和小孩同样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双方都坚持,不良习惯才能得以纠正,良好习惯最终才能养成。
3、原因之三:遇到了保护伞。
很多孩子知道了父母的规矩,父母也执行得很好,但孩子毕竟还小,有时候还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比如父母带他去亲戚或者祖父母家,或者只是到公众场合,他就会利用父母无法立即严厉惩罚自己的机会,很容易就哭闹。有的孩子看透了祖父母是把大保护伞,连父母也不敢违背,就更加变本加厉,这也是很多乖孩子去爷爷奶奶家就变得难以管教的原因。这种时候,适宜采用应急的“转移注意力”大法。比如孩子被桌角碰了一下,小家伙立刻大哭起来怎么哄都不行,这时父亲可以对儿子说:“哟,宝宝流了这么多的眼泪啊,都快变成一条河了,得找个杯子收集起来。”妈妈也积极配合在旁边打趣:“不行,得找个大碗。”等把大碗找来时,孩子肯定已破涕为笑了。你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这么容易。当孩子去注意新鲜、有趣的事情时,就忘了自己的眼泪,放声笑了起来,其劲头就像刚才放声大哭一样。这时,你就可以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84325.html
相关阅读: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玩耍,是宝宝乐观个性的催化剂
父母不要怕孩子内向
没有理想的孩子才会厌学
10件小事毁掉孩子自信心!